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平山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400)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科技发展的新时期,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门新型的高科技术,也可以被视为是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之一。所谓人工智能技术,顾名思义,其本质特征在于能够对人类大脑、思维的模仿性,即其能够模仿人类的大脑及思维。也正是凭借这一功能,其自从诞生之日起,在越来越多的社会领域获得了实际应用,因其不仅可以缩减某些工作领域中的人力资源成本,且能够实现在保证工作效果、质量的同时,全面提升工作的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及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接着对该项技术的应用之优势以及意义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的弊端也在不断地暴露出来,更加能够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求的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开始崭露头角。为了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从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进行过渡,生产自动化势在必行。在国家技术人员的大力发展下,我国的自动化生产水平有了一个全面的发展,能够基本满足国民的生活需要。但是与世界的各大工业强国相比,传统的电气自动化工业仍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能源消耗量大、设备不够完善、生产产品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网络架构分散……种种问题导致我国如今的电气自动化水平仍然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所以,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仍然有很长的发展之路要走,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一起来实现这一目标。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日益发展,可以用于解决传统电气自动化的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含义和针对传统电气自动化存在的问题来阐述人工智能所具备的优势。同时,分析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1人工智能技术的内涵
所谓人工智能技术,就是借助数据以及信息控制系统建立的智能化处理机制,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中不能或缺的技术支持。在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内,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共同作用形成的产物体系,人工智能技术能维护应用效果,将计算机技术作为关键,确保能完善信息的采集、分析以及利用过程,实现对人类思维的模仿,从而提升信息管理水平,为后续应用工作的全面落实和开展奠定基础。因为人工智能技术本身是新兴科目,因此,在研究、开发以及项目延伸过程中,能将更多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实现工作效率的全面升级和进步。另外,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就是计算机科学项目的分支,在融合计算机软件以及程序化控制模式开展智能化模拟以及应用的基础上,也能完善数据的交叉处理以及应用,从根本上推动信息运输和传播工作的全面开展和进步。因此,将其应用在电气自动化项目中能为电气系统效率的全面进步和优化奠定基础,实现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体系内,要想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就要进一步对技术运行过程予以监督,从而维护管理模式的全面升级,并且实现产品化生产的发展规划目标,夯实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的融合效果。
2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2.1神经网络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以仿生物神经功能为模型,生物神经元受传入数据的刺激产生应激反馈,输出至相联神经元,以此传递。输出及输入之间以非线性关系变换。神经网络由简单自适应元件和层次组织构成,采用大规模并行连接,形成神经网络,类似生物神经网络处理接受的信息,因此成为仿生物神经功能。神经网络控制模仿生物的思考建立网络,其对接受信息具有功能性反应,且反应非常剧烈,能对接受的信息做出处理动作。神经网络由大量处理元连接构成。为了科学模拟生物的脑部特性,在神经技术研究中,提出神经模型的建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际上,建设神经网络仅对生物思考进行抽象模拟,并未完全反映生物思考的功能性。神经网络对信息处理以神经元的作用来完成,对信息和知识以元件相互分布联系储存,其学习及识别取决于神经元连接权系数,是系数动态演化的表现。不同神经元组成网络,其中,单个神经元可接受多组输入信息,按设定规则处理,转换为输出信号输出。神经网络中神经元连接复杂,各神经元以非线性方式传递信息,输入、输出信号之间存在多种联系,可以人工构建特殊联系,以此表达为“黑箱模型”,阐述机理模型无法精确表述,但输入、输出存在模糊规律事件。人工神经网络属经典经验模型,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广泛。
2.2应用于电气自动化设备设计
在工业领域,电气设备作为一种高端设备,它的设计过程涉及了很多的领域,从电机、变压器领域,到电力电子技术和电磁场等诸多技术领域,所以电子设备本身的设计过程较为困难和繁琐。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电气设备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传统的电气设备设计主要是由设计师完成,但是设计师的设计主要由个人经验主导,所以在理论和数据分析上面不够完备,这便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如果将人工智能应用到电气自动化设备设计领域,将各种专业知识导入数据库,人工智能可以快速完成人脑所不能及的复杂计算,进而推算出最佳的设计思路。这样,便能大量节省时间和资源,同时又节省了人力物力。对设计人员的要求门槛也很低,只要会操作人工智能技术即可。
2.3应用于智能控制
在电气自动化科技中,电气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从而提高电气自动化生产的效率。在这一领域,人工智能也能够凭借其优越的特性而发挥巨大的作用,提高电气自动化的控制水平,大幅改良电气的控制技术。人工智能电气控制技术目前主要分类有3种,分别是:专家系统控制、模糊控制以及神经网络控制。这些技术目前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对所有开关量、模拟量数据进行实时的采集与整理、对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和修复等。通过人工智能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可以实现人力的解放,能够提高企业在经济竞争中的劳动力优势,促进企业的经济转型,提高我国的工业实力,推动我国发展成为工业强国。
结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与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人工智能技术便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一个具有现代化性质的产物,其诞生对于人类现代文明进步与发展的进程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门新兴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有着诸多优势,其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是最可彰显其本质的一大亮点便在于——它能够模拟人类的思维。而人工智能技术之所以能够获得广泛的实际应用,也正是得益于其具备这一优势。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这一应用彻底改变了电气控制的模式,实现了由传统的电气控制模式向自动化控制模式的完美转变;二则在于这一智能技术的应用在节约了传统控制模式所需的人力资源,大幅降低了电气控制所需的工作成本的同时,也大大改善了从前人力控制的效果,从而于整体层面大大提高了电气控制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谢小燕.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17(6):70-71.
[2]任博.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路分析[J].科技视界,2015(9):108-109.
[3]孙式运,樊文建.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电子测试,2018(14):134-135.
[4]钱卓昊.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1):51-52.
论文作者:闫君媛,于晨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人工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神经网络论文; 神经元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电气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