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流动性及通用性研究论文_陈梦佳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流动性及通用性研究论文_陈梦佳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内部空间等方面的分析,并结合密斯的“流动空间”等理论,探究在密斯提出这些理论之前,中国传统建筑如何体现空间流动性、空间通用性。

关键词:密斯;流动空;通用空间;中国传统建筑

一、密斯的“流动空间”与“通用空间”

从建筑出现,围合起空间开始,空间就是一个封闭的场所,墙面将室内外分割开来。如何将室内外空间融合,两者成为统一空间?20世纪20年代,密斯提出了“流动空间”概念,随后在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中对这一概念做出具体示范。它由十八根十字钢柱来支撑,围成三个相同矩形空间。在地面与顶面之间则用大理石墙面与玻璃自由分割,使得整个空间呈现一种似开似闭的状态,将内外空间界限打破,产生一种可以流动的空间。

50年代以后,密斯发展了“通用空间”概念。他认为在形式不变的情况下,能够适应多样变化的功能才最适合当下。密斯在设计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克朗楼时贯穿了这样的概念。克朗楼四面为玻璃,内部是一个没有划分的大空间。

二、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流动性产生的原因

中国传统建筑,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超越其时代的现代性。通过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内部空间分析来探究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流动性与通用性产生的原因。

(一)由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产生

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主要为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它们都同为木构框架式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墙面不沉重,由立柱来承担房屋的重量,因此在划分空间时是不会受到承重问题的束缚,成为了使空间产生流动性的一个基础条件。而西方的建筑结构则截然不同,因为自然环境、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西方建筑建造的目的主要为了建造能够永久长存的圣灵寓所。因此西方建筑为砖石结构,从远古时期的金字塔到古希腊古罗马石材的运用,再到中世纪、文艺复兴的教堂建筑,整个西方建筑都是以砖石结构为主。这种建筑外部的砖墙起到了承重作用,因此空间的划分被墙体的承重所束缚,难以超越力学上的局限而产生更多的变化。

因此中国传统建筑木框架结构所有的特性,为空间中的流动性、通用性提供了必然的条件。

(二)由空间内部的不定性产生

中国传统建筑中空间的不定性从两个方面阐释:一是中国传统建筑划分空间的方式——“按人分区为主”;二是空间的平面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划分空间的方式与按照功能分区的方式不同,中国传统建筑是“按人分区为主”的方式。“按人分区为主”的划分方式是谬朴先生在《传统的本质——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点》中提出的。这种划分方式是一个大的环境中有不同使用者,而这些使用者按照行业、家族、家庭等分为不同使用者集团。一个使用者集团又会占用一个或几个单元,这些单元独立于外界,他们仅在这些单元中活动,因而单元中必须满足所有生活上的需求。这种按人分区的方式与按功能分区的方式不同在于:首先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具有很强的横向流动性,也就是人们除了在家以外还会参加社会活动,因此几个家庭自然会产生横向交流。而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则截然相反,它们缺少这种横向流动性,一个使用集团不能够轻易的去使用另一个使用集团的空间。

其次,按照上文所讲到的因为缺少横向交流,因此在一个集团中就必须满足使用者所有生活需求,而不需要借用其他集团空间,因而产生了缪朴先生所说的“小而全,多重功能空间”。这也与密斯的“通用空间”不谋而合。密斯认为建筑物服务的目的会改变,但却不能经常把建筑物完全拆掉,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用的空间满足各种功能需求。中国传统建筑“按人分区为主”的特点使传统室内空间呈现了密斯提出的空间“通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个阐释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不定性的是空间的平面,中国传统建筑“单座建筑”殿堂房舍等的平面构成一般都是以网柱或屋顶结构的布置方式来表示的。建筑的平面不过是结构平面,并不代表任何使用功能。因为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多以正格构图体系出现,所谓正格构图缪朴先生解释为多半由直线正交的形状,如矩形或方形组成。整个构图对称,并且有一条可以循序渐进的笔直轴线。因此无论是寺庙、宅第、宫殿从平面看都具有相同的平面,它们可能以相同四合院式的平面建成,若仅仅拿出一张平面图很难区分它具体功能。一种空间形态能够承担多种功能,这也就是密斯“通用空间”的基本特点。

“按人分区为主”空间划分方式以及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构成,使中国传统建筑内部空间具有不定性,而这种不定性正是产生空间的流动性与通用性的必然条件。

(三)由可移动的隔断产生

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框架结构使得室内空间可以自由地再创造,由此发展出了丰富的空间分隔方式。从这些分隔的历史形式来看,它们都存在于“围”与“透”之间。而这些“可移动”的、通透的空间隔断为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内部空间的流动性提供了依据。

中国传统建筑室内空间的隔断在唐代以前多以帷幕帐幔等织物为主,宋代以后小木作技艺开始大量运用于室内空间,之后成为传统建筑中主要分隔方式。按照空间划分方式可分为三种:隔断划分空间、家具划分空间、天棚划分空间。隔断划分空间又可分为半分隔与完全分隔,完全分隔主要用墙壁或板壁进行分隔,这种分割方式简单朴素坚固耐用,因此主要用于分隔一些较私密空间。半分隔空间的方式多样:格门、门窗、太师壁、帷帐、罩五种方式。

格门和门窗隔断本质来讲都是以门窗来划分空间,这里的门窗也多是下半部——封闭的槛墙或裙板,上部为通透的隔心或槛窗,因此可抽象的看作是下半部分封闭上半部分在视觉上保持通透的一种划分方式。

罩,在空间的划分中有两个作用,一是分隔两个并无太大不同的空间,另一个是加重视觉上刺激,强调入口。罩对于空间的划分使两个空间虽有所划分,但划分很模糊。这种划分方式在视觉和空间上都无太大阻碍,是一种较通透的划分。在现当代的建筑中,比如伊东丰雄设计的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就运用了这种类似于落地罩的形式来划分空间。

第二种空间划分方式则是利用家具划分,常用博古架、书架、屏风。既有家具的功能又承担划分空间的作用。因此作为一种隔断存在,它们最大的功能即是可以随意的移动产生不同的空间模式。这种划分空间的方式在坂茂设计的家具屋中展现,家具承担着家具、围合空间、承重、分隔空间的作用,形成了一种经济、高效的设计体系。

第三种空间划分方式是天棚划分空间,这种方式在水平方向上通过天棚的变化来区分空间。比如运用藻井来强调藻井所在空间的重要性,并与周围次要空间产生区别。这种空间划分方式无论在视觉上还是空间上都没有形成阻碍,却也使空间产生区分。

从上面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建筑的隔断绝大多数无论是视觉还是空间上都体现了通透性,因此在这样的空间划分基础上空间内部的流动性也自然就孕育而生。

三、总结

通过对于中国传统建筑室内空间的研究,探索出了产生中国传统建筑室内空间流动性与通用性的几点原因,可见中国传统建筑的前瞻性、现代性甚至是未来性都显然易见。如今可能也不会再去塑造一摸一样的传统空间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其中的空间划分方式、空间流动性、通用性也值得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楼庆西,《户牖之艺》[M],清华大学出版社.

[4]王谢燕《中国建筑装饰精品解读》[M],机械工业出版社.

[5]李砚祖 王春雨,《室内设计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产斯友, 王明洁. 浅析西方古典建筑中的材料表现[J]. 华中建筑, 2012, 30(4).

作者简介:陈梦佳(1993-),汉,四川省成都市人,硕士在读,单位:四川大学,研究方向:设计学。

论文作者:陈梦佳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流动性及通用性研究论文_陈梦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