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分析论文_颜笛玉

长沙市第三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5

【摘 要】目的:分析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连续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Barthel 指数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Barthel 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Barthel 指数为(71.2±1.5)明显高于对照组接受护理后Barthel 指数(49.6±1.4)(P<0.05)。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连续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康复效率,恢复机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连续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原因造成我国的心脑血管的发病人数逐年增长,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偏瘫是脑卒中后常发生的后遗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临床证明,针对病情给予患者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1]。本文分析了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特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人。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0.2±4.8)岁。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59.6±5.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由医生为其进行全面临床检查,评估身体状况,结合各项辅助检查证实诊断后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环境,病床、座椅边加设扶手,增加绿色植物的摆放,提高患者治疗期间身心舒适度;同时,充分掌握患者基本情况(身体状况、病情、心理状态等),根据恢复情况及偏瘫严重程度设立康复重点,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计划,保证患者恢复期间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全面性及连续性。②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及早给予患者健康教育,避免患者因认知受限,对疾病及治疗产生错误判定,导致依从性下降,影响康复效果。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普及疾病知识,说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强调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对改善偏瘫带来的重要意义,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恢复期各个阶段给予患者足够的鼓励,耐心解答患者产生的疑问,提高患者整体认知度。③脑卒中发病突然、病情严重,加上伴有肢体障碍,多数患者面对打击后易产生焦虑、悲观等负面情绪,导致机体内分泌受到影响,甚至有加重病情的可能。护理人员需重视各阶段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重视。多与患者沟通,在交谈中准确评估其心理状态的变化,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疏导负面情绪;及时告知患者各阶段诊断情况和康复效果,树立患者信心;同时,可集中多个患者一起康复训练,促进患者间的沟通交流;康复锻炼常会遇到平台期,随着时间推移,恢复效果可能不如前期明显,患者会觉得劳累、乏味,甚至丧失积极性,产生惰性情绪,护理人员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④处在急性脑水肿阶段的患者,护理人员帮助采取合适的体位,一般情况以患侧的卧位为主,注意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放松受压的组织,翻身频率在2h左右为宜;帮助患者进行早期被动和主动肢体锻炼,入院后生命体征平稳即可开始被动锻炼,以协助患者抬举、屈伸关节为主,并注意抗痉挛体位的摆放,预防或减轻痉挛和畸形的出现,保持躯干和肢体功能状态,预防并发症及继发性损害的发生;还可利用毛刷等工具轻刷患肢以刺激患肢感觉;若患者意识清醒,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肢体锻炼,若病情允许,还可在看护下进行翻身锻炼。⑤患者处于稳定期后,可以开始肢体恢复训练,以Bobath握手、起坐训练、桥式运动为主。Bobath握手训练:指导患者双手十指交叉握拳,将患侧的拇指置于健侧拇指上,两只手其余四指处于对应交叉状态,患侧手在健侧手的带动下做上举动作,告知患者握手训练时不可憋气,用力需保持适中。起坐训练:协助患者在床边处于侧卧位,指导患者将患侧腿放在健侧腿的上面,利用健侧的前臂撑起躯干,并重复进行此组动作。桥式运动:取平卧位,制定患者将双手平放于身体的两侧,两脚面接触床面,护理人员此时将患者两侧的膝盖合拢、按住,要求患者尽量将臀部抬高并鼓励其保持一段时间。告知患者进行上述锻炼时呼吸均匀,运动时间、活动频率循序渐进。④患者处于恢复期后,主要指导其进行逐步进行平衡训练、起床训练、站立训练,若患者下肢的肌力恢复良好,可增加行走训练及日常生活锻炼。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Barthel 指数评定;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调查表分为10项,总分100分,患者所得分值越高表明自理能力等级越高,需要照顾的程度越低。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护理前后Barthel 指数对比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Barthel 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Barthel 指数为(71.2±1.5)明显高于对照组接受护理后Barthel 指数(49.6±1.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是脑血管常见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具有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后遗症多的特点[2]。此类患者本身年龄偏大,身体各项机能偏弱,发病后极容易发生器官功能减退、机体功能障碍,为临床治疗增加了一定难度。偏瘫是脑卒中后较严重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3]。临床证明,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同时,采取针对性的连续康复护理,可促进机体能力最大程度恢复,是医护人员的责任所在。

我科室护理人员通过分析卒中后偏瘫患者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总结优质护理经验,同时参照国内外系统化的康复方法,在认知、心理、功能锻炼等方面在各个阶段给予患者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首先,将患者感受、需求列入考虑范围,对护理服务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服务标准进行优化;同时,重视护理人员培训与考核工作。制定专业技能培养计划,根据各层次护理人员的特点进行多种方式培训。主要内容为:学习护理安全条例及相关并发症的护理,熟练掌握护理知识、沟通技巧、护理技能、沟通技巧的运用;强化“以人为本”护理观念与责任心,培养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提升其内在气质,对护理时的言行加以规范,注重护理技术和服务质量同步提高;此外,对院区环境加以改善。增加绿植的摆放,走廊墙壁悬挂科室人员配备介绍表及疾病宣传画,增加指示标识,走廊、病床边加设扶手,以提高患者治疗期间心理、生理上的舒适感[4]。入院后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院区环境,区域功能,帮助患者进行入院检查;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掌握其基本资料、病情,制定具有针对性护理方案,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心率、呼吸、血压、意识等各项临床指征,同时加强开展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方案、治疗重点与注意事项。避免患者对疾病产生错误认识,提高治疗积极性与依从性;发放护理要点、并发症预防等知识健康手册,嘱咐患者与家属阅读,提高自我防范意识[5]。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Barthel 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Barthel 指数为(71.2±1.5)明显高于对照组接受护理后Barthel 指数(49.6±1.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连续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康复效率,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唐柳妮,毕丹东. 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b04):117-117.

[2]谢荣香,林秋文,曾静. 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7):81-82.

[3]谢清兰. 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1):169-170.

[4]程丽娟. 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b12).

[5]邹佩. 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研究[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7):261-262.

论文作者:颜笛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连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分析论文_颜笛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