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利用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策略论文_李秀玲

试论利用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策略论文_李秀玲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地推进了应用数学与数学应用的发展,使得数学几乎渗透到了每一个科学领域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探讨了利用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应用能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07-034-01

"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指运用抽象的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问题,去独立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多年来我积极、刻苦的探究。?伴随着数学体验,数学交流,数学思考,数学运用的全过程。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为教师就必须要有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过程少一些纯数学问题,多一些实际应用问题,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首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领会课标的精神实质,以《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准绳,用以指导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航灯。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数学课堂的教学要定位在"数学是有用的"这个角度全方位的向同学们介绍数学的方方面面,从而激发数学兴趣。在组织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将思想教育贯穿到数学教学活动内容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水平和具体情况结合教材具体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具体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及联系所学教材的内容进行相关内容背景介绍或实际应用。数学是有用的,有用在哪些方面通过不同主题的活动分别向学生介绍,激发他们的数学兴趣。

1、让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自觉地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2、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结合起来,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寓活动于教学中,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学习"认识物体"后,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活动,拿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装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各种形体的物品,请学生伸手进袋摸袋中的物体,对各种形体的物品进行感知,边摸边用语言描述所摸到物体的特征,大家在倾听中根据物体的特征,眼前出现具体形象,思考、判断,看谁能很快准确说出是什么物体。当学生讲到"有平平的六个面,尖尖扎手的地方有8个"时,不同的声音就很快响起:"长方体"、"正方体"当学生补充到这六个面的大小一样时,又很快变成了相同的声音?"正方体";当听到有两个面平平的,弯曲的地方可以向两边滚动时,"圆柱"的声音一致的响起。操作的学生在用手摸,用语言描述;大家在倾听中思考、判断,看谁能很快准确说出是什么物体,寓活动于教学中,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应用所学的知识。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将抽象问题直观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我们知道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首先必须依赖于实践活动,即要使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情境,使数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

三、提高观察,懂得应用价值

在实际生活中,数学随处可见,无处不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需要以知识、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基础。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对数学的应用价值不可能会有很全面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关注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而且还应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开阔的视野,了解数学对于人类发展的价值,特别是它的应用价值。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让学生所学知识和周围的生活环境相联系,帮助他们在形成认识、技能的同时,感受数学应用范围的广泛。如当学生对"长方形"这个要领形成表象后,让学生观察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后,让学生联想在哪里见过运用这种特性制成的设施。学生观察到教室里许多物体的面都是长方形,从而对学习产生了更浓的兴趣,不仅加深了要领的理解,更懂得了数学实际运用的价值。

四、联系生活,提高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的社会化,数学与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数学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其不可忽视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马克思曾指出:"一门学科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和信心,更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学生会经常获取类似商品折价、银行利率变更信息。

总之,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要坚持不懈。只有这样,小学生应用数学能力才会不断增强,才会真正体现数学价值,才能克服"高分低能"现象,才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郑碧石羡.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中小学教学研究》.2015.11

[2]马红燕.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东方教

育》.2014.08

论文作者:李秀玲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试论利用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策略论文_李秀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