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城市收缩;认知误区;空间规划响应
引言
国家发改委今年3月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首次提到了“收缩型城市”概念,并明确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在我国,对“收缩型城市”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城市收缩一般理解为人口规模在1万以上的人口密集城市区域,面临人口流失超过2年,并经历结构性经济危机的现象。常住人口减少、第三产业占比低、老龄化程度高等,都是最关键指标。
1我国收缩城市的基本特征
第一,中部地区城市居多。在173个收缩城市中,东部41个,占24.0%;中部54个,占31.0%;西部41个,占24.0%;东北37个,占21.0%。东、西、东北三大区域收缩城市数量差别不大。
第二,都市圈外城市居多。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都市圈日益成为人口和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对一个地区或国家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划分我国24个都市圈,都市圈内有67个收缩城市,占39.0%;都市圈外有106个,占61.0%。
第三,以中小城市居多。以2016年城市建成区人口为依据,根据2014年国务院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我国收缩城市中有小城市158个,占91.0%。其中,Ⅰ型小城市80个,占46.0%;Ⅱ型小城市78个,占45.0%。小城市是我国收缩城市的主体。这既与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和劳动力的流动有很大关系,也与我国城市发展政策有关。在城市化过程中,大城市对人口的集聚作用显著高于中小城市,特大城市对人口的集聚作用明显高于一般大城市,人口向大城市集聚是城镇化的普遍规律。
2城市收缩的认知误区
2.1概念错误:将城镇化过程中的正常人口流动迁徙混淆为人口收缩
改革开放的40年是我国快速城镇化的时期,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对于流入的城市而言人口增加了,对于流出的乡村而言,人口减少了。随着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逐年下降,人口的增减变化更多地折射出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就业机会更大的城市,农村出现空心化,反映在空间上就是乡村人口流失,街道等城镇型单元的人口增加,这种此消彼长是典型的“城乡流动效应”,另一方面,区域发展落差导致的就业与收入差异也普遍存在于城市群的核心区及其毗邻的相对欠发达的外围区,这就进一步引发了人口流动的“核心外围效应”,欠发达且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乡镇单元人口下降,而城市群核心区的街镇单元人口增长较快。以上二种效应的叠加在空间上都表现为人口密度的增加或减少,但这种变化的背后主要体现的是城镇化过程,不管是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还是从发展水平较低的外围中小城镇流向经济更发达城市化水平更高的城市群核心区,其本质都与因产业和资本转移或老龄化等社会转型引发的城市结构性危机不一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尺度混淆:将区域人口收缩混淆为城市收缩
在我国,“城市”既是行政地域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实地地域概念乃至功能地域概念(周一星,史育龙,1995)。如首都北京,其作为直辖市管辖的总面积达约1.64万平方公里,但作为城市实体地域的北京建成区则主要在五环内,而功能性地域的首都圈还可包含不归北京管辖的廊坊北三县等。一般来说,作为一个行政地域存在的城市往往是一个区域的概念,其空间范围远远大于实体地域“城市”的空间范围,因为其中还包括了代管的县域和乡村,而实体地域意义上的“城市”则更加接近于世界其他国家对城市的定义。因此,很多的研究与报道混淆了区域的人口变化与城市的人口变化,行政地域单元的总人口流失其实是区域的收缩而非城市收缩。如前文所述,对于那些欠发达农村地域广泛的地级城市,总人口流出极为普遍,这其实是城镇化过程中正常的流动迁徙,但其实体地域所在的中心城区人口往往并未减少,并非是所谓的“收缩城市”。
3空间规划响应
3.1积极推动城市“双修”,提高城市韧性
“双修”工作即生态修补、城市修复8。扩张型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资源等现实问题,产生大量负面效应,亟待化解,这也是“双修”工作开展的意义所在。首先,加大生态修补力度。生态修补是当前绝大多数城市需要开展的工作,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对于已经被污染的环境,需要结合先进的设备和合理的保护手段,最大程度激发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建立环境监测机制与灾害防范措施,提高城市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对于资源过度消耗引发的环境问题,需要寻找替代资源降低其消耗速度,确保资源的自我生产能力,设定城市绿地与生态资源监测保护机制,实现资源上的“生产-消耗-再生产”循环使用。其次,强化城市修复水平。城市修复存在于我国城市化的各个阶段,这同样包括两方面内容:对于城市功能冗杂引发公共资源的浪费问题,需要加大力度进行空间划分与发展定位,从而实现整个城市基础设施布局的合理化;对于经济发展本身的问题,需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与功能定位,合理进行产业建设,推动人口、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城市的整体韧性。通过“双修”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强化城市自身的韧性,提高应对外部影响的能力,避免城市收缩现象的发生。
3.2面向匹配的需求,推动建设网络型弹性城市
在人口局部收缩和老龄化并存的时期,城市的空间开发应当与匹配的需求者要求的恰当化规划相统一,如随着收入提高对文化设施和绿地等高品质城市空间的需求,以及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行为出行需求等。可借鉴日本紧凑城市的规划模式,以网络型城市规划来带动收缩城市空间的重构,停止继续在城市外围扩大居住区开发,通过市中心再生更新来提升城市的活力与中心性,强化公共交通与具有多样化功能的各类城市中心的有机结合,构建一个弹性、可生长、可收缩的城市空间结构。
结语
目前,城市收缩不再是特殊的个别现象,但是也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因而关注城市收缩问题也是为了促进城市更好地发展,同时城市增长和收缩相互转换的内在联系仍需要进一步探究和完善,以便应对城市收缩对社会和城市发展过程中造成的困难和阻碍
参考文献
[1]吴康,孙东琪.城市收缩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经济地理,2017,37(11):59-67.
[2]张京祥,冯灿芳,陈浩.城市收缩的国际研究与中国本土化探索[J].国际城市规划,2017,32(5):1-9.
[3]杜志威,李郇.收缩城市的形成与规划启示——基于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视角[J].规划师,2017,33(1):5-11.
论文作者:黄磊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3
标签:城市论文; 人口论文; 地域论文; 城镇化论文; 资源论文; 空间论文; 区域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