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人民医院药剂科 714100
摘要:目的 探讨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特点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发生的7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的情况。药物类型以及使用途径来作出分析,归纳总结其中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女性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患者中,年龄低于18岁和高于55岁的患者例数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的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药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系统中出现不良反映的概率与其他身体部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由静脉滴注导致的不良反应概率明显高于其他用药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类型、累及部位以及用药方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出现,临床用药时必须要有所重视,坚决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抗菌药物;预防措施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患者在正常用药的环节中出现的负性事件,由于药物治疗属于临床上使用较为频繁的一种治疗方式,因此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患者的治疗结果有着明显的联系[1]。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药物不良反应也逐渐得到了重视。我院分析了部分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并给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在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发生的7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所有报告都符合相关条例的要求且具备有效性。
1.2 方法
回顾分析所选择的报告,按照患者的性别、药物类型、用药方式以及严重程度等方面处理解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统计处理所有税局,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用x2来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基本情况
在这72例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其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48例,患者在性别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18岁以下的患者有20例,年龄在55岁以上的患者有35例,患者在年龄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药物类型
在本组的研究中,由患者使用抗感染药物而导致的不良反应事件例数最多,与其他类型药物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累及消化系统的例数最多,与其他系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药物不良反应中的药物类型与累及部位情况(n=72)
注:*表示抗感染药物与其他类型的药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与其他
2.3 用药方式
在这72例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中,有60例静脉滴注,5例静脉注射4例肌肉注射和3例口服。其中静脉滴注出现例数最多,与其他用药方式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基于性别的预防措施
在本次研究中,女性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要远高于男性患者,也就是说在药物使用方面女性具有更大的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原因在于女性患者的肠道敏感性更强,尤其是在经期,其体内激素也会有所变化,从而使得药物对她们的身体造成了负面影响[2]。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临床上在给予女性药物使用时,应注意把握好剂量与类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3.2 针对年龄的预防措施
本次研究中,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岁以下和55岁以上,前者的原因是患者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个身体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免疫力低下,也就无法对不良反应作出有效抵抗,而后者则是由于年纪过大,各项身体功能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在耐受力不断减弱的同时,其敏感程度却出现了不断上升的趋势,所以就导致了用药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3]。对于年龄不足18岁的患者,要按照他们的实际情况为调整药物的剂量,并在他们用药过程中安排护理人员给予监督,对于婴幼儿患者,则需要按照他们的出生天数来确定药物剂量。对于年长的患者,不仅要给予他们全面的用药指导,更重要的是要要向他们说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3.3 抗感染药物的预防
本次研究涉及到的72例患者中,有54例患者是由于服用抗感染药物而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总例数中所占比例超过了60%。这就需要医生在给予患者这种类型药物时,事先确定他们是否对药物存在过敏反应,在实际使用中也要处理好时间、剂量以及与其他类型药物的关联[4]。另外,也要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状态,对于出现的不良反应,必须立即采取合理的解决方式。
3.4 累及部位分析
本次研究中,累及消化系统的例数最多,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对各种类型的不良反应作出正确区分,避免与其他原因混淆而影响处理结果。除此之外,还要对具体部位进行更为深入的临床观察,尤其是出现不良反应较多的身体部位。
3.5 用药方式分析
静脉滴注是出现不良反应事件概率的用药方式,在临床上采用这种用药方式,不仅见效快,而且效果明显,在具体的应用中,各种药物所占比例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存在着一定关联。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提前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以患者所需为依据来给予他们合适的用药方式,并且要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执行。
总的来说,患者情况、累及部位以及用药方式等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这就需要临床医生全面把握患者的实际情况,重视给药工作,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提高药物安全。
参考文献:
[1]巫艳芬,王玉梅,张斯汉. 我院172例药物不良反应(ADR)分析报告[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17(22):75-76.
[2]张海霞. 17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10(2):367-370.
[3]李敏. 390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2):169-172.
[4]沈斌,周月红. 127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原因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26(2):428-431.
论文作者:胡英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药物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预防措施论文; 例数论文; 差异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