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肿瘤医院 157000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围手术期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护理,总结疗效。结果 本组40例患者治愈34例,好转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均经保守处置好转。结论 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综合、优质护理,效果确切,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围手术期;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由于结石、蛔虫、肿瘤或狭窄等原因所造成的胆道完全梗阻和急性化脓性炎症所致,是胆道感染疾病中的严重类型,主要临床表现除了具有急性胆管炎的Charcot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外,还有休克及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的表现,称为Reynolds五联征[1]。有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37.6%~50.0%之间[2]。因此,提高护理质量,帮助病人战胜疾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我科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对40例此患者进行术前、术后优质护理,结果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人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32~81岁,平均58.5岁;胆总管结石38例,壶腹部占位2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36例,胆囊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单纯T管切开取石引流术1例。
2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①健康教育:通过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情况,了解手术和麻醉方法,明确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和并发症,使患者能理性、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过程,防止错漏的发生。②基础护理:遵医嘱完成各项检查、输液用药。并发感染性休克需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者的脉搏、体温、血压、呼吸、心电图变化,对患者心肾和电解质、血气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肾损害,必要时查血α1和β2微球蛋白,因为两者是更敏感的早期肾功能参数[3]。对异常或危险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并协助患者将体位调整到舒适状态。重症患者留置尿管并观察每小时尿量,留置胃管行持续胃肠减压以防误吸,遵医嘱纠正休克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做好交叉配血准备。③心理护理: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发病急骤,多数病人就诊时间较晚,可有恶心、呕吐、寒颤、高热等症状。患者痛苦烦躁、焦虑不安或精神萎靡,重者意识不清,必须对患者进行精心的心理护理。诚恳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及娴熟的护理技术可取得患者信任,使其有一种安全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也应作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争取他们配合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术后护理:加强常规护理、监护与并发症的护理。①术后引流管护理:术后有胃肠减压管、T型引流管、尿管、中心静脉置管和腹腔引流管等多种多个引流管。T型引流管可因放置不当、缝合过密、直径过粗、牵拉太紧使肝外胆管扭曲、T管质量等问题造成多种并发症。因此要妥善固定各个引流管,T管脱落应行再次急诊手术;注意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避免血源性感染;每日更换各种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检查引流管的通畅情况,防止管道堵塞造成引流不畅;尽早拔除尿管,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②结石残留:结石残留是胆总管探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有报道可达33.33%[4]。因AOSC病情危重,有时在术后有结石残留是不可避免的,术后T管造影发现胆管中有残留结石。此时应向患者讲明结石残留原因和胆道镜取石的可行性,取得其理解,待以后经T管窦道取石。③胆汁渗瘘:引起的原因主要为胆总管切开探查后T管固定缝合处因炎性水肿致胆汁渗漏,表现为术后24小时自腹腔引流管内流出黄色胆汁样液体,此时不要误认为大量胆瘘形成,保持腹腔引流管引流通畅,以免形成胆汁性腹膜炎,胆汁渗漏多于术后1周内自行停止;④术后胆道出血:观察引流液,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一旦短时间内流出大量鲜红色液体,应立即通知医师,立即开放两条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输入止血药和同型新鲜血,维持病人有效循环血量,注意保暖,必要时置热水袋,出血无法控制做好再手术的术前准备。⑤肝功能衰竭:术前胆总管结石梗阻,肝功能已有一定程度受损,术中失血,手术应激等因素可加重肝功能损害,甚至出现肝衰竭。术后宜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皮肤颜色等,定期检测肝功能,应用保肝药物等,使肝功能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
3结果 本组40例患者治愈34例,好转6例,术后出现结石残留3例,胆汁渗瘘2例,均经保守处置好转。
4讨论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其病情急,发展快,除可具有胆道感染的Charcot三联症外,还可出现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表现[5]。本组研究表明,有目的地作好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将非常有利于其术后康复,减少病人痛苦。①围手术期短期内积极进行抗休克,保证充足的有效循环血容量,有效纠正酸中毒,使各器官运行良好;②早期合理进行用药管理,结合有效的补液治疗。妥善进行术前准备,为及早手术争取合适的时机,尽最大努力提高救治成功率。③重视出院指导:术后2周伤口拆线后患者带管出院,告知其避免污染引流口,定时换药及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状,防止T型管脱出。不适随诊。术后4周返院拔管。我们通过对患者进行精心的心理护理,以亲切的语言、诚恳的态度、娴熟的护理技术取得患者信任,使其有一种安全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参考文献:
[1]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27.
[2]杨维良,张好刚,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监测及处理[J].临床外科杂志,2008,16(3):152.
[3]娄淑敏,毛鑫,陈改玲,等.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衰竭的腹透治疗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2):140.
[4]李广波,程树杰,陈冰,等.重症胆管炎术后胆道残留结石的原因分析(附80例报告)[J].中华实用医学,2003,5(19):24-25.
[5]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2.
论文作者:申花春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结石论文; 手术论文; 胆道论文; 化脓性论文; 胆汁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