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的最根本保障。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我国对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一些选项课教学更是非常重视。据此,本文以网球运动为例,浅析在高中体育中优化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希望能为各位高中体育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网球运动;高中选项课;教学策略
网球运动同足球、篮球、乒乓球那样,都是益于身心的体育运动项目。当下,在“网球热”的推动下,高中也在积极探索将网球纳入体育教学内容之中。
那么,网球运动教学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科学的网球教学方法、手段有哪些?网球教学改革实践的结果具有哪些积极的教育意义?本文将根据上述几个问题进行如下的分析和论证。
一、影响网球教学时效性的几个因素
在应试教学背景下,很多的家长或者教师基本上都把精力投放于学生文化课成绩的提升上,这就使得学生体育教学完全被忽视,完全认识不到体育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尤其对网球运动教学来说,下面的3点会影响其教学时效。(一)教学场地、器材资源的利用直接影响教学结果
网球运动和足球、篮球运动一样,对教学场地和器材资源的要求非常高。标准的网球运动场的占地面积不小于670平方米(南北长36.6米(南北长)×东西宽18.3米),对高中来说要圈出这么大的面积非常困难,就算是按比例缩小,球拍、网球等也都很费钱的运动器材,对高中学校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缺少这些必要的教具自然会对教学结果造成影响。
(二)上课组合班人数参数差,影响教学效果
上课时,每个组合班的人数相差太大。对于人数较多的组合班,每个人能上场锻炼的时间非常有限,甚至一堂课也不一定能摸一下球拍,只有当看客的份儿,而人数较少的组合班,每个人就有充足的时间上场锻炼,这就会造成不同组合班的教学效果明显不同。
(三)学生水平层次参差,影响教学效果
学生的运动水平有高有低,网球运动兴趣也有强有弱,对于1V1和2V2的网球运动来说,如果运动双方的能力差距太大,势必会影响双方的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继而就会影响整个网球运动教学效果。目前,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已经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与尝试
(一)从激发兴趣,引导参与入手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需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入手引导他们自主、积极的进行网球运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不会到会,由没兴趣到有兴趣,中间的各个阶段均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
(二)设计互助式教学分层
所谓互助式教学分层实际上就是通过分层教学实现师生互助和生生互助。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按照学生的网络运动水平将他们分成A/B/C三层,要实现师生互助,就需要让处于同层级的学生为一组进行比赛,教师在比赛中予以技术指导,而要实现生生互助,就是要让处于不同层级的学生为一组进行训练,水平高的学生自然会在训练中积极帮助水平低的学生提升网球技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用足教学资源
网球运动需要学生具有超强的耐力和肢体灵活度。对于高中生来说,身体素质普遍不高,不能一上来就进行剧烈的网球比赛,所以教师需要在运动前用足教学资源,例如让学生在单杠上压腿、进行扔沙包游戏等,这些运动不仅简单易行,还能锻炼学生的耐力和肢体灵活度。
(四)以多变手段,提高维持兴趣
多变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例如采用比赛教学法,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就能在激烈的比赛对抗中燃起激情,例如采用游戏教学法,能让竞技性的网球运动同游戏结合在一起,玩出更多新花样。总之,教师的教学手段越多,就意味着学生的运动体验更加丰富,继而就能维持运动兴趣。
三、改革实践的结果与分析
网球运动教学的改革实践成果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来体现,而且还要从高中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入手剖析网络运动教学的价值和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生网球运动兴趣的提升
在确保运动场地、运动器材完备的情况,教师采用科学的组合班人员编排方式和科学的引导教学方法,就能让每一名学生感受到网球运动无限魅力。同时,每一名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运动习惯和方法选择不同的网球运动学习方式,对增强其体育学习兴趣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二)学生网球运动能力的提升
学生能够自主自觉的参与网球运动学习,自然就能提升网球运动能力。特别是对一些运动能力不强以及没有运动特长的高中生来说,网球运动不仅能成为他们进入体育世界的“金钥匙”,还有可能会成为其排遣学习压力,收获美好心情的“好帮手”。
(三)推动高中体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
网球运动虽然和常见的足球、篮球运动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体育运动项目,但是却不如足球、篮球那么大众化。所以,网球运动融入高中体育教学体系中,无疑将丰富高中体育教学内容,展现高中体育教学的更多内涵和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球运动由于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很高,而且学生的网球运动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教学问题。当下,教师应从学生的运动兴趣入手,加强引导,通过设计互助式教学分层、用足教学资源、多样化教学手段推动学生的网球运动学习。经过教学改革实践,学生的网球运动兴趣、运动能力等都有所提升,对于推动高中体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个人浅见,希望各位高中体育教师能基于本文的分析论证继续探究相关的教学策略,文中尚存的不足之处也请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廖维.对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的思考和建议[J].考试周刊,2016(84):19-19.
[2]李阳海.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11).
[3]郑建荣.对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的几点思考[J].师资建设,2017(6):43-45.
[4]王建军,王立红.网球教与学轻松上手快速入门[M].太白文艺出版社,2016.
[5]陈明.浅谈网球运动在高中选项中的教与学[J].当代体育科技,2018,3(3).
论文作者:刘欣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网球论文; 学生论文; 高中论文; 兴趣论文; 水平论文; 组合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