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水利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阶段,我国一直致力于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发展,加强水利工程精细化建设,以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为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指的不仅是硬件设备上的现代化,更是需要从观念上转变,创新水利工程管理方式,实施动态化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建立健全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实现水利工程效益最大化。于此,本文将对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精细化特征与框架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措施,力求工程管理效率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精细化建设
前言:水利工程现代化是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和支撑,是水利工程从传统向着现代化转变的重要标志。目前,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方式已经难以符合现实需求,需要朝着现代化、精细化的方向改变,使工程管理质量与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水利工程管理就是结合相应的工程项目,按照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对系统不断进行完善和强化管理。当前在我国各个领域现代化飞速推进进程中,也需要水利工程领域积极应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形成一个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
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特点
1.1现代化管理特征
在水利工程中,现代化建设主要是指在符合建设标准的前提下,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从而使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在现代化管理中,从管理理念到管理的方式、实施都应符合现代化需求,保障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与先进性。因此,为了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应不断的创新管理理念,建立先进、科学、全面的管理体系,并且实现动态化的管理。
1.2精细化管理特征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精细化管理与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较大的关联,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产品调配与服务运营两个方面。在精细化管理工作指导下,使整个过程更加系统、规范,还能够促进工程管理朝着信息化的方向转变。在精细化管理中,“精”主要是指掌握工程中的各项细节;“细”主要是指加强工程施工监督工作,使各项流程得到不断的完善与细化,这对于水利工程高效施工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利工程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的框架
2.1总体目标
在水利工程管理建设过程中,总体目标便是不断深入工程管理体制,利用水利工程优化和梳理管理方式,在采集工程基础资料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身上,使其能够认真对待数据信息,在整理与分析之后,编入信息库中。另外,还可以立足于水利工程的建设现状,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数学模拟系统,以此来实现精细化管理。通过学习与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管理技术,构建高效的网络运营管理系统,对水情进行实时远程动态监测。同时,还可以借助公共通信传输线路,借助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对水利工程的安全现状进行总体评价,使工程能够得到动态、便利、快速的维护,为树立工程调度打下坚实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建设思路
水利工程建设若想实现现代化、精细化的发展,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民生水利理念的指导下,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保障工程的效益与安全,使水利工程管理方式得到不断的优化和改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对水利工程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并且构建精细化的管理机制,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现代化管理,使水利工程的相关体系也能够得到不断的健全与完善。
三、现代化管理与精细化建设探析
3.1内涵探析
所谓的现代化管理与精细化建设,其实是我国建筑事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该模式明确了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涵盖了工程监测、设备检修、技术革新等要素。而精细化建设则实现了对施工各个环节的统筹安排,包括前期规划、中期建设以及后期验收,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损耗,实现了项目设计与建造价值的最大化。
3.2价值探析
该模式的有效应用:①有利于相关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各种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从而做到未雨绸缪,避免问题的扩大化发展。②有利于技术人员设定相应的工程标准,从而确保工程排水、灌溉、发电等方面作用的有效发挥。③相关管理者可以适时的调整工程预备设备中同实际建设需求不相符合的部分,实现管理工作开展与实际建设需求的有效对接,确保工程始终可以处于较为先进的建设行列。
四、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方法
4.1、树立现代化管理和精细化建设的意识
相比发达国家来说,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还有待完善,虽然党和政府不断的推动水利行业改革与完善,但由于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的意识相对落后,对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和精细化建设有着极大制约。因此,为了能够强化我国水利工程精细化建设和现代化管理,必须要改变传统思想中重建轻管的意识。在开展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落实相关责任和不断强化现代化管理意识,将现代化管理意识与责任落实到各个岗位当中。
4.2、管理体制与制度建设
要加大我国水利工程的革新力度,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机制,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这一套机制应该贯穿整个过程,对每一个环节都要起到严格的规范作用,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最终提高水利工程的总体质量。在选人用人这一环节上,可以打破原先传统的枷锁,实现多方面的创新,不应该以学历作为用人的唯一标准,而应该要以实际动手能力与专业技能为用人的标准,学历并不能代表一切。要善于用人,充分发挥出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能力,壮大我国水利工程专业养护队伍。以我国相关技术与标准为基准,积极搜集整理与水利相关的信息,一切都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
4.3、加强技术管理手段,全面提高队伍素养
在现代化管理层面上,需要适当的引入先进管理手段,通过信息化技术来不断创新水利工程的管理形式。采用计算机技术不断完善监测机制、安全评估、运行状态预测,实现全方位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并且能够不断地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模式的积极作用。人力资源作为水利部门不可或缺的部门之一,只有具备优秀人力资源作为保障,才能够实现现代化管理与精细化建设目标。在人才队伍建设层面,需要重点引进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同时加强同领域和同行业之间的技术交流。要求水利部门能够开展更加完善的培训工作,包括质量培训、安全培训、道德培训、法律培训等,从而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总而言之,需要不断加强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管理队伍的素质与质量意识,最终保障水利工程能够实现现代化、精细化的建设要求。
小结: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水利事业的发展,转变传统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实施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在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要从各个方面系统化的来管理水利工程,根据实际工程状况来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水利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体现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价值。通过现代化和精细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和建设,这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肖斌.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J].四川水泥,2016,(11):126.
[2]陈述斌.探析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J].低碳世界,2016,(24):123-124.
[3]宋仕敏.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J].河南科技,2014,(11):245.
论文作者:蔡子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1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精细化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我国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