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村”变成了“城”的一部分,同时,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也要求越来越高,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垃圾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垃圾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和难题,尤其是“城中村”生活垃圾、建筑渣土普遍存在,环境污染严重,垃圾收集、清运更是难上加难。如何解决“城中村”环境卫生问题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城中村”概述
“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快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农村土地全部被征用,农村集体成员由农民身份转变为居民身份后,仍居住在由原村改造而演变成的居民区,或是指在农村村落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农村土地大部分被征用,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的农民,仍在原村居住而形成的村落。
“城中村”的内部通常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以低矮拥挤的违章建筑为主,环境脏乱、人流混杂、治安混乱、基础设施不配套、游离于城市管理体制之外,成为了都市的“顽疾”。从地域角度上讲,它属于城市的范畴。从社会性质的角度上将,仍保留了传统农村的因素,具有城市与农村双重特征的城中村其产生的原因。同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以及土地所有制等诸多因素有关。
首先,“城中村”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特殊的经济价值。它往往被城市所包围或紧紧地与市区相连接,是城市发展与建设中最活跃的地带。相反,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也随即产生,甚至达到难以解决的地步。
其次,“城中村”人口众多。有的地方外来人口要比本村人口多出几倍或几十倍,他们混杂而居,一方面保留着各自主要农村风俗、地区的乡土、宗族、地缘等传统观念,另一方面也都在不同程度地尝试着新的城市生活方式。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活动都是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
第三,管理难度大。从赛罕区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城中村”采用的仍然是农村管理模式。随着“村改居”进程的逐步加快,迫使他们转变观念,理想式的一夜之间跨入城市行列。这种城市、农村掺杂的管理方式造成“城中村”管理上的权责不明。所以,“城中村”自其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脏、乱、差”等非常严重的问题。
二、“城中村”环境卫生状况
由于“城中村”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居住在“城中村”生产、生活的人们各种行为的存在,同时,客观条件也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城中村”环境卫生的改善。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村民常年养成的不良陋习一时难以扭转,生活垃圾随手就扔,脏水、污水随意倾倒;二是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城中村”,给这里带来了繁荣也带来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们临时居住,没有爱护环境卫生意识,你仍我也仍,你倒我也倒;三是人多所带动的商业、服务业也多,在“城中村”的主要道路两侧,挤满了商业店铺,做买卖中产生的大量垃圾不分时间、没有收集容器、随意堆放,任意倾倒,造成街边巷口垃圾成堆;四是由于受拆迁补偿的影响,“城中村”乱搭乱建,无序建设,造成原本就狭窄的道路更是难以通行。建筑材料随意堆放,建筑垃圾未被清理而混杂在生活垃圾现象十分突出;五是“城中村”没有完备的环卫专业队伍,更没有收集、清运垃圾的专业设备。村里排水、排污能力差,污水横流,道路泥泞,环卫基础设施薄弱。如垃圾压缩转运站、水冲公厕等设施几乎没有等等,这些都是造成目前“城中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主要原因。
三、垃圾收集、清运面临的困难
目前,“城中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大体上可分为几种:一是无专人管理,家家户户以“各扫门前雪”为主。对一些可变卖的固体废弃物,如废纸、橡胶制品、塑料制品、铁、铝等基本上都自行收集处理,其余的垃圾则随意倾倒,时间长了,村委会组织人员集中清理一次,把收集起来的垃圾偷运到无人管理的、更远的村边、道旁,形成新的垃圾山、更大的垃圾包围圈;二是村委会比较重视,采取了一些措施办法。如生活垃圾收集、清运承包给个人或村委会组建卫生队,由专人收集、清运。这两种方式花钱多、难管理、卫生质量差,收集起来的垃圾又无规范允许倾倒的地方,结果还是偷运到别处,形成新的垃圾污染地。三是由政府委派环卫部门接管,这种形式从专业的角度看是比较合适,从根本上解决了垃圾乱倾乱倒问题,但在垃圾一次收集、清运过程中又出现了人为和客观的困难。我们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前不塔气村为例:该村位于呼和浩特市市区东南,紧邻自治区、呼市两级政府,是赛罕区最大的“城中村”,2009年由赛罕区环卫局接管该村卫生管理。该村人口2150多人,外来人口51000多人,商业店铺多达1000余家。按照我国城镇垃圾的人均日产生量1.2-1.4公斤、人均年产生量440-500公斤计算该村日产生垃圾约64-75吨左右,年产生垃圾达2.3-2.7万吨。如何才能把这样庞大的垃圾量收集、清运出去是前不塔气村和环卫部门目前最棘手的事情。经过实地调查发现:一是人为原因。该村人员居住密集、村落面积特别大,人们都不愿意将垃圾堆放在自家门前,较大的垃圾收集容器又无法放到村中心最需要的地方,只能放到村边人少的地方,这样给清扫保洁工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他们无法把一天产生的垃圾收集、清运到很远的容器中,这样也自然造成清理不及时和垃圾积存滞留等现象;二是客观因素。乱搭乱建、占道经营、交通拥堵,再加上村中街巷狭窄、环卫部门大型作业车辆、专用设备发挥不了作用。由于上述原因,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得不到日产日清,这样必然造成垃圾滞留,形成积存,所以这些困难和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成为我们分析研究“城中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的第一道课题。
四、“城中村”环境卫生管理对策
加强管理,从源头抓起。扭转目前“城中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我认为这不是哪一家、哪一个部门的事情,只有政府牵头,“城中村”自身努力,城建、市政、城管、环卫、环保、绿化等部门齐抓共管;优先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升村镇居民文明素质和爱护环境卫生的思想意识;彻底解决生活垃圾收集、清运过程中存在的的实际问题,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政府重视,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2、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3、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4、加强教育,全面提升文明素质。
5、建立长效化管理机制。
总之,环境卫生问题,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一道难题是长期的、全方位的、浩大的系统工程,解决“城中村”生活垃圾问题更是一项艰巨任务,只有全社会高度关注、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广大村民提高认识、人人动手、从我做起、相互监督、团结一致,才能有效地处理好“城中村”环境卫生问题、才能真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最终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的目的。
论文作者:陈启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城中村论文; 垃圾论文; 环境卫生论文; 环卫论文; 城市论文; 生活垃圾论文; 农村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