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有益探索——四川省涪陵地区国有资产管理及营运经验介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涪陵论文,国有资产管理论文,有益论文,经验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认为:四川省涪陵地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通过6 年多的艰辛努力,从系统入手,狠抓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到目前为止,该区国有资产管理及运营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并在使其工作逐步走上正轨的同时、积累了大量人们可资借鉴的经验:即领导重视是关键;组织保障是基础;部门支持配合是条件;政策环境是催化剂;锐意进取是动力。
四川省涪陵地区自1990年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以来,已历时6 年。6年来,从系统入手, 全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走过了一段艰辛的创业历程,到目前为止,其国有资产管理及运营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各项管理职能逐步到位,工作在较大范围内开展,逐步走上正常轨道,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上台阶、开创新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
1990年涪陵地区地(市)县两级先后建立国资办,1993年下半年和1994年,全区各级“撤办建局”。1995年上半年,又进一步抓了“撤办建局”后的内部职能机构建设和干部队伍充实。目前,全区两市三县和地级局都基本按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省国有资产管理局机构“三定”方案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内设了职能机构,匹配相应职责,配备了相应数量的干部。地级、涪陵、武隆按“三定方案内设了科(股)。地局设了“四科三室两公司两所”即办公室、政策法规科、企业科、产权科、行政事业资料科、清产办、产权纠纷调处委员会办公室、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资产担保公司、资产评估事务所及产权交易所;各科室配备干部2~5人,现全局共有干部职工42名(含招聘); 其中, 机关干部25名。涪陵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内设“两科两室”即办公室、企业科、行政事业资料科、清产办,各科室配备干部3~4人。武隆现有干部7人, 按地区模式内设了职能机构。垫江、南川、丰都县现有干部分别是6 人、6人和8人,由于人员充实不足,尚未达到县级局应有的人数规模,内设科室尚未到位。8月底全区共有国有资产管理干部86人(含招聘),较1993年底增加一半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组织保障。
与此同时,1994年以来,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和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相分离的管理体制,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率先在全区组建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资产评估事务所、国有资产担保公司和产权交易所等中介机构。之后,各(市)县陆续组建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或单独批编办公,或与国有资产管理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涪陵市、丰都县组建了资产评估事务所;各(市)县正筹建国有资产担保公司;丰都建立了产权交易分所。各中介机构建立后,积极开展各项业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产权交易市场得到培育。
通过6年来的国有资产管理建设, 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国有资产管理各项工作的强化,法规建设的快速跟上,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职能进一步推进到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办法进一步建立完善。在该区基本建立形成产权登记年检制度,产权界定办法、保值增值考核办法,评管制度,非经营性资产转作经营性资产、旅游资源征收资源占用费制度等。同时为适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担保公司业务运作需要,还建立了国有资产发展基金和国有资产担保基金,从而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成熟和深入。
二
涪陵地区6年来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前,是专司国有资产管理的萌芽和打基础阶段。各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是隶属政府,财政代管的一个办公室,人员少,职能不到位,在局限的领域开展工作,滞后于其他各项经济管理工作,不仅无力管理好国有资产,而且影响了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的推进。第二阶段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个转折、发展的机遇,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得到加强。该区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工作出现了新局面,实现了“撤办建局”、职能强化、人员充实、工作拓展深化、逐步在政府工作中“升位”。
回顾6年,特别是近年来的工作, 全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为实现转折和发展,主要抓了以下几项主要工作:
(一)大力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强化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几年来的国有资产管理实践证明:机构不健全,职能不到位,管理力量薄弱,缺少管理手段等弊端和问题,致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该管的管不了”,“能管的管不好”,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地位不高,威信不著。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区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抓住机遇,下大力气抓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建设。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提出了“有位、到位、强位”的近期工作目标。(“有位”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在政府工作中,在党政领导心中有位;“到位”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机构、职能、人员、工作到位;“强位”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在政府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1994年底,又对该目标进一步作了调整,追求更高的发展目标,即为“有位、到位、强位、升位”。“升位”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在政府工作中,在领导心目中有较高的地位和作用。要实现“四位”,关键的关键,基础的基础是机构队伍的加强,否则一事无成。
围绕机构队伍的建设和加强,地区国资局(当时为国资办)抓住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供的机遇和契机,适时向地委、行署提出了完善地、(市)县两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方案,地委、行署给予了高度重视,于1994年5月决定了全区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撤办建局”, 局长由财政局领导兼任。根据地委、行署的决定,国资办将“撤办建局”,充实干部的具体方案向财政和人事部门汇报,取得其在经费、编制和人员调动方面的大力支持。到1994年底,全面完成了“撤办建局”和机构“三定”工作,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由“办”转“局”,职能明确硬化,充实干部30余名的突破性收获。针对(市)县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仍不适应工作需要,1995年初又代行署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行署以涪署发(1995)7号文件下发各市县政府, 地级各部门,进一步强调了机构建设问题,要求各级国资部门尽快充实人员,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提出了各经济主管部门和企业要建立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落实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对于乡镇国有资产的管理,各(市)县或直接进行管理,或落实机构和人员代管,向(市)县局负责。
(二)狠抓产权基础管理,为产权制度改革和管理深化打好基础。各国资局在抓机构建设的同时,履行职责,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力争管出成效,管出水平,以实际的工作业绩争取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以较高的管理服务水平,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当好参谋,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树立威信,全方位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营造国有资产管理新形象。
1.扎扎实实抓产权登记管理,产权登记是最基础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该项目工作连续开展了3年,经过不断的总结完善, 目前基本上能做到全面、准确登记、形成登记年检、授权占用制度。其主要做法是年检前部署,年检后公告;注意与工商登记年检衔接配合;加强监督检查,对不按规定登记的年检单位和部门进行处罚。
2.全面开展行政企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成立以来,清产核资工作,逐步归口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该区从1992年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至1994、1995年度的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在产权变动与不变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内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此项工作,已成为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内容,在摸清家底,核实国有资产,评价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开展产权界定,纠纷调处工作。作为理顺产权关系,明确产权归属的产权界定和纠纷调处工作,是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国有和集体企事业单位广泛组织开展产权清理、界定工作。今年以来,地区和丰都等县国有资产管理局,按照1994年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局长第1 号令建立了“产权纠纷调处委员会”,由政策法规科(股)承担委员会办公室具体工作。调处委员会成立以来,收到产权纠纷调处申请3件,(已授理结案两件)15 人次垂询产权纠纷调处的有关问题,推动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依法、有序、健康发展。
4.抓资产评估规范化管理。针对资产评估机构管理混乱,执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政出多门等状况。该区根据国家和省上的有关文件规定和要求对资产评估机构和执业人员进行了整顿和清理,对评估机构进行了重新确认,对执业评估人员实行了专业化管理,审核发放了《资产评估工作证》。建立了评估及其确认的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为了加强评估的行业管理,丰都等县还成立了资产评估协会。
5.全面实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办法。按照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制定的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办法,1995年全区全面落实了保值增值考核指标,对盈利企业下达增值指标1632万元,对亏损企业下达减亏指标1166万元。并纳入了各级政府对企业进行的考核重要内容。
6.查处国有资产流失等违法违纪行为。针对国有资产流失普遍及严重的情况,1994年结合三大检查工作开展了部分重点企业和单位的国有资产流失检查。1995年初经行署同意开展了流失专项检查,到目前为止,查处流失等违纪金额480万元,追回流失170余万元,对35户企业和单位进行了处罚,共罚款5.8万元,收缴资金12万元, 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国有资产的流失,维护了国有资产的完整。
(三)探索产权管理改革,拓展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产权管理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国有产权管理体制和办法,是当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对此,在地委、行署的重视和支持下,大胆尝试、不断进取,开拓性地展开了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1.收并国有产权。地区国资局对三峡淹没部分国有企业产权和关停、联营嫁接国企产权,经行署同意,收并统管,直接介入三峡移民搬迁和赔偿的管理。目前,已收并新光纸厂、涪钢厂、罐头厂等企业国有产权3000千万元。移民赔偿资金已到位970万元。
2.托管国有股权。地区国资局对地级“长天”、“太极”、“三爱”、“海陵”4家股份制企业之16878.95万元国有股权, 实行了委托国有资产经营运作管理。公司以《公司法》为准绳,办理了股份制企业“出资证明书”,从法律地位上明确了国有股权,为公司行使出资者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3.并购重组国有资产。为推动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盘活存量资产,全区各级国资部门与体改委等部门一起,成功地组织出售了3家国有县级企业,收回资金610万元;国有企业兼并集体企业1家,集体企业兼并国有企业1家,促进和推动区内国有企业对外资嫁接16家;分离重组国有企业4家。资产流动重组额达6000余万元。
4.初步建立起资源性资产和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作经营性资产收取资产占用费制度。资源性资产管理是目前国有资产管理的难点之一。该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近年来反复调查研究,选择了旅游资源作为探索资源性资产等资产化管理的突破口,以确保资源性资产的合理开发与利用。1995年初,地区国资局、财政局联合向地区行署上报了对全区旅游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的请示,经行署同意,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向旅游部门按所收入额按月收取5~8‰或以评估值按月收取3~5‰的资产占用费,建立统筹开发资源性资产基金。目前,对旅游资源进行产权登记,资产评估,核定占用费比例工作正陆续展开。
对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收取占用费工作,自1994年行署以(1994)64号文批转执行以来,经过全面的清查、核实、核定收取占用费比例,目前全区已收取占用费25万余元,其中:1994年8万余元。通过加强非经营性资产转作经营性资产收取占用费的管理,一方面全面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各方面资产情况,另一方面又杜绝了国有资产的无偿出借、出租等现象,确保了经营资产保值增值,制止了非经营性资产在转作经营性资产中的流失行为。
(四)培育中介机构。开辟产权市场。在国有资产管理各项工作取得进展的同时,涪陵地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按照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的合理形式和有效途径的要求,本着政企分开、政资分离,国有资产资本化管理等原则,进行了以下一些尝试。
1.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目前地区和各(市)县均建立了隶属国资局管理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性质为事业单位,干部纳入政府的人事编制序列,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公司作为政府对企业国有资产行使投资控股职能的“托管机构”,产权管理体系中间层的“中介机构”,理顺国家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中间环节”的特殊企业法人,由政府赋予国有产权管理,产权融资转让,产权咨询服务,筹建和管理国有资产发展基金等职责。服务于国有资产管理,服从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各级公司成立以来,积极参与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发挥了一定作用。如地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成立一年多来,管理地级四家股份制企业国有股权16878.95万元,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及分配方案的审定,1995年收缴占用费107万元;推出了“长天”公司2000 万元国家股转让,与深圳君安证券公司签署了关于“长天”公司国家股权转让意向书;代表政府投资1620万元与杭州娃哈哈集团组建涪陵有限责任公司。代理国有资产管理局投资1380万元与贵铝集团组建涪陵东升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等。
2.建立资产评估事务所。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1994年3月,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成立了资产评估事务所, 随后涪陵市、丰都县成立资产评估事务所。3 个资产评估事务所共有执业人员37名,加上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具有执业资格的评估人员,全区共有59名专业资产评估人员。1993年以来,全区资产评估204项, 评估净值139111.57万元,评估价值229464.38万元,增值率64.94%。 其中,属于3个专业资产评估事务所评估共76项,评估净值25000万元,评估价值41125万元,增值率64.5%。资产评估在股份制改造, 企业并购等经济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组建国有资产担保公司。为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支持企业发展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针对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资金不足,贷款困难而政府不能直接担保等情况,地区国资局报告行署研究决定,1995年3 月18日建立了“涪陵地区国有资产担保公司”代表政府代替政府部门对企业投资进行必要的经济担保,由财政出资1500万元建立了国有资产担保基金,为国有资产发展壮大提供信用保证和投资途径。该公司的主要职责是对政府及有关部门批准的移民、技改、引资开发等项目进行投资担保或直接参股投资;经批准发行或代理发行各种建设债券、股票;开展国内外设备的租赁业务;介绍投资机会,提供投资信息等。人民银行对公司开展担保业务确认准许。到目前为止,公司已为近7000万元的贷款提供了担保,正在审办的担保项目金额达5.4亿元。
4.建立产权交易所。为推动产权转让,资产合理流动在全区迅速展开,1994年底,经行署批准,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组建了产权交易所,随后在丰都建立了分所。交易所现有工作人员7名, 成立以来完成了价值达170多万元闲置资产调剂,法院执行扣押资产的拍卖业务; 开展10多项典当业务,金额达25万元;受托转让汽车10部,成交额60余万元。
(五)抓国有资产管理宣传和机构队伍自身建设。为配合国有资产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还注意抓好宣传工作和机构队伍自身建设。广泛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等谋介宣传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任务;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确保保值增值,防止流失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和形式等,增强党政领导和全社会对国有资产管理共识,推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针对国有资产管理干部管理水平还普遍不高的情况,注意选派一些干部参加各种国有资产管理理论及业务技能的学习培训,干部队伍、执业水平逐步提高。
三
透视近6年来涪陵地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历程, 其基本体会及经验在于: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如果说前四年该区国资工作处于徘徊不前状态,后两年突飞猛进发展,那么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取决于其各级党政的重视。近两年的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框架体系的构建可以说是部局机构建设中少有的。铺的摊子大、上的速度快,这归结于抓领导,领导抓”。适时适机地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国资管理的精神,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打算向党政领导汇报,争取领导的重视和关怀,领导重视,亲自抓,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纳入了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仅1994年度中,地委、行署在重要会议上研究部署国资工作达5次以上。2月全区企业工作会上,当时的行署专员、现地委书记王鸿举重点讲了产权制度改革问题,明确提出在全区建立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的要求;5月的地委扩大会议,地委书记任全辉、 专员王鸿举分别在报告中强调抓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培育产权交易市场;5 月的全区首次编委工作会议研究确定了“撤办建局”方案;7 月的行署全体工作会议,行署专员聂卫国要求国资部门积极参与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调盘活存量资产;9月的财政工作会议, 各(市)县国资局(办)负责人到会,专题研究部署了国资机构建设和国资管理工作。
(二)组织保障是基础。近两年全区进行的一些国有资产管理探索尝试,都是在建立健全机构,有组织保障的前提下进行的。如不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推进产权转让,托管股权,收并国有产权工作也许将推后进行;如不建立担保公司,担保业务不会在国资部门开展;如不组建产权交易所,出售国有产权工作将在一定程序上受阻。它们的建立,推动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纵向发展,为全区的发展和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部门支持配合是条件。不论是机构建设还是业务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财政、人事、体改等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目前全区拥有较好的办公条件,较充足的办公经费,得源于财政支持和帮助;其编制和人员充实是人事部门体谅支持的结果;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是国资部门与体改等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晶。
(四)政策环境是催化剂。全区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建立和“撤办建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和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制定宏观政策发育的结果,是整个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的产物,政策环境催化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发育健全。
(五)锐意进取是动力。大胆开拓进取,也是其工作有所突破,局面有所好转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全区国资管理干部,鼓足干劲,群策群力,以自己的努力工作换来了今天的成绩。过去国资干部有一定的消沉感,今天却斗志昂扬。
标签: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资产经营论文;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论文; 涪陵论文; 产权理论论文; 企业资产论文; 行署专员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资产评估增值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国资委论文; 国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