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 511340
摘要: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其中水工建筑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地位越来越高,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水工建筑可以实现对水流的控制与调节,从而达到防治水害的目的,进而对水资源进行更充分的开发与利用。水利工程建设具有系统性与复杂性,涉及到很多领域。而防渗透是水利工程建设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为水工建筑的稳定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水工建筑;防渗透;技术
0 前 言
若以功能对水工建筑进行分类,可分为通用性水工建筑以及专门性水工建筑两类。其中通用性水工建筑主要是指挡水建筑物(如堤坝)、泄水建筑物(如溢洪道)、进水建筑物(如进水闸)、输水建筑物(如渠道)、河道整治建筑物(如护岸);专门性水工建筑是指水力发电专用建筑(如水电厂房)、灌溉供水专用建筑(如沉砂池)、港口专用建筑(如码头 )、过坝专用建筑(如升船机)。上述两类水工建筑都属于永久性水工建筑,另外还有一些临时性水工建筑,如围堰、导流隧道等。总而言之,不论是何种水工建筑,都必须要做好防渗透措施,以保证水工建筑的稳定性,充分发挥其功能。在当今时代,如何才能做好水工建筑的防渗透施工,如何才能完善水工建筑中防渗透技术的不足,这是当前众多水利工程建设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 水工建筑简介
水利工程项目中的水工建筑,其组成是比较复杂的,很多水利工程的组成部分都隶属于水工建筑,总的来看,水工建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挡水建筑物,这一挡水建筑物在水利工程项目中是极为常见的,几乎所有的水利工程项目都包含着挡水建筑物,比如堤坝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挡水建筑物存在形式;
(2) 泄水建筑物,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而言,泄水建筑物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溢洪道等,其也是水工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
(3) 进水和输水建筑物也是水利工程项目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进水闸和相应渠道更是所有水利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4) 护岸同样也是水工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结构,并且其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发挥的作用也是极为明显的;
(5)另外,还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水工建筑物,比如水力发电建筑物、港口建筑物以及灌溉建筑物等,这些建筑物并不是所有水利工程项目中都具备的,但是其也属于水工建筑的组成部分,在特定的水利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水工建筑防渗透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对于水工建筑的施工建设来说,防渗透技术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技术手段,合理的运用防渗透技术对于水工建筑而言是极为必要的,这种必要性主要体现在防渗透能力对于水工建筑的重要性上,具体来说,这种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首先,水工建筑作为整个水利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渗透性能必须满足水利工程建筑的相关需求,一旦水工建筑的防渗透性能出现问题,必然会直接导致整个水利工程项目出现质量问题,影响项目后期正常运行;
(2) 其次,对于水工建筑所处的环境来说,加强防渗透技术的应用也是极为必要的,因为水工建筑一般都承受较大的水压力,在水压力作用下,容易出现渗透问题,而一旦出现渗透问题就必然会导致整个水工建筑失稳,进而酿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抵抗这些水压力,必须要加强水工建筑防渗透施工技术的应用;
(3)最后,相对于水工建筑的主要功能来说,加强防渗透技术的应用控制也是极为必要的,尤其是对于挡水建筑物来说,一旦出现渗透问题必然会影响其挡水效果,不能有效发挥工程的最大效益。
3造成水渗透的成因及分析
之所以会出现渗透问题,就是因为在施工中存在我们没有注意到的疏漏之处,施工单位要做到在施工前总结经验,在施工中主动找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找渗透的原因就是要分析混凝土中存在的结构缺损,其中包括了变形缝渗透及裂缝渗透。
3.1变形缝渗透的原因与分析
变形缝是沉降缝、伸缩缝及抗震缝的统称。作为混凝土建筑要求变形缝必须具备以下性能:自身止水结构的水密度表现性能良好,不会在水压力之下出现渗漏;可是满足建筑物各部分的变形、变位等变化要求,在力传递消除方面表现稳定;止水材料的稳定性、耐久性可靠持久。一般来说,变形缝的结构失效有以下三方面成因(表 1)。
3.2裂缝渗透的原因分析
当混凝土的拉应力明显高于其自身抗拉强度时,或者被拉伸变形大于拉升变形极限时,混凝土结构就会出现断裂。根据断裂的程度可分为表层、深层及贯穿断裂。问题的成因与预防这类问题的出现可从两方面入手(表 2)。
4 水工建筑中防渗透技术
水工建筑在防渗透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问题,针对性的选择材料和工艺。从而充分发挥水工建筑的功能,提高水工建筑的使用年限。在进行防渗处理时,首先要将水源找准,然后按照堵引结合的原则有计划地安排排水和堵水。使水源以合理的方式排放出去,从而彻底解决渗水的问题。此外,还要严格按照注、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先进行注浆,修补好渗水缝四周的薄弱部位,提升水工建筑的强度和密度,然后再进行堵水。根据水工建筑渗透的主要问题,现对以下几种常用的防渗漏技术进行介绍。
4.1普通灌浆加固技术
通常情况下,普通灌浆加固技术主要由水坝基础灌浆、坝体上游区域固结灌浆、水坝体帷幕灌浆等技术。在进行普通灌浆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准备阶段:要将水位降低到灌浆需要的位置,在施工前将灌浆有关记录工作做好。②清洗:在清洗时,要清洗裂缝和灌浆孔。开始施工前,要先冲洗孔壁和孔底,冲洗过程中,要注意水压的问题,灌浆段的压力不可以超过 77%,根据孔洞的深浅确定冲洗的时间,也可根据水的清浊情况进行判断。
③在灌浆的过程中,要按照从稀到浓的基本规律,以水压力为准,使浆液浓度逐渐增加。
此外,要制定合理的水灰比,也可以在灌浆过程中加入铝粉、石英粉等。在灌浆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壁可灌浆技术进行加固,使用橡皮管的弹性收缩压力达到自动注浆的目的,然后逐渐增加灌浆的压力,在混凝土的毛细管中压入空气,然后利用混凝土的自然呼吸作用将空气排出,防止出现气阻的情况,提升管控的质量。使用这种技术进行防渗透施工,不仅可以提升防渗透效果,并且可以节约缩短时间,节省修补成本。
4.2化学灌浆施工技术
在帷幕防渗透和堵漏防水中,化学灌浆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这项技术可以起到良好的加固效果。在修复裂缝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当前,化学灌浆技术已经在大坝、水库、船闸等工程防渗透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且在核电站基础加固、止水封闭;大堤、渡槽的加固;防堤坡、码头的加固方面应用广泛。
4.2.1化学灌浆泵的类型
驱动方式不同,化学灌浆泵的针对面也不同,根据驱动可以分为电动泵、手动泵、液压泵、气动泵等。根据灌浆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泵后双液混合泵、泵前双液混合泵。根据使用地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岩床化学泵、裂缝化学泵。在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抱枕压力的稳定性,要注意施工的可控性。根据化学灌浆泵压力的不同,可以分为闭环控制式、开环、闭环 PID 控制、闭环比例控制。
4.2.2 化学灌浆技术的优点
使用化学灌浆技术进行施工,具有持续稳定、无公害等优点,适合在不同类型的环境中使用,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对外界环境要求比较苛刻的环境。并且施工价格低。不管是后期的化学浆原料,还是施工设备都非常成熟,在推广、开发和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普及率。目前,我国的化学灌浆技术已经得到了各大施工领域的认可,已经拥有了相对成熟的施工技术。
4.3高压喷射灌浆防渗透技术
和常规的施工技术相比,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具有开挖量小、工程造价低、施工便利等优点。由于高压喷射灌浆防渗技术占地面积比较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周围建筑的影响程度。使用这些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时,可以提升堤坝的防渗透能力,降低防洪压力。高压灌浆的三种类型如图 1 所示。
1)钻孔施工。在钻孔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孔循环工作的正常性,要先进行填充堵漏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一边套管、一边钻进。钻进过程中,要保证钻孔角度的垂直,偏斜率控制在 1%以内。在向下植入喷射管时,可以直接将泥浆固壁钻孔放置到钻孔孔洞的底部。
2)在高压喷射灌浆过程中,如果使用的喷射方法不同,使用到的技术参数也不相同。在各种地质环境的影响下,使用同一种灌浆方法,都不会使水压、浆压、气压出现变化。灌浆速度回随着地层的变化出现降低或提高。一般在砂卵石地区施工时,灌浆速度会比较慢,在砂质环境下施工时,灌浆速度会比较快。在实际灌浆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先序孔的速度,然后将后序孔的速度控制在较低的级别。当孔中反浆量降低时,需要降低提升速度。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灌浆速度、灌浆压力和灌浆开进速度。实践证明,使用高压喷射灌浆施工技术可以全面提升水库的安全性,提高水工建筑的稳定性。
5 总结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水电水利工程在建设速度和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提升,各种类型的水利工程在我国发展迅速。水工建筑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组成,其发挥的作用是基础的、必要的。而建筑渗透问题则对水工建筑有着致命的影响,所以我国的水利工程在施工期间要格外重视水工建筑的防渗透质量,以此来保障整个水电水利工程的稳定与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继业,李世伟.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在地下防水工程中的应用[C]//中国建筑学会防水工程与材料学术论坛论文集,2010.
[2]玄立恒,王震环.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在地下防水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2,10(1):38-39.
[3]秦刚民.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在地下防水工程中的应用[C]//2012 地下空间工程防水与渗漏治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4]张瑞.深覆盖层防渗墙施工过程中槽孔稳定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0.
[5]乐丰.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四川武都引水围堰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0.
[6]王天星.混凝土防渗墙在土石坝防渗加固中的应用研究[D]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论文作者:李福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水工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