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研究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的讨论对象为我院50例剖宫产的产妇,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的时间均在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并将所有纳入研究的产妇随机分组,对照组产妇采用10毫升0.75%的罗哌卡因和10ug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实验组患者采用10毫升0.75%的罗哌卡因和20ug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取胎儿时的疼痛评分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取胎儿时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新生儿的Apgar评分两组比较无差异,p大于0.05。结论:对行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产妇采用10毫升0.75%的罗哌卡因和20ug舒芬太尼麻醉药物可以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阻滞起效时间短,取胎儿的疼痛评分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不同剂量;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临床疗效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156-02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以及产妇对疼痛的恐慌,剖宫产的产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剖宫产术的常用麻醉方式是硬膜外麻醉,在临床上常用的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的药物是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1],罗哌卡因通过阻断钠离子进入神经纤维膜进而阻止神经纤维的传导,产生镇痛和麻醉的效果,但是舒芬太尼的剂量在临床上的应用仍存在争议[2]。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的50例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采用10毫升0.75%的罗哌卡因和10ug舒芬太尼以及10毫升0.75%的罗哌卡因和20ug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研究分析两组麻醉方式的临床疗效,现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 资料来源与分组
本次研究的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的时间在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选取5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纳入研究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剖宫产产妇有25例。其中,对照组产妇的年龄在26岁至38岁,平均年龄是(30.15±1.18)岁,平均怀孕时间有(38.45±0.94)周,平均怀孕次数是(1.37±0.25)次,平均体重是(62.19±1.36)kg;实验组剖宫产产妇的年龄在24岁至35岁,平均年龄是(31.27±1.23)岁,平均怀孕时间为(38.68±0.84)周,平均怀孕次数为(1.28±0.36)次,平均体重(63.47±1.37)kg。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产妇的年龄、平均孕周等临床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自愿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且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认可。
排除标准:①二次剖宫产或者患有严重妊娠并发症的剖宫产产妇;②长期服用麻醉药物或者精神药物的产妇;③对舒芬太尼或者罗哌卡因过敏的产妇[3]。
1.2 方法
两组剖宫产产妇在入院后进行常规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检测产妇的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和心电图等,开放静脉通路。对照组产妇采用右侧卧位,在L1-2的位置穿刺,向头端置入2-3厘米的硬膜外导管,固定导管后采取平卧位,选用10毫升0.75%的罗哌卡因和10ug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罗哌卡因由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规格为10 mL,溶于一毫升的生理盐水,舒芬太尼由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规格为2 mL,溶于一毫升的生理盐水,实验组患者采用10毫升0.75%的罗哌卡因和20ug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溶于1毫升的生理盐水,两组的注入速度为5.5毫升/分钟[2]。
1.3 观察数据
比较两组产妇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取胎儿时的疼痛评分(VSA评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疼痛程度越大,新生儿的Apgar评分,满分10分,分数越高,新生儿的状态越好[4]。
1.4 数据处理
所有临床观察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取胎儿时的疼痛评分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均为计量资料,使用()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当数据对比存在p<0.05时,为两组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产妇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分别是(8.37±2.18)分钟和(9.37±1.38)分钟,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剖宫产产妇阻滞起效时间的比较
3 讨论
剖宫产术在近年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生产的疼痛不仅影响产妇的恢复还会影响新生儿的身体质量[5],因此,对剖宫产术的产妇实施合适的麻醉方式尤为重要。常用的硬膜外麻醉药物有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舒芬太尼为芬太尼的衍生物,镇痛作用比芬太尼强,半衰期短,清除率高,属于强效阿片止痛类药物,作用的受体是u受体,心血管稳定性良好,对母亲和新生儿的影响小;罗哌卡因是常用的镇痛药物,有较好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效果[6],两组镇痛麻醉药物的联合应用在临床剖宫产术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产妇实施10毫升0.75%的罗哌卡因和20ug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方式比对照组实施10毫升0.75%的罗哌卡因和10ug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方式的神经阻滞时间短,疼痛评分低,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较无差异,因此,10毫升0.75%的罗哌卡因和20ug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方式值得在剖宫产术中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冰,陈绪军,郭艳等.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阶梯式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4):361-365.
[2]阮北燕,陈清娟,陈健等.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107-109.
[3]梁治亚,陈思. 剖宫产手术中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对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J]. 浙江创伤外科,2017,22(4):774-775.
[4]余燕红,陈影,陈少君. 脐动脉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评估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探讨[J].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7):145-147.
[5]杨晋东.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的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6):132-133.
[6]唐勇,徐骏,贾飞等.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J].中国药业,2014,23(17):116-117.
论文作者:高露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产妇论文; 卡因论文; 硬膜外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两组论文; 评分论文; 新生儿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