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淤积对黄河防凌防汛的影响论文_王凤

泥沙淤积对黄河防凌防汛的影响论文_王凤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 015000

摘要: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治国理念,水利部提出构建民生水利的治水新思路,黄河洪水泥沙管理既要确保黄河防洪安全,为沿黄各省(自治区)创造安全的建设环境,又要实现洪水资源化,以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库和河道主槽的泥沙淤积。本文分析了泥沙淤积对黄河防凌防汛的影响。

关键词:泥沙淤积;黄河;防凌防汛;

长期以来,黄河泥沙淤积主要是发生在中下游河段。黄河河道冲淤变化基本保持平衡,具有大水冲、小水淤的基本规律。近十几年来,由于河道水沙条件的变化,使河道演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防凌防汛工作带来极大压力。

一、泥沙淤积对黄河防凌防汛的影响

1.随着来水来沙条件的周期性变化,河床调整存在一个往复性演变过程。在一定的河床边界条件下,经过高含沙洪水产生“揭河底”冲刷,淤滩刷槽,滩槽高差增大,形成高滩深槽,河势趋于归顺,一般洪水漫滩机会减少,削峰滞洪能力减小; 尔后,随着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化,河床回淤抬高,河槽变浅,河势摆动,河岸坍塌,平滩流量和输沙能力降低,洪峰漫滩机会增大,削峰滞洪率增大。这一周期性循环和河道往复性演变,是该河段河床演变的基本规律。入黄段因河滩淤积面抬高,地下水位逐渐抬升,使沿河部分地区土壤沼泽化或盐碱化趋势明显。

2.主流摆动加剧,河岸淘刷严重。上游水库调节径流的结果,使中小流量历时加长,流速降低,水流漫滩机会减少,搬运能力减弱,主槽淤积增加,淤滩作用减弱,主流摆动加剧,坐弯较死,顶冲能力强,造成滩岸大量塌失,险工崩塌,大堤淘断,农田落河,村庄被淹,给沿河人民群众造成巨大损失,也给黄河防凌防汛工作带来沉重负担。据黄委会水科院资料: 近期主流摆动速率为年均300~625 m。

3.河道主槽淤积严重,排洪能力显著下降。进入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上游各大型水库枢纽相继投入运用,蓄水拦沙,河道发生冲刷; 上游龙峡水库开始初期蓄水,并与刘家峡水库联合运用,流量过程进一步调整,汛期流量减少,中小流量历时较长,流速变缓,洪峰流量大幅度削减,输沙能力降低,河道泥沙大量淤积,河床抬升,同流量水位持续升高。按黄河巴彦高勒和头道拐水文站的实测资料,通过沙量平衡和同流量水位升降值的分析计算,年均淤积量近0. 8亿t,同流量2000m3 /s水位较1986年前上升约0. 8~1. 7 m。洪峰削平后,漫滩流量减小,淤积主要集中于主槽,滩槽高差减小,排洪能力显著下降。导致黄河大堤及各类防洪工程的防御能力相对下降,已达不到设计标准,危及到沿黄地区城镇、村庄、灌区、铁路、公路、桥梁及人民生命财产和工农牧业生产的安全。特别是对黄河防凌工作影响较大,由于河床淤高,同流量凌水位随之增高,凌汛期水流散乱,流速减缓,为冰凌阻塞创造了河床动力条件,以致使黄河鄂尔多斯段凌汛水位逐年升高。

4.由于黄河上游水沙条件变化和泥沙淤积影响等因素,河道主流西倒,塌岸不断发生,河床普遍西倒位移3~4km,黄河陕西一侧损失滩地1.33万余hm2。黄河主流西倒加剧,在华原下延工程和雨林工程之间4km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弦长约4 000m、矢高约870m大弯道。主流顶冲淘刷河岸,顶冲护岸工程,致使护岸工程及连坝路堤年年发生险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措施及建议

1.整体布局。根据黄河不同河段的水沙特点,从流域治理开发的全局出发,完善的黄河水沙调控工程体系应包括:以干流龙羊峡、刘家峡、大柳树、碛口、古贤、三门峡、小浪底七大控制性工程为主体,以支流陆浑、故县、河口村、东庄水库为补充。通过这一完善体系的优化调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提高黄河不同河段洪水和泥沙的调控能力,变不利水沙过程为有利水沙过程,使之适应河道的输沙特性,提高输沙效率,减少河道淤积。构成黄河水沙调控体系主体的黄河干流七大骨干工程和支流骨干水库开发任务不尽相同,对水沙调控的作用也各有侧重,但作为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有机组成,可以根据黄河上中下游水沙调控要求和综合治理开发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骨干工程的联合运用。根据河势现状,应依据水利部关于黄河规划治导线,在黄河新兴工程与华原工程、华原工程与华原下延工程、华原下延工程与雨林工程之间修建护岸工程,工程布置均沿治导线进行布置,以控制河势,减少小水冲刷塌地,以减少三河有汛时,移民群众频繁的搬迁之苦。

2.加强对施工过程中质量的管理。建设工程施工时,监理单位及监理人员一定要严格地按照工程安全建设规范要求的管理细则,同时,以工程建设细则要求为依据,认真履行相应的监督管理职责,再以相关的工程建设技术(数据)规定为根本依据,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认真检查和验收,在保证工程施工工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再继续施工(开工),如果出现了不符合工程施工规范的工序,要立即停止该工程的施工,并且做好该工程的整改工作。同时,如果有必要对该工程施工进行返工的,必须要进行返工处理,直至工程施工合格为止。继而根据工程建设的难点及重点,监理人员要对这一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使其工程建设的质量有所保证和提高。

3.治黄的根本在于防沙和减沙。黄河为患, 历史上决口1500 多次, 大的改道26次, 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 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崛起, 加上气候变暖、旱灾频繁的气象因素, 黄河又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短缺、断流、污染的新问题。堤防不决口, 河道不断流, 污染不超标, 河床不抬高的四项目标, 切中了要害。在当今黄河四大灾害中, 认为防沙减沙、防治河床抬高为重中之重。所以, 治黄的根本在于防沙和减沙, 治黄的重点地区在中游。只有搞好中游水土保持, 减少入黄洪水和泥沙, 釜底抽薪, 才能从根本上治好黄河。黄河干流支流和支毛沟的水库、淤地坝是点, 按河流水系串起来就成线, 线连起来, 就形成枝桠状的网, 对拦蓄泥沙、防治黄河河床抬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只是治标, 而治本在于面。所谓 面就是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农田、五荒地以及沙漠。面是黄河洪水泥沙的策源地, 只有做好面上的水土保持工作, 才能从根本上减免和杜绝水土流失, 根治洪水泥沙之害, 解决黄河河床抬高问题。黄河每年16亿t 泥沙, 12 亿t 排入渤海。黄河泥沙在河口淤积, 使海岸线向前推进28.5km, 造成沧海桑田之变, 共造陆地2620 km2, 使山东增加了利津、垦利等县。一般来说, 排入大海的泥沙与淤积在河床的泥沙成正比关系, 而随着黄河洪水来源区域的不同, 排、淤比例就发生变化, 如洪水来自非粗沙区, 河床淤积就少, 相反则大。对于淤高的河床, 利用吸泥船等进行疏浚, 特别是入海口, 以保证黄河的畅通。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黄河的冲淤变化取决于来水来沙条件,而上游来水来沙格局,对鄂尔多斯段来说是无法改变的。但随着上下游水库运行年代的延伸,水沙运行模式逐渐会自动调整,形成新的平衡,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尚不可预测。因此,现在需采取积极措施,以适应河床变化的新情况。

参考文献:

[1]顾定法,唐青蔚.黄河断流及其防治对策[C].//21世纪中国水文科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技术和新方法——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2015.

[2]李修华.浅谈水库大坝安全与管理[J]. 科技风,2015,(14).

[3]丛培经. 防洪工程施工项目现场管理 [J]. 施工技术 ,2015.

论文作者:王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泥沙淤积对黄河防凌防汛的影响论文_王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