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省衢县竹类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真[1](2021)在《忠县竹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竹子生长周期短、产量高、易更新、适应性广、用途多、经济效益高、全身都是宝,以利用竹资源而发展起来的竹产业已成为我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主要方式。竹产业既是生态产业,又是朝阳产业,对助力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日照、土壤、水、温度等均适宜竹子的生长。经过不断地建设和发展,竹产业作为忠县第二大农业特色产业,在低产林改造、笋竹两用、竹资源培育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绩。从2008年至今,竹林面积由7万亩左右增加至21.1万亩,产值从1200万元增加至14460万元,在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均做出了相应贡献,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虽国内各竹产区探索出了许多有利于竹产业发展的经验措施,却因地区差异化、资源配置不同等因素,各地竹产业发展程度不尽相同,仍需探索其独特发展之处。对此,本文在参考和查阅国内外与竹产业发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产业、竹产业的概念,对产业链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产业融合理论进行了相关界定。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忠县竹产业发展概况进行了简要概述;其次从竹资源经营管理,产业链,产业融合发展情况等方面切入,对忠县竹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忠县竹产业发展存在竹资源利用率低,社会化服务机构存在局限性,产业链发展水平低,产业融合成效不明显等问题。最后结合忠县竹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加强竹资源分类经营管理,构建企业“基地共建共享”生产模式,提高竹资源质量;加大政府引导,提高竹产业链发展水平,发挥竹资源综合效益;加快产业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对策,以期为忠县竹产业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助力忠县竹产业早日成为渝东北地区乃至三峡库区真正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
吴仁武[2](2021)在《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以其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其被西方赞誉为“世界花园之母”。19~20世纪,西方国家在华进行了长期和大规模的植物考察、采集和引种活动。中国竹类植物自然分布广泛并且具有悠久的栽培和利用历史,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把竹类植物作为在华采集和引种的一类主要植物。对美国在华竹类植物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客观评价中国植物资源对世界的贡献,为今后植物引种史研究、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本研究以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其历史背景,调查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和引种竹类植物的时间阶段、采集地和属种等,对主要采集人员的采集活动进行重点分析,最后探讨美国在华采集、引种竹类植物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美国在华采集、引种竹类植物活动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展开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原本让欧洲各国在华植物采集、引种工作受阻的屏障被打破,使其采集、引种活动迅速展开并且收获丰富。新中国成立后,国际间的采集引种活动趋于有序。欧洲各国在中国近代的植物采集、引种活动对美国来华植物采集活动有一定激励作用。在美国联邦政府鼓励、经济发展需求的促进、相关机构积极组织以及拥有一批热衷植物采集、引种专业人员的前提下,最终促成了美国来华开展植物采集、引种活动。(2)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时间跨度为1840~2010年。根据收集到的标本数据,美国在华共采集2 238份竹类植物标本。可鉴定的竹类植物隶属25属(占中国现有竹类植物属的73.5%),120种(含变种、变型,占中国竹种的22.5%),采集最多的属为簕竹属、刚竹属和箭竹属,采集最多的种为托竹、桂竹以及青秆竹。采集地涉及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65个市、自治州82个区(县以及县级市)。(3)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时间跨度为1898~2010年。经统计,美国农业部从中国引种了390份(其中306份直接引种);阿诺德树木园从中国引种了8种竹类植物;美国竹子协会从组织人员从中国引种了138种竹类植物,其中直接引种126种。可鉴定的竹类植物隶属28属(占中国竹类植物属的82.3%),185种(占中国竹类植物种的34.6%),13变种,20变型以及25品种,引种最多的属为刚竹属、簕竹属和箭竹属。(4)经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标本信息,共计45个采集者和采集队,在众多采集者中,莫古礼采集的标本数量最多。对美国农业部植物引种清单和《威尔逊植物志》的整理和分析,共计314份竹类植物从中国直接引种到美国,其中312份包含引种人信息,莫古礼、梅耶和威尔逊的引种量最多。莫古礼在华工作期间,共采集727号1840份竹类植物标本,隶属于20属93种(含变种、变型);共引种255份竹类植物到美国,分属于18属81种(含变种和变型)。(5)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后大大增加了美国竹类植物种类多样性;竹类植物在美国风景园林中的应用形式也受到中国的影响,随着竹类植物的广泛应用,其竹类苗圃朝着精细化、品种化方向发展;莫古礼等人在华对竹子的研究,使得竹子分类学有了快速的发展,其在华期间莫古礼共发表3个属,55个竹类植物新类群和6个变种;竹类植物的引种成功,使得美国竹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在华采集期间,采集者们也深受中国竹文化的影响,他们对中国竹文化的传播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车衎晨[3](2021)在《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景观调查研究 ——以荻港村等五个村庄为例》文中提出美丽乡村建设是当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中,保护和发展乡村聚落景观的完整性和特色性,是当下的研究热点。杭嘉湖平原乡村的聚落景观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但其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理论体系和案例归纳总结较为缺乏,为此,本研究选取了5处杭嘉湖平原乡村进行聚景观落调研,采用进行实地调研测绘、样本对比分析等方法得出如下成果与结论,以期为今后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改造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1)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景观的总体特征可以归纳总结为:以农为核,以田为底,农田连片;以水为脉,以路为骨,水路成网;以宅为群,随田散居,田宅镶嵌,形成集“田-水-林-宅”于一体的生产、生活、生态复合空间。乡村聚落以团状、带状为主,散点状为辅,均沿着道路、水系聚集分布。农业景观是其景观的核心,植物景观以乡土树种为主,形成“点、线、面”形态分布,凸显自然野趣。建筑保留少量的徽派风格,现代别墅成为新建民居最常见的形式,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地域特征。历史人文深渊,具有鲜明的“水文化”同源性,且各具特色。(2)此外,不同建设程度乡村聚落景观也存在明显差异,建设程度较高的乡村聚落呈自由布局,且实现了传统农业经济向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的转型,其植物景观丰富度与观赏性更强,其建筑形式更具地域特征,其文化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与传承;而建设程度中等的乡村聚落呈规则式布局;农业规模化发展,且建筑形式单一,其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尚未体系化;而建设程度较低的乡村聚落仍保留着自由分布的聚落形态,在农业经济、建筑景观、植物景观及文化传承发展上都未达到一定水平。(3)因此,针对上述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的特征与现状问题,提出今后的乡村聚落改造建设的优化策略:1、统筹布局聚落空间;2、转型发展农业产业;3、重点打造主题植物景观;4、统筹更新建筑风貌;5、挖掘传承文化资源,最终实现乡村聚落景观的宜居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姚枚妗[4](2021)在《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研究 ——以五柳巷、清河坊、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文中指出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是街区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城市历史痕迹,需引起重视。然而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矛盾化致原有植物景观风貌遭受破坏,故通过深入分析其中植物景观以期对其他历史街区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思路与建议。首先根据基础理论研究将街区按功能分为居住型、商业型和文化型历史文化街区并根据调研分析各选取一处典型街区进行重点分析。然后通过调研测绘、访谈以及对比总结的方式对以下两方面进行重点分析:一、街区植物景观整体分析,包括植物植物种类、群落分析等;二、从造园要素与植物景观关系将植物景观分为建筑和街巷周边植物景观,街巷周边植物景观根据线和点分为街巷道路植物景观和街旁绿地植物景观。通过两个层面的研究,总结得出:一、街区植物景观整体分析层面:科属种上街区的个体差异性较大;整体植物种类组成较简单;植物群落结构类型较少;植物整体风貌展现以点缀为主的低密度种植且形式单一;植物景观特色主要集中于乔木层且注重个体风貌的展现;植物季相特征不明显,并非依赖于群体色彩;大多植物景观文化氛围较佳。二、造园要素与植物景观关系层面:建筑周边多应用树姿优美季相丰富型大乔、枝叶纤细体型轻巧型小乔以及色叶丰富形态紧凑型灌木等树种。民居建筑周边植物景观特色为“妙在小,精在景,贵在变,长在情”;商业建筑周边植物景观以精致巧妙的多元化为特色。街区内外、主次道路植物景观的差异体现在植物景观氛围的营造上。街旁绿地主要分布于街区出入口处、街巷交叉口等区域,植物景观的营造具辨识度和代表性。整体上,民居型街区植物景观“重商业、轻民居”,商业型街区植物景观差异化显着;文化型街区植物景观整体性较强、地域性特色突出。最终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1)严格统一布局,统筹全局;(2)巧借立地条件,因地制宜;(3)梳理街巷特色,分级保护;(4)深度重点优化,查漏补缺;(5)科学植物配置,动态保护;(6)挖掘植物文化,丰富底蕴。
田晓堃,李迎春,童杰洁,周方,范妙华,彭鹏飞,吴统贵,汪阳东[5](2020)在《中国竹类研究领域成果储备及2014—2017年转化立项情况》文中指出竹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文章依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成果储备数据库和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数据库,统计分析了中国竹类研究领域成果储备及2014—2017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资助的情况。结果表明:1)竹类研究成果的储备量、立项推广量与竹林资源量三者之间在区域分布上呈明显的一致性;2)研究成果所属领域不同,成果储备数与推广立项数也不同,竹材加工领域储备的科技成果最多,但推广立项数较少,立项比仅为8.04%;竹下经济领域的成果储备数较少,但推广立项数较高,立项比高达90.91%;竹笋培育及加工领域是竹林特色产业,成果储备数和立项数均较高;3)各省份关注的成果领域存在一定的差异,体现了竹产业发展的地区差异性和不均衡性;4)鉴定成果是储备数量和推广立项数量均最多的成果类型,其成果成熟度和创新性均具备较高的水平。
王子研[6](2020)在《浙江竹区乡村聚落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聚落植物景观是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人居环境、塑造乡村景观风貌、承载乡村生态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乡村聚落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有利于揭示乡村聚落植物景观特点和建设具有乡愁感乡村生态景观。本研究选择的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这里茂林修竹,森林覆盖率高达61.17%,竹林总面积更是占全国14.29%,既有保存完好、小桥流水、古朴自然的乡村,也有重新整理、精心设计、现代感强的新村,乡村聚落类型十分丰富。乡村聚落居住区树与村、竹与居有机结合,特色鲜明,是研究乡村聚落植物景观特别是聚落竹景观的理想之地。本文选择丘陵、山地、盆地和平原等不同地貌类型区的乡村聚落,共计调查60个,基于Arc GIS及FRAGSTATS软件平台,分析聚落建筑及植物斑块的分布格局,并对比地形地区间差异;基于实地调查,结合高清卫星影像及DEM影像分析聚落高程、形态、建筑高度、建筑风格等特征及其对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的影响;分析乡村聚落竹种选择、竹子使用及其延续和分布特征,揭示乡村竹林分布区背景下乡村聚落植物景观中竹景观的作用和演变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本次调查的60个乡村聚落来看,浙江省乡村聚落形态总体以团状及带状倾向团状为主,占比73.33%。乡村聚落区以普通聚居功能为主,占比近80%,聚落面积多在20ha以内,一般规模较小,地势较平坦,散布于山林之间,聚落总体生态环境良好。(2)从乡村聚落总体风貌来看,研究区聚落主要以传统型为主,占比50%以上,较好的保留了传统聚落景观。聚落建筑朝向总体上以南向,东南和西南向为主,特别是平原地区聚落南向建筑高达90%以上。不同地形地区聚落建筑盖度,建筑密度,建筑邻近度等存在显着差异。建筑特征影响其建筑内外空间的形态和大小,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社会属性,多种因素混合从而影响植物环境及多样性特征。(3)乡村聚落区的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植物多样性指数总体呈丘陵型聚落>山地型聚落>盆地型聚落>平原型聚落。本次调查共记录植物595种,隶属于140科421属,其中乔木157种,灌木118种,草本300种,藤本20种,其中竹种26种。外来种77种,占比12.96%,外来种中包括乔木6种,灌木8种和草本63种。(4)乡村聚落的优势树种种以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以及柿树Diospyros kaki等为主,表明聚落区对树种选择注重生态、景观、文化、经济等多种功能。(5)乡村聚落区竹子的使用比较普遍,特别是在竹林资源比较丰富的丘陵及山地地区竹盖度及其在植物面积中的占比均较高,主要以笋用红竹Dendrocalamus jiangshuiensis、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和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等为主,表明乡村聚落区竹林景观既受乡村聚落绿化空间的影响,也受外围竹林延续影响较大。(6)乡村聚落植物斑块空间分布上,不同地区聚落中乔木斑块面积和竹斑块面积呈现出显着差异,而灌木斑块面积未见显着差异,竹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总体呈现出丘陵型聚落>山地型聚落>盆地型聚落和平原型聚落。聚落总体以中低植被覆盖度为主,即植被覆盖度低于46%;大多聚落竹盖度低于20%,竹斑块密度低于20/ha,且较高竹盖度聚落主要分布于浙江丘陵地区及山地地区;乔木绿量和灌木绿量呈现出显着差异,竹绿量及竹绿量贡献率未见显着差异。(7)在丘陵和山地地区,较大高差致使植物斑块在二维平面上分布较为集中,而平原地区植物斑块分布则较为分散。聚落高程差较大的聚落,其竹斑块距离之间的差异较小,即分布较为均匀。聚落形态对竹斑块分布有一定影响,带状指状聚落向围村竹林深入,竹斑块分布较为分散,研究范围内可包容较大面积竹斑块。(8)地形分区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最为突出,因气候地形等因素,其植物群落分布差异较大;聚落本身属性解释能力相对地形分区较低,但同一地区内聚落相对位置及形态对植物群落的分布仍具有一定影响;而建筑因子当中,庭院对植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浙江乡村聚落总体植物群落多样性较高,聚落自然景观风貌保持良好,且聚落属性及人类居住建设活动均对植物群落具有显着影响,因此生态环境建设应顺应地形地势,在充分尊重居民生产生活意愿前提下,对居住建设活动诸如建筑高度等进行适当调控,避免城市化思维以及过度追求植物多样性,从而实现聚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徐牧[7](2020)在《会党组织与地域人群 ——以清末处州双龙会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本文采用地方视角考察清末浙江省处州府的会党——双龙会,试图阐述会党组织与地域人群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会党形成与活动的机制。在会党史研究领域,学界已普遍认识到会党起源于社会下层游民群体的地方性互助,这种观点虽然对会党的基本性质做出了准确的描述,但未能具体解释地域社会内的政治网络和生计模式对会党组织的影响,也没有关注到地域人群加入会党的利益诉求和深层动机。对此,本文取地域社会视角,对处州双龙会进行个案考察。论文首先依据清末革命党人着述、丽水地区各市县文史资料以及方志、碑刻、唱本、族谱等地方性史料重建清末瓯江流域上游地区松阳县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生态,进而重述双龙会的故事,认为会党是根植于地方土壤的社会组织,地域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演化深刻地影响着会党形成与活动的历史过程。对本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催生了船户、山民及槽工等不同类别的地域人群,这些群体长期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困境,有着保护或获取更多生存资源的需求。双龙会的产生是会党领袖不断调动社会组织和地方团体的结果,当地的习武群体、士绅家族、宗教集会以及行业机构组成了会党形成的凭依,瓯江船户进一步推动了会党在浙西南地区广泛传播。双龙会成立之初虽然高举“仇洋”旗帜,然考察其光绪三十年(1904)介入的一起闹教事件,可发现当地士绅的授意与官员的庇护真正促成了会党的反洋教活动,而绅官与教会的矛盾则起源于地方山林产业的经济困境。双龙会后期将“仇洋”的口号更改为“反清”,这一转变一方面与革命党人的联络有关,同时也是会党内知识分子为获取政治机遇而主动推进的结果。会党与浙西南地区纸槽工人的联合使叛乱最终得以实施。对处州双龙会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会党形成与活动的机制。作为一种地方性社会组织,会党与其所处的地域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产生的先决条件是组建者能否有效地进入社区并与当地人群形成互动,从而为会党提供组织实体及合法性。清末会党参与各项政治事件的动机非常复杂,其成员往往为了实现具体的利益诉求而亲近政治话语,期间基层政治网络也会对会党的政治活动造成影响。地域生计模式的内在缺陷会导致区域性的经济问题,有关行业人群通常为了克服相应的生存困境加入会党,而后者则需要借助地方人际网络实施动员。
李璐[8](2020)在《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杭州农村发展处于新时代下的全面升级阶段,美丽乡村建设不断丰富内涵、提升层次,如何提升乡村植物景观美感度,延续乡村文化形成差异化景观,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植物景观,是当前进行乡村植物景观营造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本研究对3个传统型、3个现代型行政村下的13个自然村或村民小组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计算各村内各植物景观类型的三维绿量、绿色贡献率、绿量贡献率等植物景观指数,相对频度、相对密度、相对覆盖度、重要值等植物特征指数,结合典型样地测绘,总结归纳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的特点,分析不同乡村类型乡村植物景观的共性及差异、不同乡村类型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特征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并基于分析结果得出了相关结论、提出了建议,旨在为杭州乡村特色景观风貌延续和保护、乡村公共游憩绿地的植物景观建设及更新提供依据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的特点:(1)各村以自身优势产业为依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围村景观和生产景观,并以此为生态基底,结合村内特色植物景观的打造,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发展的乡村面貌。但不管是传统型乡村的景观更新再生,还是现代型乡村的改建新增,在建设过程中都出现了效仿城市景观设计手法,景观的地域性和人文性特征逐渐弱化的现象。(2)不同植物景观类型特点总结:生产用地教育互动、多彩生态;村口绿地主题鲜明、色彩丰富;庭院绿地花果飘香、绿意盎然;公共游憩绿地底蕴深厚、开放和谐;水岸绿地竹林丛生、野趣自然;道路绿地树大荫浓、乡韵浓厚。(3)植物景观从早期的遮阴避阳、环境保护的功能,转变为生态防护、村貌提升、空间营造及文化传播等多重功能,整体呈现出“由单一型功能向复合型功能转变”的变化趋势。二、不同乡村类型植物景观的共性及差异:(1)两种乡村类型绿色贡献率最高的前两种植物景观类型均为公共游憩绿地和道路绿地。庭院绿地的植物种类丰富度最高。两种乡村类型植物景观中乔木的占比下降,村内植物景观整体趋向于灌木化、小型化,在村口绿地、庭院绿地中表现得更明显。(2)两种乡村类型景观观赏型植物种类占比均为最高。在传统型庭院绿地中经济食用型植物种类占比较现代型更高。传统型乡村各植物景观类型中植物功能占比趋向于风水文化型植物种类占比>生态防护型,现代型乡村则相反,趋向于生态防护型植物种类占比>风水文化型。(3)现代型乡村植物景观在延续传统型乡村以果树、乡土树种为主的植物景观风貌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中下层观花观叶植物,植物景观风貌整体更多样化、城市化。在公共游憩绿地中表现尤为明显。(4)水岸绿地、公共游憩绿地是传统型乡村中主要的绿量来源。道路绿地是现代型乡村中主要的绿量来源。三、两种乡村类型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特征的差异:(1)3个传统型乡村的公共游憩绿地植物种类共计61科108属138种,3个现代型乡村为64科110属143种。其中红豆杉科、胡桃科、松科等植物并未用在现代型乡村公共游憩绿地中。(2)现代型乡村的公共游憩绿地内乔、灌数量比为1:100,低于传统型3:100。在现代型乡村乔木层中落叶树种比例大于常绿比例,但总体来说,两种类型的乡村均呈现常绿树种数量大于落叶树种数量的趋势。(3)杜鹃、红叶石楠、茶梅、南天竹、红花檵木、鸡爪槭、紫薇、桂花、樟、榉树、银杏等11种主要优势植物在两种类型的乡村中稳定出现,银杏、榉树在现代型乡村的重要值较传统型有显着上升,桂花、南天竹在现代型乡村的重要值较传统型有所上升,茶梅在现代型乡村的重要值较传统型有所下降。(4)传统型乡村公共游憩绿地人均绿地面积为4.2m2,现代型乡村为8.09m2,从传统型到现代型乡村,人均绿地面积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植物体量上趋于小型化;灌木数量的高占比特征在现代型乡村中表现更为明显。(5)与现代型相比,传统型乡村的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更具有文化性,美丽乡村建设大多以提高绿化率、村落风貌提升为导向,一味效仿城市绿化模式以及缺乏地方文化挖掘深度,是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特征变化的主导因素。
赵婕[9](2020)在《基于竹文化的宜宾市胡坝村景观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人们很少将乡村农业作为一种景观来看待,但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逐渐向城市化趋近,呈现出新的面貌,因此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提高,从而对我国的乡村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竹子作为亚洲特有的植物资源,它一直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人竹共生体系所形成的竹文化也逐渐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在园林景观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园林景观意境的一种营造方法,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融入竹文化,不仅能丰富景观的精神文化内涵,提升整体景观效果,而且也能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营造乡村竹文化景观,旨在体现当地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特征。我国针对竹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区域,乡村景观中的应用较少,因此本文以乡村景观为研究对象,从竹文化的角度出发,以宜宾市翠屏区胡坝村作为研究区,探究竹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制定严谨有效、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即采用现场调研、问卷调查法及景观格局指数法对胡坝村景观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胡坝村景观现状问题进行归纳,并将其作为后期规划设计的指导性依据,打造出具有竹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通过相关研究,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成果:(1)胡坝村景观格局分析本文从景观指数法角度出发,通过Arc GIS分析和Fragstats计算,得出胡坝村景观格局现状斑块类型主要分为道路、居住地、农田、竹林、水域、林地、草地和裸地8种。从类型水平看,斑块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竹林(2.167km2)>农田(1.28km2)>林地(0.804km2)>居住地(0.407km2)>裸地(0.356km2)>草地(0.321km2)>道路(0.128km2)>水域(0.127km2);8个斑块类型分维数值分别是:水域(1.4594)、林地(1.4356)、农田(1.4224)、裸地(1.3923)、草地(1.3509)、竹林(1.3377)、道路(1.3063)、居住地(1.2862);从景观水平看,景观聚集度为83.951,破碎化指数为0.019,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911,Shannon均匀性指数为0.9189,蔓延度指数为39.0875,优势度指数为0.0811。结合景观指数计算结果分析得出:农田和竹林为基质景观;整体景观均匀度较高,缺乏优势斑块;土地利用不太合理,斑块分布存在不平衡现象,未形成良好的连接性。(2)胡坝村实地问卷调查分析本文从问卷调查法角度出发,通过实地发放问卷,从景观现状满意度、竹类植物现状问题、竹文化景观规划意向、如何提高竹文化等几方面进行调查,充分了解使用者对胡坝村景观现状的满意度及后期景观规划的意向。经调查可知72%使用者认为竹文化可以代表当地的地域文化,并且有61%的使用者认为在景观规划中体现竹文化很有必要;分别有38%和33%的使用者认为当前竹类植物现状问题在于配置单一和缺少文化内涵;针对如何提高竹文化,有34%的使用者建议增加景观节点,其次有23%的使用者建议丰富符号载体。(3)胡坝村竹文化景观规划方案根据以上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结果为依据,结合场地需要的功能,同时渗透竹文化,完成胡坝村“竹村”景观规划方案。在总体规划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分区规划、道路交通规划、重要景观节点规划及专项设施规划。依据胡坝村景观格局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内独特的空间格局特点,形成“斑块-廊道-基质”的标准景观生态格局,在景观上形成“一带、五区、多点”的空间布局,“一带”指的是:串联胡坝村整体的竹景观带;“五区”为划分成不同性质的超大型斑块,即水体景观斑块(风景游览区)、人工院落景观斑块(文创体验区)、山体景观斑块(健康运动区)、农田景观斑块(大地艺术观赏区)及竹林景观斑块(竹林康养区);“多点”为超大斑块内部镶嵌的多种不同性质的斑块,即为一些重要的景观节点,包括康养步道、竹林花海、大地田园等。最后通过植物配置、照明系统、水系及配套设施的规划,完成了胡坝村的整体景观打造。
屠艳婕[10](2019)在《竹元素在浙江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以余杭区石竹园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浙江省的乡村中,竹子是乡村主要的植被类型,竹元素已经深入到乡村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都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目前,竹元素在浙江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还存在着竹景观营造手法单一、竹文化表达不充分等问题。因此,本研究通过总结竹元素在浙江省美丽乡村中的应用现状,分析竹元素的分类以及对浙江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影响,通过对余杭区石竹园村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竹元素在石竹园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策略,阐述了竹元素在石竹园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为今后竹元素在浙江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乡村中竹元素应用现状及竹元素在浙江省美丽乡村中应用现状进行研究,将竹元素分为竹自然元素和竹文化元素;其中竹自然元素是指活体竹子,竹文化元素包括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物质文化元素有竹材料和竹美食,精神文化元素是指竹子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2)通过对溪口村、溪头村、双一村实地调查,结果显示竹元素在浙江省美丽乡村中的运用形式主要有竹类植物景观的营造、竹材料的使用、竹旅游产业的开发三大类。通过总结分析发现竹元素在浙江省美丽乡村中的应用存在竹类植物景观营造缺乏特色、竹材料运用缺乏创新、竹文化展示不充分、竹旅游开发不全面等问题。(3)通过研究竹元素与浙江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关系,发现竹元素已经渗透到浙江乡村人民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竹产业的发展对浙江乡村经济收入和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竹类植物还具有提高土壤肥力、应对气候变暖、防尘防噪的作用,对营造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贡献。(4)将理论运用于实际,以浙江省余杭区百丈镇石竹园村为案例,通过对石竹园村的地理区位的分析和竹元素石竹园村的应用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发现石竹园村竹资源丰富,竹产业发展较好、竹文化底蕴深厚,提出建设以“以竹林景观为特色,竹美食品尝为主要功能、竹文化体验为主要类型”的美丽乡村。在规划层面提出规划目标,规划原则,规划布局,规划策略道路系统规划和旅游产业规划,在设计层面依据规划原则,详细阐述竹元素在石竹园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主要运用在乡村乡村入口、广场、道路等公共活动空间、建筑庭院空间和配套设施之中。最终,通过竹元素在石竹园村中的具体应用,验证研究理论和规划设计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后续竹元素在浙江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二、浙江省衢县竹类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省衢县竹类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忠县竹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国内研究动态 |
二 国外研究动态 |
三 综合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 产业 |
二 竹产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 产业链理论 |
二 产业集群理论 |
三 产业融合理论 |
第三章 忠县竹产业发展概况 |
第一节 产业发展基础 |
一 竹资源丰富 |
二 区位优势明显 |
三 社会经济稳步上升 |
第二节 产业发展历程 |
一 萌芽阶段 |
二 初步产生阶段 |
三 逐步发展阶段 |
第三节 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
一 选育优良竹种,明确发展规划和目标 |
二 已初步形成五个中心,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
三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
四 推进忠县“一兴四美·七彩大地”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 |
第四章 忠县竹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竹资源现状 |
一 竹资源发展情况 |
二 竹资源经营管理情况 |
三 竹资源培育情况 |
第二节 竹产业发展水平现状 |
一 产业发展效益情况 |
二 产业产值占比情况 |
第三节 竹产业发展管理现状 |
一 管理人员与资金投入情况 |
二 技术培训与科技支撑情况 |
三 主要的政策支持情况 |
第四节 社会化服务机构现状 |
一 政府服务机构情况 |
二 龙头企业服务机构情况 |
三 专业合作社服务机构情况 |
第五节 竹产业链现状 |
一 上游—开采、开发阶段 |
二 中游—生产、加工阶段 |
三 下游—销售阶段 |
第六节 竹产业融合现状 |
一 与林下产业融合情况 |
二 与工业融合情况 |
三 与旅游业融合情况 |
第五章 忠县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竹资源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
一 缺乏合适的经营管理方式 |
二 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主体 |
第二节 政府部门对竹产业发展的引导不够 |
一 管理人员薄弱,资金投入得不到保障 |
二 政策落实不到位,利益分配不均衡 |
三 科研开发水平低,技术人才稀少 |
第三节 社会化服务机构存在局限性 |
第四节 竹产业链发展水平低 |
一 竹旅游业内涵不够丰富,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
二 竹加工企业实力弱,融资难度大 |
三 竹产品技术含量低,核心人才短缺 |
四 品牌知名度小,市场体系不健全 |
第五节 竹产业融合成效不明显 |
第六章 忠县竹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第一节 强化竹资源经营管理水平,鼓励创新发展 |
一 加强竹资源分类经营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二 重点培育新型竹资源经营管理主体,提高竹资源质量 |
三 创新合作社经营机制,提升服务质量 |
第二节 加大政府引领,创新发展机制 |
一 强化组织领导,保障资金投入 |
二 建立监督制度,完善利益联接机制 |
三 建设竹产业科技研究中心,开展竹产业发展人才计划 |
第三节 提升社会化服务机构水平,增强服务意识 |
第四节 提高竹产业链发展水平,发挥竹资源综合效益 |
一 丰富竹旅游业内涵,健全竹旅游业服务体系 |
二 完善产业布局,鼓励企业转型升级 |
三 增强招商引资力度,寻求企业减税融资路径 |
四 建设竹产品交易市场,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地域品牌 |
第五节 加快产业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
一 提高主体参与度,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 |
二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可续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
1.1.2 欧洲国家来华考察、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 |
1.1.3 美国在华考察、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 |
1.1.4 竹类植物对美国的影响 |
1.2 相关概念 |
1.2.1 竹类植物 |
1.2.2 植物标本 |
1.2.3 植物引种 |
1.3 竹类植物分布概况 |
1.3.1 世界竹类植物多样性及其自然分布概况 |
1.3.2 中国竹类植物多样性及其自然分布概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时间 |
1.6.2 数据来源 |
1.6.3 地名考证 |
1.6.4 学名核准 |
1.6.5 人名核实 |
1.7 技术路线 |
2 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的时代背景 |
2.1 中国近现代社会背景 |
2.2 欧洲各国在华考察、采集和引种植物 |
2.2.1 欧洲国家对中国植物资源的初步认识 |
2.2.2 鸦片战争之前欧洲国家在中国植物的专业性采集 |
2.2.3 鸦片战争之后欧洲国家在中国植物的专业性采集 |
2.3 美国国内因素对植物采集、引种的推动 |
2.3.1 联邦政府对植物引种的鼓励 |
2.3.2 美国经济发展需求对植物引种的促进 |
2.3.3 相关机构对植物采集、引种工作的积极组织 |
2.3.4 热切追求和探索外来植物的采集者 |
2.4 美国在中国近代考察、采集和引种植物史略 |
2.4.1 初始时期(19 世纪) |
2.4.2 高峰时期(20 世纪上半叶) |
2.4.3 有序时期(20 世纪下半叶) |
3 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历史研究 |
3.1 采集时间 |
3.1.1 1840~1915:竹类植物标本采集包含在全面植物采集中 |
3.1.2 1916~1948:专门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并展开研究 |
3.1.3 1949~2010:中美联合考察和采集竹类植物标本 |
3.2 采集种类分析 |
3.2.1 属、种数量总体分析 |
3.2.2 簕竹属 |
3.2.3 刚竹属 |
3.2.4 箭竹属 |
3.2.5 矢竹属 |
3.3 采集地分析 |
3.4 小结 |
3.4.1 促进了美国对中国竹类植物资源情况的了解 |
3.4.2 开启和加强了竹子分类学的研究 |
3.4.3 辅助了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 |
4 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历史研究 |
4.1 引种时间 |
4.1.1 1898~1915:引种初始阶段 |
4.1.2 1916~1948:引种高峰阶段 |
4.1.3 1949~2010:引种有序阶段 |
4.2 引种种类分析 |
4.2.1 属、种数量总体分析 |
4.2.2 刚竹属 |
4.2.3 簕竹属 |
4.2.4 箭竹属 |
4.3 引种地分析 |
4.4 竹类植物的运输 |
4.5 联邦植物引种园分析 |
4.5.1 联邦植物引种园总体介绍 |
4.5.2 种植竹类植物的植物引种园 |
4.5.3 乔治亚海岸植物园 |
5 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人员分析 |
5.1 采集和引种人员总体概况 |
5.1.1 标本采集人员及采集数量 |
5.1.2 引种人员及引种数量 |
5.2 莫古礼(FLOYD ALONZO MCCLURE,1897~1970) |
5.2.1 生平简介 |
5.2.2 在华主要采集、引种和研究竹类植物活动 |
5.2.3 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种类数量统计 |
5.3 梅耶(FRANK NICHOLAS MEYER, 1875~1918) |
5.3.1 生平背景 |
5.3.2 为美国农业部来华植物采集、引种活动概述 |
5.3.3 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种类数量 |
5.4 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 1876~1930) |
5.4.1 生平背景 |
5.4.2 为阿诺德树木园来华植物采集、引种活动概述 |
5.4.3 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种类数量 |
5.5 与美国采集、引种相关的其他人员 |
5.5.1 费尔柴尔德(David Grandison Fairchild, 1869~1954) |
5.5.2 萨金特(Charles Sprague Sargent, 1841~1927) |
6 美国在华采集、引种竹类植物的影响 |
6.1 丰富了美国竹类植物种类 |
6.2 加强了竹类植物在美国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
6.2.1 模拟自然,营造复层群落结构 |
6.2.2 仿生产性竹林,构建单层群落结构 |
6.2.3 人竹共生,竹与人居环境融合 |
6.2.4 供应竹苗,精细构建竹类苗圃 |
6.3 加快了竹子分类学的研究 |
6.4 促进了美国竹产业的发展 |
6.5 开启了对中国竹文化的认知和传播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8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表 |
附表1 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名录 |
附表2 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名录 |
附表3 莫古礼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名录 |
附表4 莫古礼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名录 |
附表5 莫古礼在华研究期间发表的竹类植物新种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景观调查研究 ——以荻港村等五个村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杭嘉湖平原 |
1.3.2 乡村聚落 |
1.3.3 乡村聚落景观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国外乡村聚落景观研究进展 |
1.4.2 国内乡村聚落景观研究进展 |
1.4.3 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景观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查阅 |
1.6.2 实地调研 |
1.6.3 访谈调查 |
1.6.4 对比分析 |
1.7 研究范围和对象 |
1.7.1 研究范围 |
1.7.2 研究对象 |
1.8 研究样地概况 |
1.8.1 荻港村 |
1.8.2 小古城村 |
1.8.3 东浜头村 |
1.8.4 普光村 |
1.8.5 三桥村 |
1.9 技术路线 |
2 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
2.1 杭嘉湖平原山水格局及聚落形态 |
2.1.1 杭嘉湖平原山水格局 |
2.1.2 乡村聚落形态分类 |
2.2 荻港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
2.2.1 空间格局 |
2.2.2 农业景观 |
2.2.3 植物景观 |
2.2.4 建筑景观 |
2.2.5 历史人文 |
2.3 小古城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
2.3.1 空间格局 |
2.3.2 农业景观 |
2.3.3 植物景观 |
2.3.4 建筑景观 |
2.3.5 历史人文 |
2.4 东浜头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
2.4.1 空间格局 |
2.4.2 农业景观 |
2.4.3 植物景观 |
2.4.4 建筑景观 |
2.4.5 历史人文 |
2.5 普光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
2.5.1 空间格局 |
2.5.2 农业景观 |
2.5.3 植物景观 |
2.5.4 建筑景观 |
2.5.5 历史人文 |
2.6 三桥村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
2.6.1 空间格局 |
2.6.2 农业景观 |
2.6.3 植物景观 |
2.6.4 建筑景观 |
2.6.5 历史人文 |
3 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比较 |
3.1 空间格局 |
3.1.1 共性 |
3.1.2 差异 |
3.2 农业景观 |
3.2.1 共性 |
3.2.2 差异 |
3.3 植物景观 |
3.3.1 共性 |
3.3.2 差异 |
3.4 建筑景观 |
3.4.1 共性 |
3.4.2 差异 |
3.5 历史人文 |
3.5.1 共性 |
3.5.2 差异 |
4 现状问题及提升策略 |
4.1 无序扩张的空间格局,需整合资源,进行统筹布局 |
4.2 较单一化的农业景观,需转型产业,提升整体观感 |
4.3 特色缺乏的植物景观,需丰富树种,注重亮点打造 |
4.4 风貌杂乱的建筑景观,需统筹风貌,推动自我更新 |
4.5 逐渐淡化的人文景观,需挖掘凝练,实现活化传承 |
5 总结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杭嘉湖地区乡村常见木本植物名录 |
附录 B 杭嘉湖地区乡村常见水生草本植物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研究 ——以五柳巷、清河坊、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文化逐渐消退的现状 |
1.1.2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性 |
1.1.3 延续历史文化植物景观的急迫性 |
1.1.4 城市双修理念的提出提供发展机遇 |
1.1.5 重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
1.2 相关概念、理念及法规 |
1.2.1 概念 |
1.2.2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理念 |
1.2.3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
1.2.4 杭州市相关法规条例 |
1.3 研究进展 |
1.3.1 国内 |
1.3.2 国外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查阅 |
1.4.2 实地调研 |
1.4.3 访谈调查 |
1.4.4 分析研究 |
1.5 研究内容 |
1.5.1 梳理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现状 |
1.5.2 分析总结对比不同类型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 |
1.5.3 探究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的保护与延续 |
1.6 研究框架 |
2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
2.1 现状与分类 |
2.2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整体概况 |
2.2.1 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 |
2.2.2 商业型历史文化街区 |
2.2.3 文化型历史文化街区 |
3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典型案例分析 |
3.1 五柳巷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研究——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 |
3.1.1 概况 |
3.1.2 植物景观现状整体分析 |
3.1.3 建筑周边植物景观分析 |
3.1.4 街巷周边植物分析 |
3.1.5 小结与建议 |
3.2 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研究——商业型历史文化街区 |
3.2.1 概况 |
3.2.2 植物景观现状整体分析 |
3.2.3 建筑周边植物景观分析 |
3.2.4 街巷周边植物景观分析 |
3.2.5 小结与建议 |
3.3 拱宸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研究——文化型历史文化街区 |
3.3.1 概况 |
3.3.2 植物景观现状整体分析 |
3.3.3 建筑周边植物景观分析 |
3.3.4 街巷周边植物景观分析 |
3.3.5 小结与建议 |
3.4 对比与总结 |
4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营造的原则与建议 |
4.1 植物景观营造的原则 |
4.1.1 维持植物景观风貌整体性及延续性 |
4.1.2 融入地域文化促进历史文化宣扬 |
4.1.3 以人为本激发街区植物景观活力 |
4.2 植物景观营造的建议 |
4.2.1 严格统一布局,统筹全局 |
4.2.2 巧借立地条件,因地制宜 |
4.2.3 梳理街巷特色,分级保护 |
4.2.4 深度重点优化,查缺补漏 |
4.2.5 科学植物配置,动态保护 |
4.2.6 挖掘植物文化,丰富底蕴 |
5 不足与展望 |
5.1 不足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表目录 |
图目录 |
附录A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名录 |
附录B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立体绿化植物推荐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中国竹类研究领域成果储备及2014—2017年转化立项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竹类研究成果储备与应用总体情况 |
2.2 不同省份成果储备与推广立项情况 |
2.3 不同领域成果储备与应用情况 |
2.4 不同类型成果储备与应用情况 |
3 讨论与建议 |
(6)浙江竹区乡村聚落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乡村聚落生态景观相关研究 |
1.3.2 乡村聚落环境对植物群落结构解释的相关研究 |
1.3.3 乡村聚落竹类植物相关研究 |
1.3.4 目前研究不足与展望 |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4.1 关键科学问题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
2.1.1 浙江省基本概况 |
2.1.2 乡村聚落选择与范围界定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地调查 |
2.2.2 GIS影像解译 |
2.2.3 数理统计 |
2.3 技术路线 |
3 乡村聚落及其建筑空间形态结构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1.1 聚落形态定性分类 |
3.1.2 聚落形态定量分类 |
3.1.3 样本聚落分类 |
3.1.4 聚落建筑指标选择 |
3.2 乡村聚落属性特征 |
3.2.1 浙西丘陵 |
3.2.2 浙东丘陵 |
3.2.3 浙南山地 |
3.2.4 金衢盆地 |
3.2.5 浙北平原 |
3.3 乡村聚落属性特征关系及差异对比 |
3.3.1 乡村聚落属性特征相关性分析 |
3.3.2 乡村聚落属性特征差异对比 |
3.4 乡村聚落建筑单体基本特征 |
3.4.1 建筑单体朝向 |
3.4.2 建筑风格与功能 |
3.4.3 建筑布局类型 |
3.4.4 建筑庭院特征 |
3.4.5 建筑立面特征 |
3.5 乡村聚落建筑总体分布特征 |
3.5.1 建筑盖度 |
3.5.2 建筑密度 |
3.5.3 建筑邻近度 |
3.6 小结 |
4 乡村聚落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植物多样性指数计算 |
4.1.2 植物重要值计算 |
4.2 植物群落基本种类特征 |
4.2.1 植物科属构成 |
4.2.2 常绿与落叶植物 |
4.3 外来种与本地种 |
4.4 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4.5 植物群落优势种特征 |
4.5.1 浙西丘陵 |
4.5.2 浙东丘陵 |
4.5.3 浙南山地 |
4.5.4 金衢盆地 |
4.5.5 浙北平原 |
4.6 聚落内外树种选择差异及其延续特征 |
4.6.1 树种选择与聚落外围森林相似性 |
4.6.2 不同地形地区聚落树种选择差异及延续特征 |
4.7 小结 |
5 乡村聚落林木斑块分布格局 |
5.1 研究方法 |
5.1.1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5.1.2 植物斑块指数选择与计算 |
5.1.3 植物三维绿量计算 |
5.2 植物二维分布特征 |
5.2.1 植物斑块面积分布 |
5.2.2 植物斑块盖度分布 |
5.2.3 植物斑块密度分布 |
5.3 植物三维绿量特征 |
5.3.1 植物三维绿量占比特征 |
5.3.2 植物三维绿量特征差异 |
5.4 小结 |
6 乡村聚落属性与林木斑块分布的关联机制 |
6.1 研究方法 |
6.2 与总体林木斑块分布的关联 |
6.2.1 相关性分析 |
6.2.2 逐步回归模型 |
6.3 与竹斑块分布的关联 |
6.3.1 相关性分析 |
6.3.2 逐步回归模型 |
6.4 与植物绿量分布的关联 |
6.4.1 相关性分析 |
6.4.2 逐步回归模型 |
6.5 小结 |
7 乡村聚落植物群落的影响机制研究 |
7.1 研究方法 |
7.1.1 因子筛选 |
7.1.2 非度量多维尺度排序(NMDS) |
7.1.3 典范对应分析(CCA) |
7.1.4 偏最小二乘法(PLSR) |
7.2 植物群落分布格局 |
7.3 不同因子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
7.3.1 聚落因子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
7.3.2 建筑因子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
7.3.3 竹因子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
7.4 聚落属性及建筑特征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7.5 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聚落基本属性特征 |
8.1.2 聚落建筑单体属性及建筑斑块分布格局 |
8.1.3 聚落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聚落属性的关联 |
8.1.4 聚落树种选择与外围森林的差异和延续 |
8.1.5 聚落植物群落的主要影响因素 |
8.1.6 聚落林木斑块分布及其与聚落属性的关联 |
8.2 讨论 |
8.2.1 不同地形地区聚落植物群落景观的差异 |
8.2.2 人类居住对植物群落的影响机制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会党组织与地域人群 ——以清末处州双龙会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地域概念界定 |
(四)主要资料与研究思路 |
一、双龙会的形成与传播:会党领袖对基层人群的动员 |
(一)故事发生的舞台:十九世纪末的松阳县 |
(二)进入地方:会党系统对地方社会组织的整合 |
(三)传播浙西南:双龙会对瓯江水上群体的吸收 |
二、反洋教事件探微:基层政治与经济生态的运作 |
(一)背景兼对话:十九世纪末浙西南地区的洋教与反洋教 |
(二)会党之参与:地方绅官指使与庇护下的产物 |
(三)事件的背后:区域社会内部的生计模式与林产纠纷 |
三、反清的动力与实施:乡村精英与行业人群的参与 |
(一)话语的注入:魏兰等革命党人对双龙会的联络及方法 |
(二)选择革命:处州地方精英政治意识的转变与政治参与 |
(三)反叛的发生:双龙会对浙西南纸槽工人的联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传统型乡村与现代型乡村 |
1.2.2 乡村植物景观 |
1.2.3 植物景观类型 |
1.2.4 植物三维绿量 |
1.2.5 植物重要值 |
1.2.6 植物功能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进展 |
1.4.2 国内进展 |
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地概况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查阅 |
2.2.2 实地调研 |
2.2.3 访谈调查 |
2.2.4 数据分析 |
2.2.5 对比分析 |
2.3 研究地概况 |
2.3.1 荻浦村 |
2.3.2 小古城村 |
2.3.3 下姜村 |
2.3.4 绕城村 |
2.3.5 月亮桥村 |
2.3.6 指南村 |
3 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
3.1 荻浦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
3.1.1 村内植物景观 |
3.1.2 围村植物景观 |
3.1.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
3.2 小古城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
3.2.1 村内植物景观 |
3.2.2 围村植物景观 |
3.2.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
3.3 下姜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
3.3.1 村内植物景观 |
3.3.2 围村植物景观 |
3.3.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
3.4 绕城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
3.4.1 村内植物景观 |
3.4.2 围村植物景观 |
3.4.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
3.5 月亮桥村和指南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
3.5.1 月亮桥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 |
3.5.2 指南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 |
3.6 小结 |
4 杭州传统型乡村与现代型乡村植物景观特征对比 |
4.1 植物景观面积差异 |
4.2 植物种类差异 |
4.3 植物功能差异 |
4.4 优势植物构成差异 |
4.5 植物绿量差异 |
4.6 结论与建议 |
4.6.1 结论 |
4.6.2 建议 |
5 杭州传统型与现代型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特征对比 |
5.1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群落特征 |
5.1.1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的种类及数量区别 |
5.1.2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优势植物及其功能变化 |
5.2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指数特征 |
5.3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景观风貌特征 |
5.4 结论与建议 |
5.4.1 结论 |
5.4.2 建议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杭州乡村常见木本植物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基于竹文化的宜宾市胡坝村景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竹文化及乡村景观规划基本理论 |
2.1 竹文化 |
2.1.1 竹的自然属性及分布 |
2.1.2 竹文化的概念 |
2.1.3 竹文化的特征 |
2.1.4 竹文化的体现 |
2.2 乡村景观基本理论 |
2.3 相关理论研究 |
2.3.1 景观生态学 |
2.3.2 环境行为心理学 |
2.3.3 场所精神 |
2.3.4 文化符号 |
2.4 基于竹文化的乡村景观规划 |
2.4.1 竹文化与乡村景观规划之间的关系 |
2.4.2 基于竹文化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2.4.3 基于竹文化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现状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文化概况 |
3.2 研究区现状分析 |
3.2.1 道路交通分析 |
3.2.2 现状环境分析 |
3.2.3 问卷调查分析 |
第4章 研究区景观格局分析 |
4.1 景观格局的内涵 |
4.2 景观指数的选取 |
4.3 研究区景观分类及制图 |
4.4 研究区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4.4.1 景观基本特征分析 |
4.4.2 景观格局空间特征分析 |
4.5 景观格局现状问题及和后期规划 |
4.5.1 现状分析 |
4.5.2 乡村景观格局规划 |
第5章 研究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
5.1 研究区规划设计 |
5.1.1 规划依据 |
5.1.2 规划定位 |
5.1.3 规划目标 |
5.1.4 竹文化构思 |
5.2 总体规划 |
5.2.1 总体布局 |
5.2.2 功能分区 |
5.2.3 分区规划 |
5.2.4 景观结构规划 |
5.2.5 道路交通规划 |
5.3 专项规划 |
5.3.1 植物配置 |
5.3.2 照明系统规划 |
5.3.3 水系规划 |
5.3.4 配套设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竹元素在浙江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以余杭区石竹园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美丽乡村发展过程 |
1.1.2 竹元素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的优势与不足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2.1 竹元素的分类 |
1.3.2.2 竹元素在浙江省美丽乡村的应用方式 |
1.3.2.3 竹元素对浙江省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影响 |
1.3.2.4 竹元素在余杭区石竹园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竹资源现状 |
2.1.2 竹景观现状 |
2.1.3 竹文化现状 |
2.2 竹元素的分类 |
2.2.1 竹自然元素 |
2.2.1.1 竹杆 |
2.2.1.2 竹叶 |
2.2.1.3 竹笋 |
2.2.2 竹文化元素 |
2.2.2.1 竹物质文化元素 |
2.2.2.2 竹精神文化元素 |
2.3 竹元素在美丽乡村中的应用形式 |
2.3.1 竹类植物景观的营造 |
2.3.1.1 孤植 |
2.3.1.2 丛植 |
2.3.1.3 列植 |
2.3.1.4 林植 |
2.3.1.5 与其他植物、建筑、小品组合造景 |
2.3.2 竹材料的应用与创新 |
2.3.2.1 原生竹材料的应用与创新 |
2.3.2.2 仿竹材料的应用与创新 |
2.3.3 竹文化的展示 |
2.3.3.1 结合诗词书画,营造竹文化景观 |
2.3.3.2 抽象竹元素符号,活化竹文化内涵 |
3 竹元素在浙江省美丽乡村中的应用调查分析 |
3.1 竹元素在浙江省美丽乡村中的案例调查 |
3.1.1 研究方法 |
3.1.1.1 调查点的确定 |
3.1.1.2 调查的方法 |
3.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2.1 溪口村 |
3.1.2.2 溪头村 |
3.1.2.3 双一村 |
3.1.3 总结 |
3.1.3.1 竹类植物的景观营造 |
3.1.3.2 竹材料的应用 |
3.1.3.3 竹文化的展示 |
3.1.3.4 竹旅游产业的开发 |
3.2 竹元素对浙江乡村的影响 |
3.2.1 竹元素对浙江省乡村生产的影响 |
3.2.1.1 一产——竹材的种植 |
3.2.1.2 二产——竹产品的加工 |
3.2.1.3 三产——竹文创、旅游产业的兴起 |
3.2.2 竹元素对浙江省乡村生活的影响 |
3.2.2.1 竹元素与生活器具 |
3.2.2.2 竹元素与服饰 |
3.2.2.3 竹元素与建筑物、构筑物 |
3.2.2.4 竹元素与娱乐 |
3.2.2.5 竹元素与美食 |
3.2.3 竹元素对浙江省乡村生态的影响 |
3.2.3.1 浙江省竹林生态区划分 |
3.2.3.2 竹元素的生态价值 |
4 余杭区石竹园村竹元素应用现状分析 |
4.1 项目概况 |
4.2 石竹园村竹元素现状调查分析 |
4.2.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4.2.2 调查内容 |
4.2.3 调查结果 |
4.2.3.1 竹元素现状调查结果 |
4.2.3.2 村庄现状调查结果 |
4.3 现状总体评估 |
4.4 竹元素在石竹园村中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4.4.1 竹类植物景观营造缺乏特色 |
4.4.2 竹材料应用缺乏创新 |
4.4.3 竹文化展现不充分 |
5 竹元素在余杭区石竹园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
5.1 规划层面 |
5.1.1 规划目标 |
5.1.2 规划原则 |
5.1.2.1 尊重竹元素自然属性,营造竹植物景观 |
5.1.2.2 适地适群落,充分彰显竹之美 |
5.1.2.3 创新发展竹元素,体现竹物质文化 |
5.1.2.4 活化竹元素符号,彰显竹精神意境 |
5.1.3 规划布局 |
5.1.4 规划策略 |
5.1.4.1 多层次、多方面的应用竹元素 |
5.1.4.2 因地制宜、合理有度的应用竹元素 |
5.1.4.3 简洁形象的应用竹元素 |
5.1.5 道路系统规划 |
5.1.6 旅游产业规划 |
5.1.6.1 旅游活动的策划 |
5.1.6.2 旅游产品的开发 |
5.2 设计层面 |
5.2.1 设计策略 |
5.2.1.1 以竹类植物造景,营造乡村特色 |
5.2.1.2 运用竹材料,创造独特景观效果 |
5.2.1.3 通过竹类植物和竹材料,彰显乡村竹文化 |
5.2.2 竹元素在石竹园村中的具体设计 |
5.2.2.1 竹元素在公共活动空间中的应用 |
5.2.2.2 竹元素在建筑庭院空间中的应用 |
5.2.2.3 竹元素专项设计 |
5.3 竹元素在石竹园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运用的意义 |
5.3.1 改善生态环境 |
5.3.2 营造景观效果 |
5.3.3 弘扬精神文化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附录 关于余杭区石竹园村的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浙江省衢县竹类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忠县竹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黄真.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9)
- [2]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及其影响研究[D]. 吴仁武.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1)
- [3]杭嘉湖平原乡村聚落景观调查研究 ——以荻港村等五个村庄为例[D]. 车衎晨.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4]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研究 ——以五柳巷、清河坊、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为例[D]. 姚枚妗.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5]中国竹类研究领域成果储备及2014—2017年转化立项情况[J]. 田晓堃,李迎春,童杰洁,周方,范妙华,彭鹏飞,吴统贵,汪阳东. 世界竹藤通讯, 2020(04)
- [6]浙江竹区乡村聚落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子研.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7]会党组织与地域人群 ——以清末处州双龙会为中心的考察[D]. 徐牧.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8]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特征研究[D]. 李璐.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9]基于竹文化的宜宾市胡坝村景观规划研究[D]. 赵婕.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10]竹元素在浙江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以余杭区石竹园村为例[D]. 屠艳婕.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