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防火技术运用论文_王瑾

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防火技术运用论文_王瑾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摘要:在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建设过程中,防火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而且随着建筑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人们对建筑的防火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随着建筑设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也逐渐成熟,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及不足,因此,加强对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研究,对于进一步提升民用建筑防火功能,以确保人们居住的安全性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针对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防火技术运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技术;运用

1民用建筑火灾发生的特点

1.1人员疏散难度大

现代民用建筑中人口数量较多,如果发生火灾,建筑内缺少足够的通道空间完成人员疏散。火灾蔓延期间,会有大量的人流涌入通道,增加了人员疏散难度。此外,由于楼层较高,短时间内上层的工作人员,无法迅速撤离,并且消防人员也无法及时抵达救援现场,同时受消防云梯限制,民用建筑中的高层人员的生命时刻遭受着火灾的威胁。

1.2火势蔓延快

民用建筑如果内部起火,火势蔓延速度较快,火势在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前,会在短时间内对建筑造成严重破坏,并且从目前情况来看,多数民用建筑中所采用的大部分装修材料都具有可燃性[1]。

1.3难以扑救

现代民用建筑的层数都较高,并且高层建筑周围通常都会建设裙房,这些裙房对消防人员在救火过程中的登高会造成一定阻碍,增加了救火难度。

2民用建筑防火设计不足之处

2.1防火设计规范不够完善

当前,对民用建筑进行研究发现,尤其是特种建筑的防火设计,凸显出难以解决的难题。这种情况下,不能单纯的依靠前期工作经验对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与此同时,政府相应部门对建筑防火设计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责任意识薄弱,这就很难以担当起监管的职责,存在相当一部分性能式防火设计工作效果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2.2烟与火的蔓延问题

当下,我国一些地方的建筑物当中,存在一定数量的电梯井、楼梯井以及各种形式的管道和垃圾竖井等。如果出现火灾,烟与火就会通过这些通道向上蔓延开来。这种情况下,对建筑实施防火设计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防火设计,对其位置进行合理安排。

2.3火灾报警和灭火系统

在所有建筑物的设计当中,均存在着火灾报警和灭火系统,将建筑中发生火灾后,能够及时提醒人们,从而为安全疏散和救援争取更多的时间。当前,我国还存在着一部分建筑物中,还没有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即便有一些建筑物当中设置了自动报警装置,但是因为长时间不应用,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2.4防火材料没有得到应用重视

民用建筑的整体防护功能受到防火材料质量的直接影响,防火物质质量的保障是有效开展防火工作的基础。但是,目前在民用建筑设计中,防火物质的质量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一方面,防火物质材料本身在质量上就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就很难选择出高质量的防火材料;另一方面,民用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考虑各方面进行设计的过程,有时候为了追求建筑设计的美观性,往往存在着追求美观性而忽视防火材料质量的情况,防火设置功能难以得到保障,进而给建筑带来防火隐患。

2.5安全疏散楼梯布置不合理

安全疏散装置在火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进行安全疏散装置在民用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而从目前的现状看,由于许多人对安全疏散装置的重要性认识不全面,导致安全疏散装置在布置上不仅合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建筑防火功能的有效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是防火门管理不当,经常处于开启模式中,加上疏散通道周围经常存在可燃物质,导致火情发生时警报不及时,负面问题多,防火门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二是对安全疏散装置随意改造现象大量存在,如业主对高层住宅的防烟前室进行改造、住宅楼梯与其底部商业的楼梯混用等等,导致火情出现时,疏散人群流线交错,楼梯内人员拥堵,影响安全疏散。

2.6主体结构的耐火稳定性不强

由于民用建筑关乎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在防震、防火等的结构要求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有关的建筑设计规范明确规定,民用住宅的分户墙、与其他功能之间的分隔墙必须采用防火墙。但是,在实际的设计施工中,许多建设单位出于对建设成本的考虑,住宅内墙往往全部采用轻质隔墙,导致建筑主体结构耐火性能不达标,防火安全隐患多。另外,保温节能和装饰材料防火性能难以达标也是一个常见问题,近年来,以聚苯乙烯为主材装饰构件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外墙,但是对于其是否达到燃烧性能B1级,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监管。阐述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施工质量对结构的耐火等级影响。

3加强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运用的有效策略

3.1重视建筑防火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一是合理选择施工材料,施工材料的燃点直接关系到建筑火灾的发生及火势的蔓延情况,科学的选择施工材料可以有效降低火灾发生的频率及进行火势蔓延抑制,因此设计人员应该严格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标准选择施工材料,确保建筑施工材料的防火性能;二是补充阐述满足安全疏散口、疏散楼梯间的装修材料的耐性能的应用,在民用建筑防火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综合建筑的经济效益及防火性能进行最为合理的建筑装修材料选择,确保材料的防火性能的基础上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3.2加强对电气防火技术的应用

电气防火在现代民用建筑中极其重要,电气防火技术的具体应用要点在于进行电气设计时,要严格依据相应的规范,选择线缆材料及电气设备,所选择的设备都应当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并且自身应当具有漏电防护功能,在进行线缆选择过程中,要加强对线缆截面和内芯材料的重视程度,确保所选用线缆的横截面可以满足线路具体应用过程中,在截流上的具体需求。除此之外,应当依据民用建筑中电气设备线路情况,制定相应的检修制度,依据火灾防范要求,强化电器设备维修与巡检,同时可以在民用建筑中,配置自动化电力监控装置,通过对其的利用,实现对民用建筑中电气设备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测,从而及时发现有可能引起火灾的问题与故障,在火灾可能发生的初期,进行科学处理,最大程度降低火灾发生几率,确保民用建筑的安全性。

3.3完善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技巧

对于防火分区的设计,首先要明确建筑分区在空间上应包括防火墙分隔、楼板分隔、水平分隔及竖向分隔。在具体划分上,应在确保各分区防火功能的基础上对各分区的连通方面进行合理设计,各分区之间通过防火门进行连通。对于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通常根据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在多层商业应在高层塔楼投影线处设置防火墙,单独划分防火分区;二是强调防火分区面应按照高层建筑的防火分区面积确定。而对于建筑平面设计的优化,一是首层安全疏散的核心应在于不同功能场所和防火分区的独立疏散,通过设置单独的出入口、疏散楼梯的地面层采取直接对外的设计等来突出首层安全疏散设计在防火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此外,对于楼梯间的位置及宽度要合理地进行设计,以充分利用好大空间30米(加喷淋37.5米)和袋形走道所要求的疏散距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导致建筑发生火灾的因素较多,为了有效避免建筑火灾的发生,建筑设计工作者需从建筑工程总体角度进行高度把握,针对建筑设计的每个环节和部位均需要对建筑防火问题进行充分把握。此外,对各种防火技术进行灵活应用,将其应用在建筑防火设计中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火灾的发生,从而为居民营造出一个十分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郭景,高杰,蔡昭昀.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解读[J].工业建筑,2016(09):1~8.

[2]周超.普通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浅析[J].建筑知识,2016(07):20~30.

[3]赵璐.防火设计理念在民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山西建筑,2017,41(15):21~23.

[4]罗串莲.防火技术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门窗,2017(04):222.

论文作者:王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防火技术运用论文_王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