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术后感染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论文_张莲,潘仲惠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心脏外科 重庆 404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脏外科术后感染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将自2012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心脏外科术治疗的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出现感染的情况,并分析研究出现感染的主要因素。结果:感染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气管插管留置、引流时间、导尿管时间等因素均与平均值有较大差距,比较差异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脏疾病患者进行外科心脏手术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并能尽量在不降低手术质量同时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提高护理质量来缩短气管插管留置、引流、导尿管留置时间等,以降低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心脏外科术后感染情况;主要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3-0033-02

【Abstract】Objective Study and analysis of infection after cardiac surgery and main risk factors.Method From November 2012 to Octo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132 cases of cardiac surgery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infection, and analyze the main factors of infection.Result Age of infected patients, operation time, indwelling catheter, drainage time, catheter time and other factors have a greater gap between the average value and the average.Compare the difference value of P< 0.05,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 The age factor of patients with heart disease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surgical operation,To better improv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it can reduce the operation quality and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s far as possible, as well a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rsing to shorten the indwelling catheter, drainage, catheter indwelling time, etc,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Key words】Infection after cardiac surgery;Major risk factors

心脏外科手术是指以治疗患者心脏类疾病的一种手术方式,如心脏搭桥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瓣膜置换术等。而所治疗的常见心脏病有: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胸主动脉瘤、心包疾病、心脏肿瘤等。大部分患者通过心脏外科手术能够有效改善疾病状况,得到较好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1]。但心脏外科手术和其他手术一样,存在其固有的一些风险性。通常心脏外科术后的感染发生率较高,并因感染而影响到预后,甚至危及生命,导致出现医患之间都不满意的情况,并因此引发严重的医患冲突,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2]。为此我们进行心脏外科术后感染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心脏外科术治疗的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基本情况为:男性77例,女性55例,患者年龄在19~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6±2.8岁;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为:≤50岁有94例,>50岁的有38例。患者均进行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心脏疾病的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经检查均无其它脏器的严重疾病和传染性疾病,并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通过对132例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统计分析出现感染的具体资料。

1.2.2对出现感染的具体症状进行分析排查对比,以获得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统计感染发生情况,见表1。

132手术共发生感染15例,比例为11.46%;其中呼吸道感染8例,占发生例数的53.33%,切口感染4例,占26.67%,泌尿系统和败血症分别为2例和1例各占13.33%和6.67%。

2.2 分析发生感染例数的情况,见表2。

发生感染例数的性别与总例数的性别比较基本接近,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值的比较差异值P<0.05 ,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心脏外科术后感染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严重问题,由于各医院治疗设备设、手术环境、、医护人员业务能力等因素发生的感染率也各不相同,感染不但影响到患者的正常术后恢复,同时也可能引发严重的医疗纠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3],为此我们进行本文内容的研究,目的是探寻发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在后期的手术中加以防范改进,以降低感染发生率。

通过本文内容可以看到,在影响感染的主要因素中年龄因素的影响最为明显,我们认为人体一旦超过50岁后其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将出现快速下降情况,因此其术后的感染率极为提高;其次手术时间、气管插管留置、引流时间、导尿管时间等因素均成为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我们认为在对心脏疾病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时首先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并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法,在手术时要准备充分,操作细致迅速; 在手术后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护理规范进行护理,并可采用如人性化等护理干预手段进行护理,以利于尽早拔除手术插管等以降低感染发生率[4]。

综上所述,对心脏疾病进行手术要充分考虑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提高患者的手术质量和预后情况。

【参考文献】

[1]刘华,王春生,刘岚,等.心脏外科术后患者重返重症监护病房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2012,92(4):272-275.

[2]高致炳,杨侃.心脏外科术后肺部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6):480.

[3]丁雪华,付庆林,孙文超,等.心脏直视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回顾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4):39-43.

[4]林隆辉.心脏外科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5(10):19-20.

论文作者:张莲,潘仲惠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  ;  ;  ;  ;  ;  ;  ;  

心脏外科术后感染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论文_张莲,潘仲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