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应用健脾补肾中药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郑素萍,李永安,僮威,邵文彬,苏晶,于长生

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医医院 158100

【摘 要】目的: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用健脾补肾中药的有效性。方法:选择83例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于2015年08月至2017年02月间入院的患者,临床治疗中,分组依据为用药疗法的不同,其中40例A组进行常规疗法,43例B组则基于A组联合用健脾补肾中药,并于用药后分别统计两组效果、ALT值、TNF-α值、IR值、APN值、GGT值以及AST值等。结果:施以不同疗法后,40例A组有效率75.00%(30/40),43例B组95.35%(41/43),(P<0.05);且B组ALT值、TNF-α值、IR值、APN值、GGT值及其AST值等相对优于A组,(P<0.05)。结论:患上非酒精性脂肪肝后,治疗工作中,通过合理用健脾补肾中药,可改善病情及促进转归,推荐应用。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健脾补肾中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963.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7)02-187-0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除外酒精和其它损肝因素所致的袁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专业治疗中,通过对健脾补肾中药充分利用,能提升其抵抗力,以达到治疗效果[1]。为了解健脾补肾中药用药疗法在我院开展情况,在选择83例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于2015年08月至2017年02月间入院的患者的同时,重点观察两种疗法标准下两组病例效果,旨在优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例用药工作,在改善其ALT值、TNF-α值、IR值、APN值、GGT值以及AST值的同时,改善转归。

1.临床信息和方法

1.1临床信息

随机选择83例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于2015年08月至2017年02月间入院的患者,临床治疗中,分组依据为用药疗法的不同。A组有40例,20岁-70岁,均值(38.3±2.00)岁;24例(男性)/16例(女性)。B组有43例,23岁-69岁,均值(39.8±3.11)岁;25例(男性)/18例(女性)。所选病例均初次入院接受诊疗,分别统计A/B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例资料,统计结果缺乏显着性,(P>0.05)。

1.2方法

40例A组进行常规疗法:给予患者用药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剂量标准:2粒/次;用药途径:口服用药;用药频率:3次/d。同时,43例B组则基于A组联合用健脾补肾中药,主药为院柴胡12g、枳壳10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5g、赤芍15g、山楂20g、郁金15g、泽泻15g,三七粉(冲服)2g、薏苡仁30g、党参15g、昆布15g。

1.3观察指标

施以两种用药疗法后,分别对两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例疗效展开专业评估,标准为:(1)机体临床体征及其疾病症状充分消失,对其肝功能展开专项检查,表明已完全恢复至健康状态,属显效;(3)机体临床体征及其疾病症状明显改善,对其肝功能展开专项检查,表明已基本恢复至健康状态,属好转;(3)机体临床体征及其疾病症状均无变化迹象,对其肝功能展开专项检查,发现机体疾病甚至加重,属无效[2]。此外,施以两种用药疗法前/后,对两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例各临床指标分别统计,具体涉及ALT值、TNF-α值、IR值、APN值、GGT值以及AST值等[3]。

1.4数据统计

统一选用SPSS22.0软件对相关数据专业统计,8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例临床指标及其用药效果等统计结果分别用“( )”以及“n/%”表示,在统计分析A组/B组指标及其疗效的同时,于组内/间对比,如若差异显着,(P<0.05)。

2.结果

2.1施以两种用药疗法前/后两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例各项指标

施以两种用药疗法前/后,两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例各临床指标具体统计如表1。

表1 施以两种用药疗法前/后两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例各项指标 ( )

由上表,施以两种用药疗法前,两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例ALT值、TNF-α值、IR值、APN值、GGT值以及AST值之间的统计结果缺乏显着性,(P>0.05);但是施以两种用药疗法后,两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例上述指标都表现出较大改善,(P<0.05),同时B组病例各统计值都相对优于A组病例,(P<0.05)。

2.2施以两种用药疗法后两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例疗效

施以不同疗法后,40例A组有效率75.00%(30/40),43例B组95.35%(41/43),(P<0.05),见表2。

表2 施以两种用药疗法后两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例疗效(n/%)

3.讨论

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对疾病展开辩证分析,从患者脏腑功能异常来对患者技能加以调整,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式,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中将非酒精性脂肪肝证型分为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痰湿内阻证、湿热蕴结证、痰癖互结证等,常用方药分别为柴胡疏肝散加减、逍遥散加减、二陈汤加减、菌陈篙汤加减、膈下逐癖汤合二陈汤加减,这有利于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推广。

此次对两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例施以两种用药疗法后,40例A组有效率75.00%(30/40),相较于43例B组的95.35%(41/43)偏低,(P<0.05);同时B组病例ALT值、TNF-α值、IR值、APN值、GGT值以及AST值等改善水平也相对优于A组,(P<0.05),表明健脾补肾中药用药疗法在疗效及其预后水平等方面有优越性。

综上所述,患上非酒精性脂肪肝后,治疗工作中,建议合理用健脾补肾中药,提高对患者疾病症状不断改善,在提升其用药效果的同时,确保机体ALT值、TNF-α值、IR值、APN值、GGT值以及AST值的进一步改善,进而成功促进病情转归,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强,张声生. 从临床研究文献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常用治法要素和中药用药规律[J]. 北京中医药,2016,(05):484-486.

[2]高秀凤. 疏肝健脾方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1):162+166.

[3]李海军,李东,孙殿兴. 健脾补肾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7,(04):203-205.

论文作者:郑素萍,李永安,僮威,邵文彬,苏晶,于长生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1

标签:;  ;  ;  ;  ;  ;  ;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应用健脾补肾中药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郑素萍,李永安,僮威,邵文彬,苏晶,于长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