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窃电会对我国供电企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还会破坏社会正常的供用电秩序和威胁到国家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一旦因为窃电造成停电、起火、损坏生产设施设备,甚至造成人身伤亡的重大事故,那将会给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带来极大的伤害和损失。所以为避免这一事故的发生,我国加快对电力体制的改革步伐,在确保供电企业正常供电、合理结算的基础上,还研究并实施各种反窃电的措施,这有利于保证我国电网的安全稳定、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促进电力工业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反窃电技术;管理;问题;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用电需求量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而我国电力部门在用电稽查、用电管理等方面却缺乏高效的手段,导致窃电行为日趋明显。窃电行为的产生严重损害了电力企业与国家的经济效益,对电力用户的正常用电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必须针对窃电行为而采取相应的电力营销反窃电技术,切实提高反窃电水平,实现最优化的企业经济效益。
1 反窃电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
1.1 供电企业不重视反窃电管理工作
供电所员工对窃电现象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态度,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也会对窃电行为疏于管理,即使发现了也不主动去处理,导致窃电行为日益猖狂。对于窃电行为危害性认识不足,以为窃电只是很小一部分人的行为,其窃电总量相对于整个电力系统而言仅是九牛一毛,根本不会给电力系统造成影响,如此,就会使得窃电人数和总量不断增加,无形中加大电力系统的供电负荷,引起电压不稳等问题,降低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1.2 反窃电管理工作难度大
随着各种科技手段的不断开发,窃电者所采用的窃电手段也越来越先进,比如遥控窃电器、电表倒码器等电子设备,这些手段都难以通过简单的检查发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技术才能有效控制,但是供电所当下现有的技术、经济和人力资源条件显然无法满足要求,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反窃电管理工作的难度。
1.3 反窃电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当前的电力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对反窃电问题作出明确严格规定,只是简单地补交电费或罚款,这种相对较轻的处理措施无法杜绝人们的侥幸心理,使其为了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安全去窃电,甚至有些窃电者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已经触犯法律,在这种环境下,窃电行为也就屡见不鲜。
1.4 对窃电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强
在供电所中,并没用足够的技术人员,无法对窃电行为实行有效监督,加上行政部门和执行部门之间的不协调,相关管理机制不完善,都削弱了对窃电行为的打击力度,导致窃电现象屡禁不止。在我国电力环境中,对于窃电行为采取的是重罚轻打的处置,单纯罚款方式无法使众多窃电者意识到窃电行为的错误,其他行政手段的缺乏也使得窃电者的行为更加肆无忌惮,在被发现后反而更加频繁地去主动窃电。
2 反窃电对策
电网遍布城市、农村的每一个角落,深入到每个企业和百姓家庭,因而,窃电具有点多、面广、防不胜防等特点,尽管在打击窃电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还有窃电者未被抓获,需要进一步加强反窃电对策的研究和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反窃电技术研究
在用电客户处安装电表计量装置是为电力窃电者提供有效、方便的窃电途径,但如果采用专线用电客户在供电企业的变电站处进行计量,除非出现供电企业内部员工协助外界进行窃电行为,否则则绝不会出现窃电事故的发生。长期以来,根据电力技术人员对于反窃电技术的经验总结,得出反窃电技术的主要措施有:
安装具有防窃电工能的电能表 ,在电能表的安装使用方面,针对出现的电表倒转、脱钩、电流短路、一线一地等窃电技术和手段,选择使用防窃电电能表,换个角度来说,根据窃电技术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窃电电能表进行电能计量,若对与用电不均衡的三相负载用电客户或者单相负载用电客户,则不能选择防窃电电能表中的三相电能表。若用电客户采用的是电焊型的电能表就应该针对专门的电焊用的构件。三相电能表具有将电压进行统计和将供电时间、计电量进行转移相序的功能。单相型功能型电能表虽然与相序程序无关,但是在低功率因数下也可以进行准确的电量计量,由此便能够避免换错相序造成的电量误差计量。
3.1 针对电量监视器的安装
为防止技术性窃电,安装电量使用的监视器也是种有效的措施。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进行设计的电量监视器可以对用电客户的用电情形进行相应的在线监察。尤其是防窃电装置的监视器在国内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并且利用国内技术人员的技术还开发出了不同型号的装置,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曾经将北京、天津、上海等一类经济城市作为试点,应用两年时间,据统计阻载窃电量总数高达 170 多万 kwh,使用效果相当明显,达到随时随地检测电量并进行即使控制。
4 采用防伪、防撬铅封
针对于私拆电表的扩差法窃电技术主要采用此项措施,他不仅能对扩差法窃电技术起到一定的作用,还能对欠压法、欠流发和移相法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此种促使适用于各种供电方式的用户。作为查处窃电行为的重要证据,对于封印的要求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封印只有有相对较高的伪造技术,才能有效的进行此项措施的实行。对于计量专用的互感器二次端子、电表火门、表壳等局应进行严谨的加封措施。以此,不给窃电者留下任何可乘之机。与旧式的铅封相比较,新型的防撬铅封技术在铅封帽和印模上增加识别数字,并对于这些数字进行相应的分类和增加不同的防伪识别标记,其标记的符号按照各供电总局进行自行设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封印技术的反窃电技术含量,从而是窃电行为难以进行。为保障防撬铅封技术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对铅封的使用应制定一套较为严谨的管理方式。此种措施应用相对较广泛。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窃电行为对于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有着较大的威胁,供电所必须要加强对窃电行为的管理。在当前的供电所管理中,还存着在一系列的漏洞和问题,比如重视度不够、打击力度不强等,这些都纵容了窃电行为,供电所应该充分认识到窃电行为的危害,通过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宣传和提高反窃电技术等措施,有效控制窃电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朱利.反窃电技术在电力系统窃电控制中的运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5)
[2]钱东胜.用电监察中的窃电和反窃电技术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
[3]张昊.电力营销反窃电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8)
[4]史亚丽.论反窃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8)
[5]侯志江.电力系统窃电特点及反窃电技术分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4(03)
[6]徐念农.电力营销反窃电技术和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3(19)
论文作者:孙俊云,陈飞,高登,高晨晨,彭友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窃电论文; 技术论文; 供电所论文; 铅封论文; 电量论文; 电力论文; 措施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