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教育及其在高校中的实施_素质教育论文

论素质教育及其在高校中的实施_素质教育论文

论高校素质教育及其实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素质教育概念是时代的产物,首先是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突出弊端提出来的。鉴于目前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有人提出要在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呼吁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估体系。1997年高教界开始了一场关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大讨论,各高校从自身特点出发,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一批有效的成果,推动了高校教育改革的迅速发展。到目前,素质教育不但使基础教育明确了改革方向,而且得到其他阶段和类型教育的认同。人们已经达成共识: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该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得到实施,各级各类教育都应该成为素质教育。

一、高校“素质教育”的涵义

一般认为,素质,就是人的品质、素养,是贯穿在人的一生当中、贯穿在人的一贯行动中的稳定的品质结构。对于素质构成,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有着不同的意见。其中不少学者以人的素质发展水平即发展层次作为分类依据,把素质构成分为三类:生理性素质、心理性素质和社会性素质。这种分法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并早已为许多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们所认可,而且为他们的研究工作所实际运用。

1.素质教育的一般涵义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主体性和发展的完整性,而不是把人仅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工具。它同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相一致:方向一致、目的一致、基本内涵一致,都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全面提高人才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据现代的社会发展观,衡量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核心标准已不再是单纯的GNP, 而逐步转变为综合的人的生活质量,在这种新的发展观看来,发展不能等同于经济增长,而应当把社会发展理解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优化以及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在这种新的发展观中,人不再是社会发展的工具,而是社会发展的中心和目的。对人来说,自由、能动、完满的发展是生活质量的最高层次。这种社会发展观,促使我们在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上必须转变观念。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就是要使培养的人具备一定素质,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享用生活。教育要为“人”而教,要把人“教育”成具有高素质的社会的主人,而不是简单地把人“训练”成社会发展的工具。出于这种社会发展观,素质教育应根据人的素质构成进行,促进人的综合素质发展,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不仅使学生得到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且将能力及态度、情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教育和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只是在不同层次上施以不同内容的教育。其总的要求如柳斌同志所概括的: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素质教育标志着一种观念上的转变,并不仅是简单的改变“应试教育”(甚至不要考试、取消智育),增加部分“音、体、美”、“人文、社科”之类的课程,也不仅是“知识教育+特长教育”,而是有更深层次的意蕴,它表达的是一种教育发展的理想和方向,其中包含着一系列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不应当仅仅从字面上简单地理解。

素质教育以使学生基本素质所得到全面而均衡的发展为目标,那么,根据素质构成,应该要求相应的教育构成。根据班华教授的研究,这种相应的教育构成应该包括:“自然的生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社会文化素质教育,”三类素质教育。主要地、直接地促进身体的或生理素质发展的教育称作身体素质教育;主要地、直接地促进心理素质发展的教育称作心理素质教育;主要地、直接地促进社会文化素质发展的教育称作社会文化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各部分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高校素质教育的特殊涵义

素质教育是面向各级各类教育提出的,不同级类教育在培养人的素质方面具体目标各不相同,素质教育内容也有所不同。高等教育属于定向的专门教育阶段,主要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素质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由于高校不存在升学竞争问题,素质教育在这里相对于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意义并不突出。另外,高等教育本身就是“精英教育”的产物,亦不必特别强调其“全民性”。对于高等教育来说,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在观念上解决如何克服功利主义,由“知识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将教育内容由书本向社会扩展、把参与教育活动的师生双方都看作教育的主体,建立新的教育主体观。在实际操作上解决如何根据学生个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科学的教育内容、方法,使学生的身心潜能得以较充分的发展,使学到的东西得以内化为潜在的能力和内在的品质与精神,从而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各国专家普遍认为:未来人才素质的构成“应具有积极进取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具有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较强的适应力;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适应科技领域综合化;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特征和特长;具有与他人协作及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根据对未来人才素质构成的认识,目前研究认为,高校素质教育主要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五个主要方面,强调内在身心潜能的发展与外在文化知识和社会规范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对此,浙江大学进行了十分有益的实验研究,在十年教育改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KAQ模式。 (注:即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y)、素质(Quality)三个词的英文缩写)。

KAQ模式要求学生要有扎实而宽广的基础知识, 先进的现代化的专业知识,大跨度复合交叉的知识;有较好的表达、动手、组织、创新能力;有胜不骄、败不馁,别人成功不嫉妒的素质。其要点是: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使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在普通教育和较宽的学术视野上;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使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建立在较高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基础上;

3.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专业性人才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把所学的知识通过实践加以内化,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从而为人类进步做出贡献。浙江大学的研究为高校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缺陷

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面向”以来,高校一直在围绕这个目标进行改革,十几年中,大到全国性专业结构调整、各院校不同专业的课程调整,小到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增加社会实践、加强考试管理、开展教学评估等等,特别是国家教委设立“优秀教学成果奖”以来,高校为教育改革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是不容忽视的。但从改革的内容来看,所追求的无非是如何使学生多学几手技术,多掌握几门知识,以适应就业的需要,比较强调的是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改革从原先的只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知识与能力并重,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但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

从对“现代人”素质的要求看,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缺陷是:

1.过分讲究专业对口,缺乏多样性和适应性;

2.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忽略心灵的教化、人格的培养;

3.教育价值观上狭隘的功利主义。将高校培养的人才仅看作生产力发展中掌握了高新技术的劳动力,高校则成了“制造”这种劳动力的“工厂”,忽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接受的教育既不完全也不平衡。结果是培养了一批技艺超群、缺乏精神生活和感情生活的“单面人”,学校难以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也无法适应未来世界的需要。

一些研究说明,目前的大学生虽然以很高的分数考入大学,但相当多的大学生很少甚至没有读过几本名著,对祖国和世界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没有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和能力,缺乏艺术欣赏能力和情趣,难以与人相处,有心理障碍者比例不断增高,加之大学没有了升学压力,许多学生学习便失去了动力……。所以才有“60分万岁”的口号,有了“读名著能找工作吗?”,“读《红楼梦》有什么用?”的疑惑,有了不该在大学校园里发生的种种丑恶现象。这一切给大学的教育带来很多不应有的困难。

三、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要从根本上改变上述状况,唯有彻底转变教育思想,实施素质教育。理论上看,高校素质教育同样可以由“自然的生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社会文化素质教育”三个部分组成,只是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体现层次上更高的要求。良好素质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是点点滴滴长期积累的结果。素质教育更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实际上,由于目前基础教育尚没有完全实施素质教育或者实施素质教育还有重重阻碍,我们的大学生并没有接受应有的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形成应有的素质。因此,高校首先要完成的是为基础教育补课的任务。大学是大多数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最后一站,就最大多数的本、专科生来说,靠2—4年的大学生活弥补基础教育十几年拉下的“亏空”是相当困难的,更何况大学要完成几十门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既要完整掌握理论,又要形成熟练的技能,本身就很紧张,不可能再进行仅同儿童般的“愉快教育”。如何在完成必要的专业教育的同时,不增加学生负担,最大限度地弥补基础教育的不足,提升大学生素质水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狭隘的“为功利”而学为“为做人”而学,这是高校素质教育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关于高校素质教育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已有许多研究。如加强基础学科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审美素质的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哲学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在课程上有所体现,乃至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等等,这些都是必要的,不可忽视的,在此不再赘述。应当注意的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生源情况,应有不同的素质教育内容,不可千篇一律,素质教育也应避免“一刀切”。

至于如何实施,我以为:仅靠增加几门课或者开几个讲座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当然这很必要),素质的形成和升华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必须使他们从潜移默化的被动形成变成自我培养的主动升华。学校、教师只是外部因素,这个外部因素所能起的作用在于:

1.积极引导。给学生以正确的导向,从理论到舆论再到政策,使素质的培养沿着一条正确、健康的道路前进。

2.营造氛围。创造素质培养的良好环境,使学生进入这个环境,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熏陶,在这种熏陶下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良好的环境、氛围恐怕比某些强制性的“教育”更为重要。

要做好“引导”和“营造”工作需要全体高校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包括增加选修课比重、开设素质教育系列课程、开展关于素质教育的大讨论、指导学生读书、举办各种讲座、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美化校园和生活环境等等。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课堂教学仍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事实上,很多时候恰恰是课堂教学问题没有解决好,才极大地限制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因此,大力改革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素质教育实施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素质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是渗透于各科教学当中的,所有任课教师均负有素质教育的重要责任。任课教师要理直气壮地抓好课堂教学质量,更加科学地研究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课堂结构等问题,充分揭示本学科所包含的哲学思想、科学方法论思想、美学思想、伦理思想、创新思想等等,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审美情趣、道德品质、学习兴趣、创造力、意志品质的熏陶和培养。俗话中说“名师出高徒”,我们理解,这里名师的“名”和高徒的“高”就不仅是技术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知识量多少的问题,重要的恐怕“功夫在诗外”,是个教师素质问题。

标签:;  ;  ;  ;  

论素质教育及其在高校中的实施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