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关键问题及技术论文_史向荣

浅谈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关键问题及技术论文_史向荣

西安科信市政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量不断提升,但是实际土地储备量却难以满足这一发展要求,而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却为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本文简要就当前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主要施工技术,以期为广大施工单位提供施工技术参考。

关键词: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问题;施工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即共同沟、综合管沟,是为了解决城市密集度发展问题,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城市建设规划措施。其主要是指在地下进行公共隧道空间的构建,实现公用管线的集中铺设。而根据综合管廊的实际应用功能、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其又被划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缆线综合管廊以及干支线混合综合管廊等多种。但是就当前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而言,其依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不断实现问题完善,优化施工技术十分必要。

一、当前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分析

(一)地下综合管廊设计过于保守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设计是工程建设开展的基础与关键。但是,由于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发展时间较短,工程数量相比电力管沟建设相差甚远,若要保证重力排水水平,设计人员应当提升对管线间安全间距与用户余量之间的考虑。而当前设计人员由于设计经验不足,在设计工作中过于保守,缺乏对上述关键点的分析与讨论。导致燃气与电力安全距离不足,电力线、控制线相互干扰,给水、排水管道交叉污染等问题屡见不鲜。

(二)地下综合管廊线路规划过于随意

当前,我国多个城市当中都已经积极的开始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但建设规模较小、综合性较弱,且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部分施工单位也由于经验不足,缺乏管廊线路规划意识,导致线路铺设过于随意。没有根据城市建设现状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地下管网图设计,不具备线路统筹协调管理的能力。造成当前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盲目施工、重复施工的问题出现,不仅会浪费大量的地下空间,还可能会在施工过程中挖断其他管线,造成停水断电、通讯事故等的发生,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三)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水平较低

在当前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工程建设质量,但是当前各施工单位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水平却普遍较低,难以满足现代化施工建设要求。究其原因,就在于该施工项目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大都是照搬国外施工经验,缺乏技术创新的意识。同时,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没有被较高的要求,施工队伍整体技术水平偏低,造成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关键技术分析

(一)深基坑支护技术

在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通常可采用的基坑施工方法包括明挖法、暗挖法以及盾构施工法几种。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需选择明挖法进行深基坑挖掘。而若地下构筑物较多,综合管廊建设需要进行深埋的情况下,则需要选择暗挖法或者盾构施工法来进行。针对沿海地区的管廊施工而言,施工时还应当做好相应的基层开挖维护,即深基坑支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已经通过软基处理之后的标准基坑段,施工人员在进行基坑支护施工时应遵循以下步骤,即首先进行顶部放坡,其次进行横向支撑,然后打下钢板桩,最后利用封顶用水泥搅拌桩来实现封底。通常情况下,支护基坑开挖深度应当在7.5米左右。同时在坡上开挖2米,利用15米长的钢板桩进行支护,并在钢板桩的外围进行水泥搅拌桩的打造。最后还应当在基坑底部利用水泥搅拌桩实现加固。

(二)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是综合管廊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施工人员需要按照施工设计要求来选择钢筋的尺寸与规格,并严格遵循施工方案展开钢筋绑扎与钢筋焊接。在进行钢筋绑扎之前需要在固定的钢筋位置线处进行垫层,避免钢筋位置错位。同时为防止钢筋受到污染,施工人员还需在模板上进行脱模剂的提前涂刷。施工人员在就底板双层钢筋进行固定时应当采用铁马脚作为支撑,并将其布置成梅花形。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也需要利用马脚实现临时加固。另外,在钢筋底板绑扎时,施工人员还应当注意进行侧墙竖向主筋的留置,以主筋为基础进行钢筋绑扎。同时,在下料弯配施工时,施工人员应当将深入底板的主钢筋进行加固,保证固定点在两处以上。

(三)模板施工技术

施工人员在进行模板施工时,应当严格遵循工程项目对支模模板所提出的施工要求,正确的选择模板材料,使用规范化的模板施工技术展开施工。首先,针对侧墙顶板模板施工而言,施工人员应选择竹胶板作为主要材料,主梁与次梁则都应选择木枋作为模板材料。在选定材料之后,遵循设计图纸进行模板几何尺寸下料,同时制作出相应的模板。为避免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发生模板漏浆问题,施工人员在进行模板连接缝处理时,应当选用双面胶条进行粘合。此外,施工人员还须采用14对以上的拉螺栓来进行模板固定。

(四)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开展之前,施工人员首先应当注重混凝土质量把控,采用实验室试验配比的方式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其次,施工人员需要就钢筋、预留构件等进行检查,并关注天气情况,避免在雷雨大风天气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后在实际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当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施工人员还应当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表面磨平操作。同时还应当使用塑料薄膜,草袋等就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并定期浇水,避免混凝土由于水分蒸发而出现干裂。最后在混凝土拆模操作时,施工人员应当就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保证混凝土强度在2.5Mpa之上才能开始拆模操作,切实保证混凝土质量。

结束语:

在当前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中依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了综合管廊实际应用价值的发挥。具体来说,主要问题包括了管廊设计过于保守、综合管廊线路规划过于随意、施工技术水平较低等多种问题。为实现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质量与水平的全面提升,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注重施工设计优化,制定完善的施工规划,采用规范的施工技术展开管廊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发挥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最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辛鹏飞,刘开峰.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初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48):17-18.

[2]李晓乐,郝延,吕隆浩,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与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7,(48):110.

[3]成森.简议市政综合管廊建设的原则及其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7,(46):40.

[4]吴殿昌,罗丁,湛楠,等.HDPE在地下综合管廊防水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7,46(21):63-65+80.

论文作者:史向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浅谈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关键问题及技术论文_史向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