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郭轶舟[1](2020)在《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产业蓬勃兴起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的新动能,对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互联网产业自身还存在着结构失衡、产业布局不完整、无序竞争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中美贸易战更突显出我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引发国人担忧。因此如何维护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安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但迄今为止,尚未有文献对互联网产业安全进行探讨。为此本文基于产业安全理论,提出互联网产业安全的概念,尝试建立互联网产业安全理论,考察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产业安全状态,通过实证分析,探明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以期在理论上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与借鉴。按照发现问题-理论准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逻辑,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聚焦于“中国互联网产业存在哪些产业安全问题”、“当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处于何种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是什么”三个具体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与论证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中国互联网产业目前在产业发展环境方面存在市场结构呈现寡头垄断趋势、市场绩效整体下降趋势、管理主体分散、资源供给不足、均衡产业布局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等安全问题;在产业竞争力方面存在缺乏配套区域专业化水平低、区域产业同构化和市场换技术政策失效等安全问题;在产业控制力方面存在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依赖外国资本、关键技术依赖国外转移和利用外资政策偏差等安全问题;在网络安全方面存在免费定价方式影响产品策略趋向恶意、模仿抄袭促生不公平竞争行为等安全问题。(2)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状态目前处于基本安全,并且在2007-2017年间其安全度呈小幅上升态势,主因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所致,但由于受到网络安全环境日趋严重、外资对技术控制导致产业控制力下降、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削弱竞争力三方面的安全威胁,因此我国互联网产业安全总体形势依然严峻。(3)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特征、产业要素和国内企业竞争力。其中自主创新能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竞争力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产业特征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要素环境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4)提升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措施包括:通过优化管理体制、完善支持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和坚持数字化战略扩大基础建设来改善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通过建立完善互联网产业创新体系、提高互联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来提升互联网产业竞争力;通过建立并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体系和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来强化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第一,建立互联网产业安全分析的理论框架,首次提出互联网安全也是产业安全重要内容的论述,认为国际垄断资本通过占据网络中心节点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主导全球各产业链延伸是引发互联网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对产业安全理论做出了有益尝试和拓展。第二,从互联网产业安全内涵实质、互联网产业特征和互联网产业要素环境的变化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受到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特征、产业要素和国内企业竞争力五大因素影响,通过实证发现自主创新能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竞争力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产业特征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有正向影响,要素环境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有正向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这为政府、监管机构及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与参考。第三,建立以产业发展环境评价、产业竞争力评价、产业控制力评价和网络安全环境评价为主的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实证分析了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状态,得出我国互联网产业整体安全程度处于基本安全状态的结论,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刘伟岩[2](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指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朱书贤[3](2020)在《F散热器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技术创新是制造企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技术革新,可以达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F散热器公司是国有独资中型企业,是研发、设计、制造车用散热器的专业化公司,现为三十多家汽车、叉车主机企业生产配套产品,企业产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产品市场占有率。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老国企在新的发展环境和竞争压力下,近年发展缓慢,从2019年开始销售收入有所下滑。短期内,企业通过改进新的生产工艺等方法,降低成本,以维持企业的运营。本文通过分析相关的文献以及研究结论,将技术创新能力构成与F散热器公司自身特点相结合,构建并评估了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研发产出能力、产品制造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创新过程管理能力、创新环境支撑能力6个维度指标。通过对F散热器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估和分析,深挖企业技术创新短板,取长补短,切实提高创新能力。指标设计初期,阅览了有关技术创新能力的文献,并实地考察了F散热器公司,得到指标设计的初步构想。指标构建过程中,询问了专家对指标设计的意见,并结合询问结果对指标进行了改动。指标确定之后,设计了调查问卷,分发给了F散热器公司的部分一线技术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完成了指标打分和结果收集。本文评价分析过程中使用了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先对F散热器公司6个方面指标进行了权重分配,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出了6个指标的综合分值,最终结论为F散热器公司技术创新能力一般。其中,技术创新投入、技术研发产出、创新环境支撑三方面能力指标综合评分较低。评价结果反映出F散热器公司的技术创新投入水平较低,技术研发成果较少,内部创新环境支持力度欠缺。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根本原因在于F散热器公司的研发资金受限以及技术人才缺乏。因此本文针对F散热器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主要从加大研发投入、绿色发展提高企业质效、营建良好创新环境、加强激励制度建设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愿能为企业发展带来一点帮助。
马君[4](2020)在《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研究 ——以辽宁装备制造企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装备制造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保障。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与国际先进装备制造业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发达国家纷纷开始制定发展实体经济的战略和计划,提出了“再工业化”。德国提出“工业4.0”的发展战略规划,给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带来诸多方面的思考,“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党的十八大后,中国制定了走自主创新道路,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促进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前提,而装备制造企业是实现中国科技创新的主要战场。现有研究中科技创新与企业升级的研究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在装备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如何利用科技创新驱动来选择企业升级的路径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在“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背景下,从装备制造企业的视角出发,揭示科技创新影响因素与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深入探索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业企业升级战略的路径,充分挖掘和利用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所需条件和资源,以期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有利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因素研究。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是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强的盈利能力、后续发展能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因此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访谈法等归纳总结出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科技创新影响因素,分别从内部作用机理和外部作用机理的角度,详细分析了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因素与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成功构建了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多元回归模型,得出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因素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能力差异,为装备制造企业选择升级战略路径搭建了理论分析框架。(2)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实证研究。基于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因素与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从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因素,即市场需求、创新创业理念、技术市场、人才优势、研发资金、企业家精神、市场竞争、激励和分配机制、政府政策等方面入手,识别影响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关键影响因素。从直接影响的路径系数来看,市场需求对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影响是最大的;从总效应的路径系数来看,在内部因素方面,企业家精神、人才优势、激励与分配机制对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较大,在外部因素方面,技术市场和市场需求对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较大。(3)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效率评价研究。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效率影响着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快慢,在现有科技创新效率决策的一些研究成果上,介绍了研究问题和基本变量,根据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创新决策指标体系构建决策模型,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基于熵值法和改进竞争型DEA交叉效率模型的综合决策法,更好地对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效率进行评价。(4)科技创新驱动下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选择研究。从内生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外推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综合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三方面,对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路径提出对策建议。本文提出的科技创新驱动的影响因素理论、企业绩效假设理论等丰富了科技创新管理理论和方法,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高校、金融、农业等);尤其对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选择和效率研究,具有为企业的升级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科学学术价值,进一步理解和阐明国家的战略方向和政策措施,更好的推进“中国制造2025”;同时提出相应的升级路径模型,为在科技创新驱动下更好的选择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路径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政策设计方案。
王卓[5](2020)在《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跃迁,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发展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引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提升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提升创新效率的有效保障。自党的十四大确立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地位后,我国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势头迅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以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的高效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明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构成的功能定位,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系统。目前,我国产业联盟协同创新发展处于效率驱动阶段,发展模式仍以政府主导型为主。产业联盟协同创新发展过多依赖政府构建的“项目联盟”、“政府联盟”,少部分依靠市场自发形成的联盟,这种过于依赖政府作用的脆弱性使得我国产业联盟协同创新发展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认清我国创新生态系统下产业联盟创新发展的形势,借鉴发达国家生态系统建设经验,利用经济全球化效应,使我国产业联盟在创新生态系统背景下加强供给侧改革的同时,更多关注这一趋势带来创新主体合作模式的转变。面对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变化,产业联盟不仅要关注自身创新行为,更应该走出内部创新的藩篱,超越既有创新边界,主动进行开放式创新,通过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推动国家创新生态系统能力的提升。本文在创新生态系统背景下对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机制展开分析。首先,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点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产业联盟以及协同创新理论进行详细解析。基于创新生态系统探究产业联盟构成要素、产业联盟类型以及产业联盟的特征。根据平均场理论构建自组织演化模型,分析产业联盟创新主体演化博弈行为。通过创新生态系统背景下的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演化动因及过程,揭示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模式。其次,基于产业联盟协同创新驱动方式与演化动因,设计产业联盟共生机制,构建产业联盟共生伙伴匹配模型,分析了联盟共生伙伴选择的过程。探究产业联盟能力规划与提升协同共生机理,从关键共性技术能力、协同攻关能力、资源分配能力三方面构建产业联盟能力规划与提升协同共生机制;再次,根据创新生态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针对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协同过程,设计产业联盟价值共创机制;然后,根据创新生态系统下的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模式,分析产业联盟协同创新资源动态平衡过程,构建出产业联盟协同创新平衡机制,具体包含产业联盟协同创新资源动态平衡策略、风险预警机制、平衡反馈机制、平衡激励机制;最后,以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联盟为实证研究对象,构建其协同创新机制。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联盟协同创新的共生机制、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协同耦合机制、动态平衡机制三个方面,剖析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联盟协同创新情况。结合理论与现状分析,进一步提出了促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联盟协同创新发展的支持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明确了创新生态系统下产业联盟协同创新的内涵与发展脉络。通过分析产业联盟协同创新的构成要素与特征,揭示创新生态系统背景下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演化机理以及创新模式,设计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机制,对提升创新生态系统背景下产业联盟协同创新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为创新生态系统背景下促进产业联盟协同创新的强效性、持续性建设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李真[6](2020)在《能源革命中火电企业的战略管理变革研究》文中认为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能源领域通过“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革命战略,推动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变革发展。在能源革命过程中,政策与市场的多重压力迫使火电企业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发展受限且面临着生存危机。动态变化的复杂市场环境下,火电企业如何做出决策实现成功变革,对于突破自身发展桎梏,推动建成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学术研究和实践中通常将火电定位为生产型企业,集中于战术层面的短期的、局部的问题进行研究,未能建立有效指导企业战略层面管理变革的系统化理论和应用体系。因此,本文就火电企业战略定位、价值选择的现实问题,从公司层、业务层、职能层以及战略实施层进行了战略变革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性研究,探索了火电企业战略定位、竞争力构建、效率提升以及风险控制的多层次、全流程的战略变革,为火电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剖析了能源革命中火电企业战略环境的变化,并基于聚类分析和SWOT模型建立了公司层战略定位研究框架。首先,通过深入剖析火电企业发展的战略环境,明确火电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考虑资源型企业的竞争属性受资源禀赋差异、生产规模效益等因素的影响,结合火电企业的装机容量、发电量、区位特征对我国918家燃煤火电企业进行了聚类分析,根据每个簇内的特征值及对应的企业类型特征,运用SWOT划分了进取型、竞争型、保守型、防御型四种战略定位,并从企业发展动力视角,明确了不同类型火电企业在公司层的战略变革方向。基于SO(优势-机遇)进取型定位的服务创新战略、基于WO(劣势-机遇)保守型定位的模式创新战略以及基于ST(优势-威胁)竞争型定位的技术创新战略。(2)通过变革企业价值创造方式,就业务层战略设计了基于价值网络的竞争力模型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首先,根据能源革命中火电业务范围的拓展和竞争模式的变化情况,从网络组织结构、运行方式、盈利模式三个层面建立价值网络竞争力模型,并通过数学模型抽象化分析和论证了价值网络通过主体协同,能够实现核心企业利润最大化以及网络总产出的增加。其次,基于价值网络竞争力模型,分别为不同类型的火电企业在产业链的不同业务附加值区域构建差异化、一体化和协同创新的竞争力,明确了业务层竞争力的核心诉求、优劣势及构建路径。最后,考虑到价值网络中节点企业的有限理性,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收益、成本、分配系数等因素对网络竞争力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从降低投入成本、提高预期收益、提高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建立约束条件等方面,为业务层的战略变革提供策略支持。(3)运用管理创新手段变革企业运营管理方式,就职能层战略构建了管理创新体系和效率评价模型。首先,分析了职能层传统直线职能制在落实公司层、业务层战略变革时的局限性,围绕战略目标对管理内容进行模块化,为每个模块建立技术标准与管理标准,并基于PDCA循环,形成标准化的管理体系,结合人、财、物的精益化辅助机制和运营端、营销端的数字化提升机制共同构成职能层的管理创新体系。为科学评估管理创新体系的效率提升效果,基于改进的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安全与环保五个维度建立火电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模型。最后,将动态评价机制应用于衡丰电厂的管理创新成效及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估中,评估结果表明该企业在围绕生产经营模块建立管理创新体系后,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明显提升,通过火电企业的实践应用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4)在公司层、业务层、职能层战略制定的基础上,构建了火电企业战略管理变革体系实施的风险传播分析模型。首先,根据战略实施网络的复杂特性,对网络节点、网络关系及网络结构所涉及的风险进行识别,并分析了风险在战略实施网络中的传播机理。在此基础上,考虑战略实施网络中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能源类、资金类、技术类等企业的重要性差别,企业业务关系的紧密度等因素的影响,构建了风险传播的分析模型,通过仿真总结了风险传播的规律,即不同类型的节点造成的网络风险损失不同,不同紧密度的边受损后造成的网络损失不同,不同复杂程度的网络在受到风险作用时带来的损失不同。最后,根据风险演化模拟的结果,从加强不同类型企业风险的预警、提高网络协同管理能力、构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三个方面提出战略实施的风险控制策略。本文的开展,丰富了战略管理理论、网络视角下竞争力分析的相关理论及实践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火电企业战略全方位的变革研究,明确了不同类型企业的变革方向,价值创造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路径。并从服务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方面建立火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有助于火电在能源革命中释放新的发展动能。通过完善和优化战略管理的方法和流程,有助于提升火电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指导火电企业实现战略管理变革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邱必震[7](2020)在《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是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程,深入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建设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前提和基础是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其关键是构建与之适配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从目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现状来看,协同创新的合作主体间缺乏协调性、互补性以及协同合作缺乏深度、效度的问题较为普遍。现有研究成果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前期的合作伙伴选择机理以及后期的主体合作关系等问题研究较少,对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如何适应网络复杂系统的研究不够。因此,本论文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主体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伙伴选择决策及主体间合作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本论文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主体(合作伙伴)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协同创新内涵为研究逻辑起点,按照“主体合作决策—主体合作机制设计—主体合作绩效评价—主体合作关系发展”的研究思路,基于网络组织和系统学的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调查法、模糊集技术、博弈论和传染病模型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和过程运行机制以及绩效评价机制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深化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的对策和政策建议。本论文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1)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的选择决策研究。论文基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的主体功能和结构分析,提出了牵头单位(高校)选择合作伙伴应综合评判候选合作伙伴的主体表现和协同表现,阐述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过程,构建了合作伙伴选择决策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论文运用专家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确立了合作伙伴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多指标决策方法建立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的数学模型。(2)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运行机制研究。论文基于知识扩散理论及其动力学分析,阐释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驱动机理和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确立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运行过程的核心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基于知识传播机理分析,运用SIR传染病模型,建立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信息传播模型和信息沟通机制;基于知识决策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分析了影响高校协同创新的资源投入因素和预期收益因素,建立了基于多人Nash协商的利益分配模型;基于知识应用的风险研究,分析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风险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3)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评价机制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和系统工程方法技术,确立了影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的因素备选集,并形成了相关研究假设,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AHP方法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最终决策目标的重要程度,通过测度关键影响因素和确定相关指标权重,建立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4)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的对策研究。基于高校协同创新系统的稳定性机理,提出了深化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合作关系发展的四条路径(合作主体行为整合、合作系统界面管理、合作伙伴关系优化、合作主体信任管理)。基于政府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在高校协同创新系统中的主体角色,提出了加强协同创新政策制度建设、完善协同创新法律保障体系、推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协同创新评价监督机制等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模型。基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的主体功能和结构分析,阐释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过程,构建了合作伙伴选择决策模型。二是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模型和运行机制模型。基于网络知识扩散理论,运用生物学视角及SIR传染病模型,将生物学基因理论和组织基因思想运用到高校协同创新的全过程,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三是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的评价模型,提出了非线性增量的动态绩效评价机制,提出了深化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政策建议。
刘能毓[8](2020)在《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关键主体,肩负着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业进入现代化轨迹的重要使命,而技术创新是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面向更高层次、高效率生产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吉林省出台多项措施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深入探究影响农业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从而搭建合理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更加有效地制定促进驱动技术创新发展对策,对提升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农业踏板理论、农业技术扩散理论等理论,结合实地调研并以近5年来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关数据分析得出,目前吉林省内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虽然逐步开始重视技术创新,并加强在有关技术创新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但是仍然面临着技术研究经费不足、技术人才流失严重、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创新体系滞后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源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为探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影响因素,笔者在梳理相关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成果基础上,结合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从宏观层面的社会文化因素、政务政策因素、市场因素、经济因素、服务因素,微观层面的决策者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等方面构建本文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在相关文献支撑以及前人设计的调查量表的基础上,笔者设计本文研究的调查问卷,并对吉林省内5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216名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进行了调查。对收集数据进行信度检验、效度检验、正态分布检验后,验证所收集数据符合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要求。在此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理论模型以及相关假设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宏观层面中社会文化因素、政务政策因素、服务因素,微观层面中决策者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均对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针对数据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本文对正向影响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影响因素进行作用机理分析,探究各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结合多元协同创新内涵与制度设计理论,提出多元协同动力创新机制促进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模式。同时以长春国信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分析多元协同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在企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形式。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围绕所构建的多元协同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提出驱动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建议对策。一是建立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多元化协同创新体系,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体内部协同,强化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政服多元协同;二是优化协同创新体系支撑政策,完善创新环境政策引导,提高研发资金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三是完善技术创新服机制,建立技术交易服务体系,搭建技术共享平台;四是完善技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体系,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五是改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完善技术创新管理制度,推进现代化管理制度建立。
张韵[9](2020)在《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演进,创新发展已成为国际竞争大势所趋。各国竞相出台新时期的创新发展战略,通过不断完善创新政策制定,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区域创新能力与竞争力整体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区域创新政策的有效性需要特别关注。对于区域的创新发展来说,高质量、有效的区域创新政策有利于规避创新政策失败风险,加快区域创新创业发展,形成区域创新优势,是中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以公共政策分析理论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创新政策研究文献的梳理、概括和抽象,同时结合区域创新实践,构建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理论;围绕区域创新政策制定中的关键环节,形成以区域创新政策网络构建、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区域创新政策内容定制、区域创新政策供给推动,以及区域创新政策执行保障5项内容为重点的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基本分析框架。构建区域创新政策网络有利于提升创新政策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对于形成有效的区域创新政策十分关键。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选择包括创新政策网络行动者选择、引入与激发,创新政策网络共同价值观的凝炼和培育,创新政策网络组织规则的明确与调适,以及创新政策网络利益冲突的妥善处理。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全面覆盖,包括创新政策社群覆盖,创新政策专业网络覆盖,创新政策府际网络覆盖,创新政策生产者网络覆盖和创新政策议题网络覆盖。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结构优化,强调创新政策网络的高密度,创新政策网络中心的均衡,创新政策网络中凝聚子群力量约束和创新政策网络的高协同性。高水平的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是制定有效区域创新政策的逻辑前提。区域创新政策情势感知与分析,包括对创新政策情势的准确感知,创新政策问题搜寻的高效率和对创新政策情势的科学分析。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认知与界定,应树立创新政策问题系统思维,对创新政策问题假设进行创造性综合,以及对创新政策问题本质的合理界定。区域创新政策问题阐述与精炼,强调创新政策利益诉求详述和对创新政策目标的权衡与取舍。区域创新政策问题分类与结构,包括区域创新政策重要问题,区域创新政策次要问题和区域创新政策低级问题。精心定制的区域创新政策,应聚焦区域创新优势,适应区域创新能力,化解区域创新问题,并兼顾边界条件约束,以进一步释放区域创新潜力,提升创新政策的有效性。聚焦区域创新优势,要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创新资源,促进区域优势领域创新,强化区域创新集聚优势。应基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全面评估,调整区域创新政策内容重点;应着力解决组织薄弱、创新锁定、网络分割等特定的区域创新问题,兼顾边界条件约束,适应动态变化的区域技术和产业结构环境。高质量区域创新资源的持续投入,是改善区域创新政策预期效果的重要途径。区域创新资金投入与配置,强调区域创新资金的精准配给,创新金融资本结构合理化和区域创新资金的稳定投入。区域创新人力资本培育与投入,包括高质量区域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以及创新人力资本的持续投入。区域创新基础设施规划与升级,要求建立区域创新技术支持体系和强化创新公共服务支撑体系。良好的创新制度与机制设计,是区域创新政策执行的有力保障。区域创新利益相关者行为规范与权益维护,要求制定环境与健康标准,规制垄断行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推进创新信用制度建设。创新共同体内部融合与互动学习机制构建,强调创建良性合作机制和完善互动学习机制。金融市场完善与创新产出激励,包括创新成果产权激励,知识溢出补偿,创新金融激励,科技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和股权、期权激励。此外,还应根据技术发展保持创新制度的超前性与灵敏性。
邵博[10](2020)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绿色发展理念,为应对全球制造业格局变化,十九大报告指出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发展我国工业体系的重心。在2019年我国启动了第四批“绿色示范工厂”认证,标志着我国制造业初步形成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及绿色供应链共进发展的格局。但当前,我国制造行业整体仍处在全球价值链链中低端区域,存在大而不强、发展不均衡、依赖于粗放型发展模式等问题,尤其是中小制造企业仍面临综合实力弱,绿色创新能力较差的困境。构建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以开放式创新为主导绿色创新模式将成为实现制造业绿色、开放、创新发展的关键。现今新型信息通讯技术、数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可持续性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构建与实施开放式创新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基于上述背景,针对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能为在动态发展的互联网环境中构建合适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对促进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创新水平迅速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本文在回顾了互联网环境下的经济理论、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等相关研究成果后,探讨了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系统结构、功能及其运作过程,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的特点与动因,明确了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的阶段,为构建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的研究框架建立基础。通过对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机理的分析后,明确了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的特征,选择出开放式创新演进的状态参量和决策参量,深入探讨了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的各阶段特征以及演进规律。在对互补资源、知识管理能力、网络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政策支持五个状态参量进一步剖析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序参量识别体系,采用2011-2016年我国25个制造业行业的样本数据,通过实证分析确定出互补资源与网络能力是影响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的两个序参量。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构建方面,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设计出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并构建了其运作模型,最后通过仿真方法验证了此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创新网络集成角度构建出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以及融合式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并对其运行机理展开深入研究;以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的绿色研发、绿色制造、绿色营销模式以及绿色服务四个创新过程角度设计出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剖析。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与整合方面,运用系统有序度测算方法与容量耦合系数模型,设计出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与整合方法。采用2011-2016年我国25个制造业行业的样本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判别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阶段,并提出相应的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和整合策略。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实施保障策略方面,依照前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果,根据三种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的特点和运行机理,分别设计出相应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实施保障策略,为基于互联网的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能够顺利实施提供指导建议。本研究从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机理入手,构建了三种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设计出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选择与整合方案,并提出开放式创新模式实施的保障策略,有利于丰富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等理论体系,为我国制造业实现绿色、开放、创新发展提供思路,对推动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产业已是发展现代经济体系重要生力军 |
1.1.2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凸显 |
1.1.3 产业安全理论研究滞后于互联网产业发展实践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保护论 |
2.1.2 产业控制论 |
2.1.3 产业国际竞争论 |
2.1.4 产业安全理论 |
2.2 产业安全的分类与评价体系 |
2.2.1 产业安全的分类 |
2.2.2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2.3 互联网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
2.3.1 网络经济和网络产业 |
2.3.2 互联网产业 |
2.3.3 互联网安全和互联网产业安全 |
2.4 文献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互联网产业安全理论 |
3.1 互联网产业相关概念 |
3.1.1 互联网产业概念界定 |
3.1.2 互联网产业经济特征 |
3.2 对产业安全的再思考 |
3.2.1 产业安全观的形成及演变 |
3.2.2 互联网安全观的形成 |
3.3 互联网产业安全界定 |
3.3.1 互联网产业安全概念提出 |
3.3.2 互联网产业安全特点 |
3.3.3 互联网产业安全类型 |
3.4 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范式 |
3.4.1 互联网产业安全形成的系统论分析 |
3.4.2 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范式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现状分析 |
4.1 产业发展环境现状 |
4.1.1 垄断性市场结构影响可持续发展 |
4.1.2 市场绩效总体呈下降趋势 |
4.1.3 管理主体分散 |
4.1.4 资源供给不足 |
4.1.5 非均衡布局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 |
4.2 产业竞争力现状 |
4.2.1 缺乏配套区域专业化水平低 |
4.2.2 区域产业同构化 |
4.2.3 市场换技术政策失效 |
4.3 产业控制力现状 |
4.3.1 企业融资依赖外国资本 |
4.3.2 关键技术依赖国外转移 |
4.3.3 利用外资政策偏差 |
4.4 网络安全现状 |
4.4.1 免费定价方式影响产品策略趋向恶意 |
4.4.2 模仿抄袭促生不公平竞争行为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
5.1 产业安全影响因素一般性分析 |
5.1.1 基于外部和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基于产业经济学框架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
5.2.1 对既有研究的再思考 |
5.2.2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5.2.3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模型 |
5.3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关联性分析 |
5.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3.2 模型设定与数据 |
5.3.3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 |
6.1 评价方法及步骤 |
6.1.1 评价方法 |
6.1.2 评价步骤 |
6.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6.2.1 指标设计思路 |
6.2.2 指标体系建立 |
6.3 数据、权重及结果分析 |
6.3.1 数据说明 |
6.3.2 指标权重设置及计算方法 |
6.3.3 计算结果 |
6.3.4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互联网产业安全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
7.1 维护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国外经验 |
7.1.1 以技术竞争优势促进产业安全的美国经验 |
7.1.2 强化网络安全促进产业安全的英国经验 |
7.1.3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安全的德国经验 |
7.1.4 增强产业控制力促进产业安全的日本经验 |
7.2 对我国维护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启示 |
7.2.1 建立保护互联网产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7.2.2 完善互联网监管机制强化网络安全 |
7.2.3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 |
7.3 本章小结 |
8 提升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
8.1 改善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 |
8.1.1 优化管理体制 |
8.1.2 完善支持互联网业发展的资本市场 |
8.1.3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
8.1.4 坚持数字化战略扩大基础建设 |
8.2 提升互联网产业竞争力 |
8.2.1 建立并完善互联网产业创新体系 |
8.2.2 提高互联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8.2.3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
8.3 强化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
8.3.1 建立并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体系 |
8.3.2 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F散热器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技术创新能力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理论来源 |
一、技术创新理论 |
二、资源观与动态能力理论 |
第二节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和类型 |
一、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 |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类 |
第三节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要素及评价体系 |
一、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要素 |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
第四节 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 |
二、层次分析法 |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三章 F散热器公司技术创新的近况 |
第一节 F散热器公司创新发展的现状 |
一、F散热器公司基本情况 |
二、F散热器公司发展特征分析 |
第二节 F散热器公司市场分析 |
一、F散热器公司行业内状况 |
二、F散热器公司市场占有率 |
三、F散热器公司市场竞争优势与劣势 |
第四章 F散热器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一、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
三、评价体系的设计 |
第二节 评价的实施 |
一、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
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运用 |
三、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第三节 实证评价结果分析 |
一、结果分析 |
二、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提高F散热器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
第一节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
一、增大一线产品研发支出 |
二、引进和培养中高级技师 |
第二节 绿色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 |
一、加快实施绿色改造升级 |
二、积极推动高起点绿色发展 |
三、推进资源循环利用 |
第三节 营造技术创新的氛围 |
一、企业领导者带头实践创新理念 |
二、创新与技术运用紧密结合 |
三、发挥人才引领作用 |
第四节 完善创新激励制度 |
一、提高全员技术创新认识 |
二、完备人才培养体系 |
三、完善制度激励创新 |
四、软件激励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F散热器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调查问卷 |
致谢 |
(4)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研究 ——以辽宁装备制造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研究动态与综述 |
1.3.1 关于科技创新的研究 |
1.3.2 关于创新驱动的研究 |
1.3.3 关于装备制造业的研究 |
1.3.4 关于升级战略的研究 |
1.3.5 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科技创新驱动 |
2.1.2 装备制造企业 |
2.1.3 企业升级战略路径 |
2.2 相关理论 |
2.2.1 企业竞争力理论 |
2.2.2 技术创新管理 |
2.2.3 系统理论 |
2.2.4 生命周期理论 |
2.2.5 产学研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影响因素与企业绩效作用机理分析 |
3.1 科技创新驱动影响因素 |
3.1.1 市场需求 |
3.1.2 市场竞争 |
3.1.3 政府政策 |
3.1.4 企业家精神 |
3.1.5 人才优势 |
3.1.6 技术市场 |
3.1.7 创新创业理念 |
3.1.8 研发资金 |
3.1.9 激励与分配机制 |
3.2 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 |
3.2.1 内部与外部划分 |
3.2.2 内部作用机理分析 |
3.2.3 外部作用机理分析 |
3.2.4 总体作用模型分析 |
3.3 构建回归模型 |
3.3.1 估计方法选择 |
3.3.2 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证研究 |
4.1 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假设与问卷调查设计 |
4.1.1 提出路径研究假设 |
4.1.2 问卷调查 |
4.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2.1 装备制造企业升级路径的科技创新保障 |
4.2.2 装备制造企业升级路径的科技创新规划 |
4.2.3 装备制造企业升级路径的科技创新动力 |
4.3 模型构建 |
4.3.1 初始模型 |
4.3.2 模型评价 |
4.3.3 模型修正 |
4.3.4 模型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升级战略路径的效率评价 |
5.1 问题描述 |
5.2 研究的基本变量解释 |
5.3 指标体系设计与决策模型构建 |
5.3.1 决策指标体系 |
5.3.2 决策模型构建 |
5.3.3 基于熵值法(The Entropy method)的权重确定 |
5.3.4 基于改进竞争型DEA交叉效率模型 |
5.4 算例分析 |
5.4.1 基本DEA模型结果分析 |
5.4.2 基于改进竞争型DEA交叉效率排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升级战略的建议 |
6.1 升级战略路径选择的目的与原则 |
6.2 内生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 |
6.2.1 内生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模型研究 |
6.2.2 内生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渠道分析 |
6.2.3 内生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保障体系 |
6.2.4 内生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主体作用 |
6.3 外推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 |
6.3.1 外推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模型研究 |
6.3.2 外推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渠道分析 |
6.3.3 外推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保障体系 |
6.3.4 外推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主体作用 |
6.4 综合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 |
6.4.1 综合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模型研究 |
6.4.2 综合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渠道分析 |
6.4.3 综合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保障体系 |
6.4.4 综合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主体作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主要贡献 |
7.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关于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研究调查问卷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现状 |
1.3.2 产业联盟研究现状 |
1.3.3 协同创新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机理及机制研究框架 |
2.1 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
2.1.1 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 |
2.1.2 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
2.1.3 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 |
2.2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产业联盟协同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产业联盟界定 |
2.2.2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产业联盟协同创新内涵 |
2.2.3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产业联盟协同创新特征 |
2.3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演化机理 |
2.3.1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演化因素分析 |
2.3.2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演化过程 |
2.3.3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演化博弈模型 |
2.3.4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演化规律 |
2.4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模式 |
2.4.1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产业联盟模块化架构 |
2.4.2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模式划分 |
2.4.3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
2.5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框架 |
2.5.1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机制设计原则 |
2.5.2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机制框架构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产业联盟协同创新共生机制 |
3.1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共生机制设计思路 |
3.1.1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共生机制设计要点与功能定位 |
3.1.2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共生机制构成 |
3.2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项目共生机制 |
3.2.1 创新项目共生的内涵 |
3.2.2 创新项目共生的目的与功能 |
3.3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共生伙伴选择机制 |
3.3.1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共生伙伴选择过程分析 |
3.3.2 产业联盟共生伙伴选择影响因素 |
3.3.3 产业联盟共生伙伴选择匹配模型 |
3.4 产业联盟能力协同共生机制 |
3.4.1 产业联盟能力提升协同共生影响分析 |
3.4.2 产业联盟关键共性技术能力开发 |
3.4.3 产业联盟协同攻关能力培育 |
3.4.4 产业联盟资源配置能力调控 |
3.5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利益共享机制 |
3.5.1 产业联盟利益分类与利益共享内涵 |
3.5.2 产业联盟利益共享影响因素 |
3.5.3 产业联盟利益共享原则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产业联盟协同创新价值共创机制 |
4.1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产业联盟协同创新知识交流机制 |
4.1.1 知识交流过程协同 |
4.1.2 知识交流能力协同 |
4.2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产业联盟协同创新价值创造机制 |
4.2.1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价值创造内涵分析 |
4.2.2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价值创造关键点识别 |
4.2.3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价值创造过程分析 |
4.3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产业联盟协同创新价值获取机制 |
4.3.1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价值获取途径 |
4.3.2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价值获取模式 |
4.3.3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价值获取方式 |
4.4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协同耦合机制 |
4.4.1 产业联盟价值主张与技术发展协同耦合 |
4.4.2 产业联盟价值创造与获取路径协同耦合 |
4.4.3 产业联盟价值创造与获取过程协同耦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产业联盟协同创新平衡机制 |
5.1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规划目标与项目进度平衡机制 |
5.1.1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规划目标与项目平衡 |
5.1.2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规划目标与项目进度平衡机制构建原则 |
5.2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技术资源与网络资源动态平衡机制 |
5.2.1 产业联盟技术资源与网络资源协同创新 |
5.2.2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资源动态平衡影响方式分析 |
5.2.3 假设提出 |
5.2.4 变量测量 |
5.2.5 描述性统计与结果分析 |
5.2.6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资源动态平衡策略 |
5.3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平衡风险预警机制 |
5.3.1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风险预警的影响因素 |
5.3.2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 |
5.3.3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风险预警策略 |
5.4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反馈机制 |
5.5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激励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联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
6.1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联盟简介 |
6.1.1 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创新联盟 |
6.1.2 国家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6.2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联盟协同创新共生机制 |
6.3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联盟价值创造与获取协同创新耦合机制 |
6.3.1 初始愿景协同创新机制 |
6.3.2 技术路径协同创新机制 |
6.3.3 价值协同创新耦合机制 |
6.4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联盟协同创新动态平衡机制 |
6.4.1 技术选择与互补资产协同创新动态平衡机制 |
6.4.2 合理调整技术结构 |
6.5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联盟协同创新发展的支持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能源革命中火电企业的战略管理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能源革命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火电发展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3 企业战略管理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4 研究述评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战略定位理论 |
2.1.1 定位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2.1.2 战略定位的常用方法 |
2.2 价值网络理论 |
2.2.1 价值网络的形成 |
2.2.2 价值网络的特征 |
2.3 演化博弈理论 |
2.3.1 演化博弈理论的适用性 |
2.3.2 演化博弈的建模步骤 |
2.4 复杂网络理论 |
2.4.1 复杂网络的特征 |
2.4.2 复杂网络的度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能源革命中火电企业的战略定位 |
3.1 火电企业外部环境 |
3.1.1 政策环境分析 |
3.1.2 市场环境分析 |
3.1.3 机会与威胁分析 |
3.2 火电企业内部环境 |
3.2.1 火电的资源分析 |
3.2.2 火电的能力分析 |
3.2.3 优势与劣势分析 |
3.3 聚类分析下的战略定位 |
3.3.1 聚类分析的适用性 |
3.3.2 火电企业战略定位 |
3.4 基于战略定位的公司层战略变革方向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业务层网络竞争力构建及稳定性分析 |
4.1 火电企业的业务变化 |
4.1.1 业务范围的拓展 |
4.1.2 竞争模式的变化 |
4.2 基于价值网络的竞争力模型 |
4.2.1 一般分析范式 |
4.2.2 模型的构建 |
4.2.3 模型的求解和讨论 |
4.3 火电企业网络竞争力的构建 |
4.3.1 网络竞争力的适用性 |
4.3.2 差异化竞争力的构建 |
4.3.3 一体化竞争力的构建 |
4.3.4 协同创新竞争力的构建 |
4.4 基于演化博弈的网络竞争力稳定性分析 |
4.4.1 演化博弈的基本假设 |
4.4.2 演化博弈的均衡分析 |
4.4.3 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职能层管理创新体系构建及效率评价 |
5.1 火电企业职能层战略特点 |
5.1.1 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 |
5.1.2 战略变革的创新思路 |
5.2 职能层管理创新体系的构建 |
5.2.1 标准化的管理体系 |
5.2.2 精益化的辅助机制 |
5.2.3 数字化的提升机制 |
5.3 基于改进平衡记分卡的效率评价 |
5.3.1 改进的平衡记分卡 |
5.3.2 评价指标库的构建 |
5.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4 评价流程及应用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复杂网络视角下战略实施的风险管理 |
6.1 战略实施的网络构成 |
6.1.1 业务层网络运行机制 |
6.1.2 职能层网络运行机制 |
6.2 网络风险识别与传导 |
6.2.1 网络风险因素的识别 |
6.2.2 网络风险的传导流程 |
6.3 基于复杂网络的风险传播仿真分析 |
6.3.1 风险传播的模型构建 |
6.3.2 网络风险传播的仿真 |
6.3.3 风险传播的规律总结 |
6.4 战略实施的风险控制 |
6.4.1 不同节点风险分类预警 |
6.4.2 提高网络协同管理能力 |
6.4.3 构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 |
6.5 火电企业战略管理变革的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协同创新内涵研究 |
1.3.2 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
1.3.3 协同创新绩效研究 |
1.3.4 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
1.3.5 研究述评 |
1.4 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技术方法 |
2.1 协同创新理论基础 |
2.1.1 创新与协同的内涵 |
2.1.2 协同创新的概念界定 |
2.1.3 协同创新系统的特征 |
2.2 网络组织理论 |
2.2.1 网络组织的概念 |
2.2.2 网络组织的基本特征 |
2.2.3 网络组织的构成要素 |
2.3 相关技术方法 |
2.3.1 系统工程思想及其方法 |
2.3.2 博弈思想及其技术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研究 |
3.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主体与功能 |
3.2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过程 |
3.2.1 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原则 |
3.2.2 合作伙伴选择决策过程分析 |
3.3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评价体系构建 |
3.3.1 高校协同创新网络与结构 |
3.3.2 基于网络理论的合作伙伴决策过程分析 |
3.3.3 合作伙伴选择决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3.4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建模 |
3.4.1 决策模型建立的基本原则 |
3.4.2 条件假设 |
3.4.3 决策模型构建 |
3.5 算例求解 |
3.5.1 背景介绍 |
3.5.2 数据采集与分析 |
3.5.3 算例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4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运行机制研究 |
4.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运行机制框架模型 |
4.1.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框架模型 |
4.1.2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过程机制框架模型 |
4.2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 |
4.2.1 主体间合作的内部推动力 |
4.2.2 主体间合作的外部牵引力 |
4.2.3 主体间合作的支撑力 |
4.3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信息传播机制 |
4.3.1 主体间合作的信息传播特征及模式 |
4.3.2 基于SIR传染模型的信息传播机制分析 |
4.4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 |
4.4.1 利益分配原则确立 |
4.4.2 利益分配模型构建 |
4.4.3 算例分析 |
4.5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风险管理机制 |
4.5.1 主体间合作风险类型及其成因 |
4.5.2 主体间合作风险管理机制构建 |
4.5.3 主体间合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5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评价研究 |
5.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系统特性 |
5.2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5.2.1 影响因素选取的基本原则 |
5.2.2 初始影响因素识别 |
5.2.3 基于专家审议法的影响因素筛选 |
5.2.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评价 |
5.3.1 基于AHP的影响因素权重计算 |
5.3.2 主体间合作绩效影响因素量化 |
5.3.3 主体间合作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5.4 实证分析 |
5.4.1 问卷设计与调查 |
5.4.2 数据统计分析与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对策建议 |
6.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对策 |
6.1.1 加强主体合作行为辨识与整合 |
6.1.2 实施协同创新系统界面管理 |
6.1.3 动态调整优化合作伙伴 |
6.1.4 加强主体间合作信任管理 |
6.2 深化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合作关系的政策建议 |
6.2.1 加大协同创新政策支持 |
6.2.2 完善协同创新法律保障体系 |
6.2.3 推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
6.2.4 加强协同创新评价和监督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影响评价问卷 |
博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8)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2.1.2 农业技术创新 |
2.1.3 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
2.2 相关理论 |
2.2.1 农业踏板理论 |
2.2.2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2.2.3 机制设计理论 |
第3章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
3.1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
3.1.1 增强技术研发提升企业产值 |
3.1.2 注重技术创新保障产品质量 |
3.1.3 制定科技政策引导企业发展 |
3.1.4 重视人才建设提升科技内涵 |
3.2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1 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 |
3.2.2 技术人才流失严重 |
3.2.3 技术创新意识薄弱 |
3.2.4 技术创新体系相对滞后 |
第4章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技术创新影响因素选择与检验 |
4.1 理论假设 |
4.1.1 理论模型构建 |
4.1.2 理论假设提出 |
4.1.3 理论假设汇总 |
4.2 问卷设计 |
4.3 变量测量 |
4.3.1 因变量测量 |
4.3.2 自变量测量 |
4.4 问卷前测 |
4.4.1 预试问卷的信度检验 |
4.4.2 预试问卷的效度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5.1.1 数据收集 |
5.1.2 样本特征描述统计 |
5.2 数据检验 |
5.2.1 信度检验 |
5.2.2 效度检验 |
5.2.3 正态分布检验 |
5.3 基于SEM的假设检验 |
5.3.1 宏观影响因素与技术创新绩效SEM模型检验 |
5.3.2 微观影响因素与技术创新绩效SEM模型检验 |
5.3.3 结果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主导影响因素的多元协同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构建 |
6.1 主导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
6.2 多元协同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式分析 |
6.2.1 多元协同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内涵 |
6.2.2 多元协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传导路径 |
6.3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元协同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构建 |
6.4 案例研究—长春国信农业企业多元协同创新动力机制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驱动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
7.2.1 建立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多元化协同创新体系 |
7.2.2 优化技术创新体系支撑政策 |
7.2.3 完善技术创新服务机制 |
7.2.4 完善技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
7.2.5 改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 |
7.3 本文的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研究的基础理论与逻辑分析框架 |
2.1 研究的基础理论 |
2.2 研究的逻辑分析框架 |
3 区域创新政策网络构建环节的有效性 |
3.1 创新政策网络的选择 |
3.2 创新政策网络的全面覆盖 |
3.3 创新政策网络的结构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环节的有效性 |
4.1 创新政策情势的感知与分析 |
4.2 创新政策问题的认知与界定 |
4.3 创新政策问题的阐述与精炼 |
4.4 创新政策问题的分类与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5 区域创新政策内容定制环节的有效性 |
5.1 内容定制关键之一,聚焦区域创新优势 |
5.2 内容定制关键之二,适应区域创新能力 |
5.3 内容定制关键之三,化解区域创新问题 |
5.4 内容定制关键之四,兼顾边界条件约束 |
5.5 本章小结 |
6 区域创新政策供给推动环节的有效性 |
6.1 区域创新资金投入与配置的政策供给推动 |
6.2 创新人力资本培育与投入的政策供给推动 |
6.3 创新基础设施规划与升级的政策供给推动 |
6.4 本章小结 |
7 区域创新政策执行保障环节的有效性 |
7.1 创新政策执行的制度保障:利益相关者行为规范与权益维护 |
7.2 创新政策执行的机制保障:创新共同体内部融合与互动学习 |
7.3 创新政策执行的动力保障:金融市场完善与创新产出激励 |
7.4 创新政策执行的弹性保障:创新制度的超前性与灵敏性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互联网发展现状及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研究现状 |
1.3.3 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分析及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框架 |
2.1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概念界定 |
2.1.1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要素 |
2.1.2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结构 |
2.1.3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功能 |
2.2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运作分析 |
2.2.1 绿色创新系统信息维度 |
2.2.2 绿色创新系统信息生态群落运作分析 |
2.2.3 绿色创新系统信息生态链运作分析 |
2.2.4 绿色创新系统信息生态网络运作分析 |
2.3 系统开放式创新的含义及动因 |
2.3.1 系统开放式创新含义及特征 |
2.3.2 系统开放式创新动因 |
2.4 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框架设计 |
2.4.1 设计思路 |
2.4.2 总体架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机理分析 |
3.1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的特征 |
3.2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参量分析 |
3.2.1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参量选择 |
3.2.2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状态参量分析 |
3.3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序参量识别体系构建 |
3.3.1 序参量识别方法 |
3.3.2 参量指标体系设计 |
3.3.3 数据选取 |
3.4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序参量的实证分析与确定 |
3.4.1 实证过程与结果 |
3.4.2 确定序参量 |
3.5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阶段分析 |
3.5.1 数字化资源配置阶段 |
3.5.2 网络化集成阶段 |
3.5.3 智能化协同阶段 |
3.6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规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研究 |
4.1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内涵 |
4.1.1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数字化分析 |
4.1.2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含义及特征 |
4.2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设计 |
4.2.1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创新模式设计思想 |
4.2.2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架构 |
4.3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 |
4.3.1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总体模型 |
4.3.2 创新主体功能模型设计 |
4.3.3 运行环境模型设计 |
4.3.4 实例分析 |
4.4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适用条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研究 |
5.1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内涵 |
5.1.1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绿色创新网络集成分析 |
5.1.2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含义及特征 |
5.2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设计 |
5.2.1 横向集成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 |
5.2.2 纵向集成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 |
5.2.3 融合式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 |
5.3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 |
5.3.1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总体模型 |
5.3.2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机理 |
5.4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适用条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研究 |
6.1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内涵 |
6.1.1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智能化运作分析 |
6.1.2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含义及特征 |
6.2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设计 |
6.2.1 智能化绿色研发模式 |
6.2.2 智能化绿色制造模式 |
6.2.3 智能化绿色营销模式 |
6.2.4 智能化绿色服务模式 |
6.3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 |
6.3.1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总体模型 |
6.3.2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机理 |
6.4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适用条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与整合 |
7.1 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与整合思路 |
7.1.1 开放式创新模式的选择 |
7.1.2 开放式创新模式的整合 |
7.2 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模型与整合方法设计 |
7.2.1 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模型 |
7.2.2 开放式创新演进阶段识别及主导创新模式选择方法 |
7.2.3 开放式创新模式整合方法 |
7.3 实证分析 |
7.3.1 指标确定及数据选取 |
7.3.2 开放式创新演进阶段识别 |
7.3.3 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与整合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实施保障策略 |
8.1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实施保障策略 |
8.1.1 以政策支持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进程 |
8.1.2 完善绿色创新平台 |
8.1.3 构建绿色创新公共服务体系 |
8.2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实施保障策略 |
8.2.1 优化模块设计与控制 |
8.2.2 健全标准体系促进技术融合 |
8.2.3 完善绿色创新网络治理机制 |
8.3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实施保障策略 |
8.3.1 强化知识库系统建设 |
8.3.2 以政用产学研合作加强创新要素智能化协同 |
8.3.3 完善工业网络安全防御体系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D]. 郭轶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2]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3]F散热器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 朱书贤.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5)
- [4]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研究 ——以辽宁装备制造企业为例[D]. 马君.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5]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 王卓.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1)
- [6]能源革命中火电企业的战略管理变革研究[D]. 李真.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7]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机制研究[D]. 邱必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研究[D]. 刘能毓. 吉林大学, 2020(08)
- [9]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D]. 张韵.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10]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D]. 邵博.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