刘璐红 滨州市滨城区第二中学
李卫波 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语文课程评价应重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树立“以生为本”的评价理念,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多数老师只是注重了评价的检查和督促作用,却恰恰忽略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往往只重视了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自身教学语言的锤炼,以致不能使即时评价更好地影响教学效果。
笔者就此现状提出一些即时评价的艺术性策略及注意点,其所具有的快捷、互动、直接、激励等特征,使即时评价体现出在实施高效课堂中的“即时”意义。通过教师在即时评价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正确处理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正确有效地把语文知识、技能方法、情感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从而使即时评价优化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因为评价而充满花开的声音。
一、激励性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 而在鼓舞和唤醒。”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是权威的,教师的每一句评价都会在学生心中引起波澜,短则影响一节课的情趣,长则影响一生,这就更显出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点评的必要性。平常在批阅学生作业或试卷时,每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总会在上面批上“很好”、“你能行”、“你会学好的”、“你是一个小才女”等鼓励性语言。让其从内心深处受到激励和震撼,并情不自禁地去努力学习数学。
当点评针对某个学生的一个回答、一个思维时,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可圈可点之处,毫不吝惜自己的微笑和赞语,给学生以鼓励,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及成果有信心,让自信之花盛放。
二、幽默性评价。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说过:“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幽默的语言含蓄委婉,引人入胜,既令人发笑,又促人深思,可以起到保持大脑兴奋、减少疲倦的作用。教师利用幽默有针对性地借题发挥,解决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学生受到委婉的教育和感化。这种幽默点评的方式,符合学生心理,也符合现代教育观。
在一次试卷讲评中,一个学生选B,另一个学生立刻站起来反对,两人都理由充足,自信满满,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把目光投向了我。我故作为难:“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全班同学大笑,语文课上说英语,而且把“be”错说成是“b”,这一错错出了强烈的幽默感,使本来枯燥乏味的试卷讲评课堂增加了几分生趣。在笑声中轻轻松松解决了问题,增长了知识,而且另一位同学的尴尬也在无形中消除了。
巧妙地运用幽默评价也具有瓦解思维障碍、促进思维敏捷、开启人的心智的作用。把幽默带到课堂,也就把快乐带进了课堂。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无疑会提高学习兴趣,让趣味之花盛开。
三、文学性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高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量,名人名言也有相应的积累。用他们熟悉的名言名句作即时点评,言简意骇,而且有较强的教育性和说服力。我在上司马迁《井陉之战》一课时,请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对韩信悲惨命运的原因,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联系韩信的经历,各抒己见。有说韩信“功高震主”的,有说刘邦“卸磨杀驴”的,有说萧何“助纣为虐”的……最后,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同意某某同学的观点,性格决定命运,不能把责任推到萧何身上。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成也心理,败也心理’。他因为能够揣摩己方和敌方的将士心理,灵活运用战术,所以能够取得一场又一场战役的胜利。但是他没有去仔细揣摩帝王的心理,结果只能是功高震主,被以反叛的罪名杀害。”我听完,只说了一句话:“于我心有戚戚焉。”学生对我这句话,一头雾水,问我什么意思?我就告诉他们:“《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齐宣王听到孟子的一番话,觉得说到自己心坎里了,就说了‘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意思就是你的话,使我心里有所领悟了。”用学过的文言给学生评价,既能让学生明白这个问题,同时,也能让学生加深对已学内容的印象,使课堂高效。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其语言要具有文学性应成为一种基本要求,也就是说,除了能用名人名言点评之外,教师语言要形象、生动,给学生以美感,起到文学濡染和人生激励的作用。从课堂管理的角度,文学化的评点能创设一种优美的“语言场”,让学生沉浸在文学语言的熏陶中,让学生的心灵不断受到智慧的启迪,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种思想推动另一种思想,让文学之花开放。
四、差异性评价。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差异,心理和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也有着一定差异。当教师对某个学生的思维或回答进行点评的时候,即时评价要具有针对性,在评价的时候要注意差异性,并能区别对待。我们要努力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进行即时评价让暂时落后的学生看到希望,树立信心,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相应的发展,显示“自我”的存在价值。
在一次上《张衡传》一课时,学生分组讨论,口头展示,评价人物形象。一个学生很积极地站起来,说:“张衡不畏强暴,一心为民。”然后从课文中摘出原话来佐证。其实,这个学生说的内容别的学生前面已经展示过了,但是不能因此就否定学生的展示,尤其是这个学生语文成绩不是很好,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我就微笑着对这位学生说:“看来,思考得太投入,以致跟某某同学都成了英雄,英雄所见略同嘛!”听我说完这句话,这个学生坐下后,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合作探究中。
当学生处于温暖可靠的信任中时,努力做得更出色就是他的动力,从而使学生把内心潜在的美好发挥出来,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意向,让上进之花盛放。
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评价是门艺术,好的教师首先应该是运用评价的专家。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教学语言。恰当运用课堂评价,相信课堂一定能充满生机。总而言之,只要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心怀每一个学生,把爱心、耐心、信心贯穿于每一节课,正确运用评价语言,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活力,让语文课堂因评价而充满花开的声音。
刘璐红(1976.9——):女,39岁,汉族,籍贯山东莱阳,滨州市滨城区第二中学教师。
李卫波(1976.5——):男,39岁,汉族,籍贯山东滨城,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教师。
论文作者:刘璐红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6
标签: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滨州市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语言论文; 自己的论文; 《文化研究》2015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