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出版业的跨世纪发展趋势(下)_电脑论文

论中国出版业的跨世纪发展趋势(下)_电脑论文

谈中国出版业跨世纪发展趋势(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版业论文,发展趋势论文,中国论文,跨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出版技术手段的电子化

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导致了电脑、多媒体技术与交互式信息网络的迅速普及,开创了一个知识信息传输的电子化时代。与此相适应,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出版社,其技术方法与手段也必然会朝电子化方向迈进。

一、出版物形态电子化

我国1992年首次研制出以软磁盘为载体的电子出版物,之后又研制出光盘为载体的电子出版物。到1997年底止,我国共研制出版了2000种电子出版物;经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生产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单位有33家;据专家预测,我国电子出版业的产值到2000年将达到美国1994年所达到的水平,即电子出版业的产值达到整个出版业总产值的28%。可见,电子出版物,在我国正呈方兴未艾之势。

新兴的电脑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光盘式的电子出版物的发展,而且还促进了网上出版物的出现,由此而使今后的出版物将由单一的纸质印刷品向着以下三种形态并存的方向发展。

1.纸质印刷品形态的出版物仍将继续存在,但是它们在整个出版物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将会渐渐变小,最终稳定在一个有限的比例上。

即使是在电子传媒极为普及的情况下,读书看报也仍然是人们接受信息最为惬意、自由、悠然和富于情趣的方式。纸质印刷品仍然以其能方便携带与阅读而将继续受到读者欢迎。并且,学校师生们所用的纸质教科书,即使是在计算机非常普及的情况下,也仍然会作为传授知识的一种载体而存在。因此,那种认为纸质印刷品将会最终走向消亡的论断和忧虑是毫无根据的。

2.大量的时事、知识类出版物将转变为以网上传播方式为主导的形态,或者是以纸质印刷品和网上传播两种形态并存。

网上传播形态不仅使传统的、原生形态的书刊出版可以运作得更快、更方便,而且可以及时提供传统书刊无法提供的有关事件与人物的声音,影像信息。并且,由于采用了电脑互联网络多媒体通讯特有的“超级文本链接”方式,网上传播形态还可使读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阅读主题,节省获取某一特定知识信息的时间。

3.使用多媒体光盘形态作为具有长期保存收藏价值的出版物的主要存在形态。

武汉大学出版社将《四库全书》制作成电子出版物,清华大学将全国的重要期刊制成电子出版物,等等,即预示着多媒体光盘形态将会成为我国出版物形态的主体。尤其是一些具有收藏价值的出版物,如精华本、精选本,以及知识性、教育性书刊,很适宜于制作成多媒体光盘形态。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人们对电子出版物的需求将会大幅度提高,以多媒体光盘形态存在的电子出版物在全部出版物中所占的比重也会不断提高。

出版物形态的电子化,意味着出版物生产制作方式也会随之发生革命性变化。传统的出版作业流程,以“淘汰铅与火”为标志,正在向“减少纸和笔”的方向前进。与此相适应,出版业的内部管理,也正以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为标志,逐步朝现代化目标前进。

二、出版业内部管理的计算机化

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明成果。它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实践的各个方面,具有运算速度快、贮存信息量大,并且具有记忆、判断功能等优点。出版业计算机应用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却比较快。

目前,全国565家出版社全都使用了电子计算机。 出版作业流程中,编辑排版过程应用计算机最为普遍;大多数出版社的发行管理及财务管理也已使用了计算机;一些出版社的装帧设计也实现了计算机化。全国新华书店系统的33个发货店中,除西藏、海南、青海、宁夏四省(区)的发货店外,都已在店内开发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在业务管理的主要环节上,如订数的录入、汇总,发货制票,统计查询,结算收款,库房管理等,都普遍使用了计算机。新华书店3000多家销货店中,约有15%左右的店拥有微型计算机,其中大部分已开发或引进了发行业务管理系统,但除了少数店(如深圳市店于1996年建成了本店计算机局域网、杭州市新华书店实行了计算机联网等)已实现了本店范围内的计算机联网之外,其余则大多为单机运行,仅限于在财务、业务等个别环节应用。

出版业内部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下一步将会朝以下两个方向继续发展。一是在出版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上普遍使用计算机。

1998年初,新闻出版署在湖南长沙主持召开了全国新闻出版信息化工作会议,会议就加速本行业信息化建设与计算机应用达成了共识。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新闻出版署决定用五六年时间,筹集3 个多亿的资金,启动我国的“金版工程建设”。其中包括建设四个大型数据库,即“新闻出版管理数据库”、“中国百科术语数据库”、“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库”和“国家新闻出版版权数据库”。这四个大型数据库的建设,既为出版业各环节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又能对出版业计算机的普遍应用起到良好的推动促进作用。

二是将各种单机联在一起,建成局域网。由于计算机联机运行比单机运行的效率要高得多,所以,在企业内部计算机使用较为普遍的情况下,局域网的建设就会很快提上议事日程。四川省新华书店在省店局域网建成之后,目前又在积极地建设全省新华书店的局域网;长沙市店已引进了深圳市店的计算机系统,打算在一个个门市部的局域网建成后,再实行全市新华书店联网;一些专业性出版社,也在积极地准备与一些大城市的专业性书店实行计算机联网。

总之,随着计算机在出版业内部管理各环节上的普遍使用,以及出版发行企业或部门内部计算机专用网络的发展,出版业内部管理的计算机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以此为基础,出版业信息传输网络化的脚步也就越来越近。

三、出版业信息传输网络化

出版业的正常运作离不开信息。出版系统既要从外部吸收大量信息,才能了解市场、策划选题,又要向外部发送大量信息,才能沟通市场、推销产品。过去,出版业信息传输主要靠人工操作,如发订单、上门推销、调查走访等等,速度慢、效率低。一张订单从发出到回收订数,正常情况下需要50天左右的时间,难以适应快节奏的社会发展步伐。因此,传统的出版业信息人工传输方式必然会逐步为计算机网络传输所代替。

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信息,具有速度快、效率高、针对性强、效果好等特点,因而在出版业信息传输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国外,出版业的信息传输早已在一些发达国家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日本于70年代初建立的日贩出版信息网络,将数千家零售书店的计算机与批发公司的计算机中心联在一起,每天处理30张添货单上的数百万个数据;英国的全国电话订货系统,利用每天夜晚12点之后的电话空闲时间,将全国所有的书店、出版社、批发公司的计算机联成一个网络,开展一小时的订货业务。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的出版业,运用计算机网络传输信息的情况也非常普遍。

在我国出版界,计算机网络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但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出版业的信息传输就会步入网络化时代。此种发展趋势,将会以下列三种方式表现出来。

1.建立出版社的Intranet,并实现与Internet的互联。

Intranet,即以Internet的技术和标准建立的企业或部门内部专用的网络系统。 也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出版业内的局域网, 不过是Intranet系按国际标准建立的局域网,其技术要求更高罢了。

目前,我国有少量的出版社和书店建立了自己的Intranet网,并有12家出版社,如电子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等,及5家书店,如长春科技书店、杭州市电子书店等, 在国际计算机互联网上开设了网址,加入了Interanet网的运行。

实现与Internet的互联之后,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国际科技、经济、文化、学术动态信息和国际书业市场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发布商品信息,能够为外向型出版活动的发展及图书国际贸易的扩大创造条件。因此,凡外向型出版业务较多的出版社,或准备积极发展国际图书贸易的出版发行机构,迟早都会迈出与Internet互联的这一步。

2.建立全国性的出版信息网络,实现全行业的计算机联网。

目前,全国性的出版信息网络建设已经起步,其中两大网络工程的上马最为引人瞩目。一是新闻出版署直接领导筹建的“全国新闻出版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它将全国书刊出版单位的信息系统连成一体,以储存与检索书目信息为主要功能,通过该系统可随时检索到在版图书状况、出版管理政策法规要求、版权注册保护情况等等信息。二是“全国新华书店出版物发行信息网络”,这是由新华书店总店负责筹建,以总店的局域网为中心,以部分发货店(省级店和发行所)为分中心的两级信息网络系统。该网络通过电话网连接分布在出版社、发货店、销货店的远程工作站,其主要功能是接收处理发行信息。通过该网络办理进销业务,可以大大节省出版物交易时间。

随着这两大信息系统的建设并正式运行,其它的出版业信息网络还会不断出现,全国的出版发行单位,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出版业的行业计算机网络行列,这就将使出版业信息传输网络化的过程大为加快。

3.加入区域性的社会公共信息网络,发展网上售书业务。

近几年,各地区域性的社会公共信息网发展非常之快,其中上海热线、武汉热线等公共信息网,其发展已具相当规模。出版业经营者积极加入此类公共信息网络,通过公共信息网发布书刊信息,开展销书业务,也是出版业信息传输网络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1997年5月18日, 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加入了上海公共信息网——上海热线。读者可在上海热线上看到介绍南京东路书店的照片和该店正在销售的4万种图书,还可在网上看到该店每月畅销书的排行榜、 每月20种新书等信息。 读者获得自己所需图书信息后, 可给书店发E —mail,对本市读者,书店可送书上门,对外埠读者,则邮包寄送,既给读者提供了方便,又扩大了书店销售。

像南京东路这样的网上书店,目前各地已出现不少。尽管目前的发展还没法与国外异常火爆的网上书店相比,如美国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Amazon)1996赢利为1500万美元,1997年以来每月订单以34%的比例增长,但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化,据专家预测,今后5年, 电脑将进入中国50%的家庭,而且上网费用将会降低,我国的网上书店也必定会出现发展的高潮。

标签:;  

论中国出版业的跨世纪发展趋势(下)_电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