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工期紧、速度快,需要强大的机械化来保证,大量的机械设备在施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机械设备也不断地向高大精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机械设备安全事故也不断发生,特别是机械设备安全事故所致的群死群伤事件,影响极大,给社会、企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所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是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项目作为安全管理的主体,应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消除机械设备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充分发挥机械设备功效,实现安全高效生产。
关键词:机械设备;安全施工;制度管理
引言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速度较为稳定,与此同时我国范围之内投入建设的建筑工程项目数量大幅度提升,逐渐转变为改变城市风貌的过程中需要施行的较为重要的措施,除此之外,现阶段我国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在此背景之下涌现出来的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提供了一定的便捷之处,使得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相关工作可以发挥出来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只不过在建筑工程机械设备使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对使用安全性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证,所以笔者从制度管理的层面上展开分析工作,具体研究分析工作如下文所示。
1.现阶段我国机械设备安装施工制度管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行业各个相关企业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之下都不会予以制度管理工作充分的重视,在这一个问题的影响珍惜爱使得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的施工管理。第一,有一些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没有成立相应的管理部门。我国范围之内建筑工程行业中企业的数量比较多,规模也呈现出来一种不统一的态势,规模比较小的企业一般情况之下逗不会设置相应的机械设备管理小组,从而想要使得机械设备得到妥善的维修和保护也就会显得较为困难,工作人员操作失误以及保管不完善等问题出现的几率比较高;第二;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构建的出来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虽然说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构建出来了一定数量的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机制,但是因为内容并不是十分的全面,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难以发挥出来应用的监督作用,使得制度仅仅流于形式而已,难以在施工阶段当中发挥出来实际作用。
1.2人员安排不合理
随着建筑市场综合竞争日益加剧,很多企业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降低管理成本,将设备管理部门撤出。有些企业保留了设备管理部门,但是缺乏实质性,如同一个“空壳”。这样做不仅会导致大量设备管理人才流失,也会造成施工设备管理不当这一现象。加之单位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安全专业管理人员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且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薄弱,导致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并没有落实到实处。
除此之外,在用工方面,很多企业选聘用工人员时,大多数选择专业能力欠缺、综合素质不高的农民工作为施工人员。其中,针对技术人员而言,由于建筑施工项目具有特殊性,要求技术人员不仅需要掌握设备操作相关知识,还需要熟悉和了解建筑知识,因此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性要求就变高了。但是部分企业并没有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岗前、岗位培训,导致他们的操作不够规范和科学,这是造成设备安全隐患问题的原因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没有予以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充分的重视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开展施工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提前购买一定数量的机械设备,一般情况之下在这个阶段中需要花费的资金数量比较多,所以设备一旦已经投入到使用当中,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都想要得到最大限度的延长。但是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速度都比较快,所以市场中流通的机械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总是想要对工程造价形成有效的控制,但是却没有认识到机械设备更新换代工作的重要性。在以往长时间以来的工程项目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长时间以来使用到的都是滞后性比较强的机械设备,从而也就会使得机械设备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难以得到应有的保证。除此之外,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为了可以减少资金投入问题,一般情况之下会租赁一定数量的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租赁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一般为了省钱都是会选择一些滞后性比较强的机械设备,上文中提及到的这种机械设备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风险性比较强。
2工程项目机械设备安全施工制度管理的解决措施
2.1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
要想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工作的实质性,施工单位应树立创新意识,加快健全和完善设备管理制度的制定步伐。首先,创新改革。要求项目部门加强对机械设备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无论是设备的使用机制还是设备的检查制度,都应予以创新和改革,进而提高管理制度的时效性。其次,工作体系。为进一步保障机械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应健全和完善设备安全评价体系。最后,责任制度。健全和完善责任制度可以确保各项责任主体的明确,为进一步确保设备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健全和完善奖励机制。奖励机制建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使设备操作作业的规范性,并增强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在考核中,相关负责人应针对设备操作人员日常工作情况秉持着公平公正态度给予相应的考核。并展开资质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大大调动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还可以确保机械设备操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2加强人员安排
在设备管理过程中,设备管理人员是核心人物,在保障施工质量、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另外,设备管理人员配置是否合理,对于设备成本的影响较大,也是影响设备管理效率和质量的主要因素。设备管理人员安排是施工单位的任务之一,在进行人员安排时,应结合施工情况展开人员配置。比如设备技术人员、设备维修人员、设备管理人员的合理安排。在选择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时,应专门选择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展开对应的工作,并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全面监督,进而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2.3班前安全活动与交接班制度
开展班前安全活动是日常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安全管理人员应提前了解班组下一班施工现场存在哪些危险源和安全防护情况,然后班前向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特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点的预防措施、事故发生后采取避难和救援措施,填写班组安全活动记录。并检查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是否按规定穿戴安全防护用品,了解当班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精神状态,是否有困倦、疲劳、情绪低落、生病等不良的精神状态,及时调整,让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最佳状态下工作。
结语
新时期建筑行业施工影响因素众多,大型机械设备的安全问题值得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加大注意,要求施工人员要对施工过程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得出规律,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对策,要注意安全管理方法的制定与落实,还要注意完善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督制度,及时的消除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在施工过程中要全程监督,注意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这样可以为机械设备运行时的安全提供保障。完善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家良.建筑设备管理信息化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4,19(22):192-193.
[2]许世海,孙烨.建筑机械设备信息化网络平台管理的研究[J].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机械专业委员,2013.
论文作者:邵守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8
标签:机械设备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设备论文; 过程中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操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