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智能技术论文_张汉,杨波

浅论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智能技术论文_张汉,杨波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沈阳 110026)

摘要:社会的良好发展,和电力企业运行情况存在密切联系。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越来越成熟,为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可靠,合理运用智能技术非常必要。因为合理借助智能技术,不但能保障电力系统运行情况,还可维护企业经济效益,加强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基于此文章对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智能技术进行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技术

引言

电力系统科技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更新取得了显著的提升效果,为企业生产和现代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了充足可靠的电力保障,对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了进一步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大幅度减轻电力人员的工作负担,现代电力系统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化、科技化。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将智能技术有效应用到控制系统之中,将能够不断提升智能技术的整体运用水平,增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控制效果,为全面推进电网企业的良好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1电力系统智能化控制技术相关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力系统智能化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从简单函数的单输入、输出控制发展为线性、非线性控制及多级协调控制再到智能化控制。而针对这种动态的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对于电力系统工程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智能化控制技术是在智能化分析电力系统的变化参数的基础上采取的相应的控制策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比如,远动控制自动化技术、光电互感技术等。远动控制自动化技术是一项调度自动化技术,能推动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进程。其中,远动控制自动化技术主要有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技术。远动控制自动化技术是一种集数据采集、信道编码、通信传输等一体的自动化技术,其中,信道编译码技术是将信道的编码和译码、信息传输协议等信息通信信道传输到调度控制中心的一种技术。而通信传输技术采用的是调制技术和解调技术。数据采集是利用变送器技术和A/D技术。远动控制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减少故障的发生率,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同时该技术的使用能有效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2智能技术的运用优势

2.1电力系统发电过程智能化

在智能技术的作用下,电力系统本身的控制能力将得到显著的增强,同时优化和解决电源和电网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还能够为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提供积极作用。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大量信息的传输工作,智能技术的应用优化了信息的双向交互传输效果,增强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高质量控制发电系统的运行环节,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通过智能技术,促进电力系统的运转朝着更加科学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2调度智能化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合理的电力调度是重要的管理手段,并且智能技术对电网安全性、稳定性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对智能技术的不断应用,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在进行调度过程中,已经基本实现了智能自动化发展。并且通过智能系统能够有效的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升整体电网的运行安全性。此外,智能调度不断完善,能够为电力系统收集准确的数据作为提升依据,帮助电力企业员工发生困难时,及时的化解。

2.3用电智能化

随着我国电力设备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而随着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各种问题,从而提高了用户服务的质量。通过智能化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能够使电力多元化发展得到满足,作为智能化电力系统的核心,智能技术有着非常多的优势,所以只有科学合理的进行有效应用,才能够用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智能技术在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3.1专家系统控制技术

专家系统控制技术是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适应最为广泛的一种智能技术,其使用的关键在于能够全面识别电力系统紧急情况以及警报类型,可以自动对这两种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使得电力系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运行。不仅如此,这种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广泛适应还可以自主完成电压无功的控制以及障碍点的隔离工作,全面实现配电系统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除此之外,专家系统控制技术还有一个显著作用,就是其能够像一位任劳任怨且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工作专家”,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调度人员进行指导与培训,使得工作人员可以自主解决电力系统内部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就是为何命名其为专家控制系统的原因。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虽然专家控制系统有着诸多的优点,但我们依然不能忽视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例如其对于问题的处理,智能遵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缺乏随机应对性,这也是绝大多数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通病。

3.2线性最优技术的应用

社会生产生活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力系统提出的要求在逐渐提升,尤其是一些远距离输电线路的增多,如何采用最优的设计方案排列相关线路和配电设备,就成为当前电力系统在各个地区实际运行发挥作用的主要问题之一。最优励磁模式这项智能技术,依据线性最优控制原理,比较给定电压和发电机的实际测量电压数值,在运算的过程中又有效借助了PID方法,能够获取到最终的控制电压数值,这样才能更为准确地控制电机电压。线性最优技术的应用,不仅科学化地调节了最优电压,同时还能够针对电压本身的相位转移角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得控制电压在转化为输出型电压的过程中更为顺利[3]。通过线性最优原则,电力工作人员能够更为科学合理地应用最优励磁,切实强化局部的线性模型控制效果[4]。

3.3集成智能控制的运用

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单独控制方法所达到的效果都非常有限,但是将多种控制方式进行融合,那么其多种优点都能得到有效发挥,而这也是智能集成化控制系统最为突出的优势。而我们在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应用集成智能控制系统,帮助电力系统真正的实现多种智能化控制,使集成智能系统功能更加完善,自身的控制功能也更加强大。

3.4智能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随着配电网规范的不断进步,智能自动化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它结合了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使得可以很好地执行配电网信息调度工作,构建标准的自动化主站和子站,从而完成配电网相关的规划工作。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体现各个方面,例如智能预警,该功能可以有效确保配电网的运行安全,具体是在配电过程中对相关信息进行采集、记录和检测,一旦检测到配电网中存在异常信息,系统便会发生警报,这样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进行相关故障的处理,从而有效确保配电网的安全运行。除此之外,智能自动化技术还存在实施调度和远程监控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存在使得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发展对电力系统的依赖越来越严重,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自身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为了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与稳定,合理的应用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从而提高对各项设备的控制效果,更好的使电力系统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飞,朱凯.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6(13):35-36.

[2]刘青松.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1):53.

[3]韩小燕,孙吉裕,徐晓雷.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华东电力,2014,42(10):2240-2242.

[4]黄安林.浅析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4):148-149.

[5]赵战强.浅谈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4):120-122.

论文作者:张汉,杨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  ;  ;  ;  ;  ;  ;  ;  

浅论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智能技术论文_张汉,杨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