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 华文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特点。中国饮食在形式上丰富多样,在美食背后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和礼仪。但是很多学习者对中国饮食文化了解甚少,甚至还有误解,因此向汉语学习者传播中国饮食文化十分重要。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可以以课堂和课后的形式来进行。在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知识时根据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来偏重学习内容。面对不同的饮食文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尊重、理解的态度去面对。在对外汉语中传播中国饮食文化既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学习汉语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更了解中国文化。
关键词:饮食文化;传播;
一、引言
中国人素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吃”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吃的形式中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中的饮食文化也在吃中熠熠生辉,延续千年 。在外汉语教学中传播中国饮食文化既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学习汉语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更了解中国文化。
一、中国饮食特点
(一)中国饮食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1)中国饮食具有地域性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同时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不同的地域上有着不同的物产。中华饮食多样性来源地理的多样性,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诸多因素造就了餐桌食品的丰富品种。中国饮食从主食的大概分类是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饭为主食。地理位置区别也成就了一系列的东、西、南、北美食,北方的面条、饺子、馒头、馕、馍、饼。南方的米线、米糕、粉。民间有“东辣、西酸、南甜、北咸”。由于地理、气候、习俗、特产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菜系的划分单就汉族的饮食特点而言,目前有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说。四大菜系分:有川菜、粤菜、苏菜和鲁菜。八大菜系可为: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各大菜系交相辉映,各有千秋,成为了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瑰宝!
(2)中国饮食具有民族性
中华饮食多样性除了地理上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菜系、口味之外,还受多民族的影响,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很多民族有着自己的信仰和文化,以及不同的居住环境。在这些民族的发展中,他们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融合中,又逐渐产生出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除了各个民族独有的美食之外,民族食物中的禁忌也为民族饮食增添重要笔墨。同样的食物,在有的民族来看是美味佳肴 ,而有的民族却列为忌食。
(二)中国饮食具有统一性
中国饮食虽然在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各种各样,但是从某种角度来看,中国饮食又是统一、交融的。从中国古代的多次民族大融合、人口的迁徙,中国饮食冲破了很多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饮食的交融表现更加明显,饮食也没有那么明显的界限了。食物在中国跨过了地域的鸿沟、冲破了种族间的约束,紧紧的融合在一起。
中国饮食在注重多样性的同时,又追求着它的统一性。以和为美,便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根本之道。中国饮食都对美食有着统一的要求,各大菜系的美食都讲究“色、香、味、形、器”。以味而言,“五味调和”的调味理论又是中国饮食多样而统一特征的反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五味”是指“咸、苦、酸、辛、甘”。五味调和,就是要求人的饮食根据不同的季节有所偏重,与五行学说相符。这种平衡、调和的饮食理念在今天看来依然是科学的,追求食品美味的同时,又对食物健康、养身理念有着一致的追求。
二、中国饮食所体现的中国文化
(一)中国饮食文化体现的孝道
孝,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对于饮食方面的孝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于在世老人的尊重。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百善孝为先”,这一观点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也有体现,“长者先食”“好的吃食要先给长者”等,这些观点都根深蒂固的根植于每个普通家庭中;另一部分是对过世先人的祭祀。对于过世先祖的祭祀也能体现饮食文化中的孝道。“事死者如事生”,是祖先祭祀的通义。
(二)中国饮食文化体现的礼仪
中国是文明古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中国人重视“吃”,也习惯于在“吃”中沟通和传递信息。中国餐桌礼仪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
三、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抹亮丽的颜色。但是现实很多学习者并不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在跟一些对中国饮食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学习者的沟通中,发现他们对于中国人的很多饮食礼仪不是很能理解,对于一些部分甚至还有误解。由此可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准确的中国饮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一)中国饮食文化传播方式
(1)课堂上的传播
这是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途径,对外汉语教材中都会涉及到有关饮食的课文和词汇。在课堂上的饮食文化传播可以结合多媒体,生动的呈现饮食图片、影视资料,让教材上的食物可以更加的具体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的补充、增加或者整合有关饮食方面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一些常用的饮食词汇。
除了教材上的中国饮食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国家饮食情况进行对比教学,而不是一味的强行输入中国饮食文化,这样能减少学生的抵抗情绪。
(2)课后的传播
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来传播中国饮食文化,课后的时间比较随意,学生也比较放松。在课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和自己一起制作中餐。从买菜、买材料到具体的制作都让学生一起参与。在食物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教授学生一些跟饮食有关的词汇、句子、和礼仪。
将做中餐的活动跟中国节日结合起来,在传播饮食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加入一些民俗活动。过春节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包饺子、写春联、贴福字等。将两者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对节日文化和饮食文化印象更加深刻,在做中学,玩中学的教学效果也能事半功倍。
(二)传播的对象性
教师在讲解饮食文化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学习目的、学习时间来选择所教授知识是实用性强还是文化性强。
面对不同饮食文化背景时,强调尊重、理解。不能一味的强行的输入,或者贬低其他饮食文化。在教授饮食文化时,也要注意过滤糟粕的部分,宣扬正确的积极向上的饮食文化。
在对外汉语中传播中国饮食文化既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学习汉语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更了解中国文化。
作者简介:袁成龙,女,汉族,云南楚雄人,云南师范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论文作者:袁成龙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中国论文; 饮食文化论文; 饮食论文; 汉语论文; 学生论文; 菜系论文; 民族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7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