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论文_胡可可

衡阳市解放军一六九医院(普外科)湖南衡阳 421002

【摘 要】目的:探究治疗结直肠癌应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选取其中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选择腹腔镜微创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将选择开腹手术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粘连性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0.34%)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上述并发症总发生率(37.93%),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治疗结直肠癌的患者而言,应用腹腔镜的疗效显著,具有切口小、出血少、胃肠功能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胃肠功能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在外科应用广泛,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在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中,具有一定的优势[1]。本次研究着重探讨了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选取其中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分会制订的《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5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将选择腹腔镜微创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将选择开腹手术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排除合并肠穿孔的、合并肠梗阻的、处于T4期的、肿瘤最大直径>7cm的患者。实验组有男18例,女11例,年龄介于43-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5±2.7)岁,肿瘤直径均在2.6-7.0cm之间,平均肿瘤直径为(4.8±0.7)cm,结直肠癌TNM分期:7例处于Ⅰ期;8例处于Ⅱ期;14例处于Ⅲ期。对照组有男17例,女12例,年龄介于44-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5±2.3)岁,肿瘤直径均在2.5-6.9cm之间,平均肿瘤直径为(4.7±0.6)cm,结直肠癌TNM分期:6例处于Ⅰ期;8例处于Ⅱ期;15例处于Ⅲ期。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TNM分期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实验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如下。

1.2.1腹腔镜微创治疗结直肠癌手术方法

患者入手术室,给予患者气管插管下行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取膀胱截石位(平卧位),于患者的脐部位置,做一长度约为1cm的弧形切口,将腹腔镜镜头置入其中,跟随术者对镜头的操作,从显示器观察肿瘤的侵袭部位,与周边组织的的解剖学关系及转移情况,术中需充分遵从无瘤法则的相关标准进行手术操作,通过变换患者体位暴露结肠系膜[2]。采用超声刀切断病灶局部血管,并彻底清扫其周围淋巴结及脂肪组织,应用钛夹将血管夹住,此时需注意在撑开结肠游离Cerota同时将膀胱以及十二指肠等保护起来,以免术中受到损伤[3]。将结肠侧腹膜打开,并将切口不断扩大。从操作孔取出肠段并在腹腔外根据病灶情况进行相应的手术操作。对于术中需切除全直肠的患者而言,应同时清扫肠系膜淋巴结以及病灶周围动静脉。术中游离盆腔应遵从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原则,采用超声刀切断韧带。分离直肠旁组织并采用吻合器进行吻合,术毕关闭切口。

1.2.2开腹手术治疗方法

气管插管下,给予患者实施全身麻醉,调整患者体位至截石位(平卧位),在腹部做一切口,切口的位置及长度根据病灶大小及位置决定,常规剖腹探查,结扎肿瘤根部血管,彻底清扫病灶周围淋巴结及脂肪组织,结扎肠系膜并游离肠管,将侧段肠管离断,断端充分吻合后,逐层缝合并关闭切口。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中失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粘连性肠梗阻等)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在消化道肿瘤疾病中,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较高,仅位于胃癌和食管癌之后,属于第三大消化系统癌症[4]。本病好发人群为40-7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患者早期的症状一般不明显,仅表现为腹部不适、腹胀以及便潜血等消化道症状,发病初期多不易察觉,一旦发病就诊,病情多已进展至中晚期,一般预后不佳,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5]。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包括腹腔镜微创手术及开腹手术。本次研究中发现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术中失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快,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说明腹腔镜手术对于治疗结直肠癌相比开腹手术具有一定的优势[6]。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微创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肿瘤范围较大,病灶部位与周围组织关系密切,解剖关系复杂等情况,必要时需给予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以保证手术安全性。但这种情况并不属于腹腔镜治疗失败。

对于治疗结直肠癌的患者而言,应用腹腔镜的疗效显著,具有多视角观察、出血少、胃肠功能恢复快、盆腔不易粘连等特点,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萍,李云峰,蔡昕怡等.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9):1401-1403.

[2]周乐勇.进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8):2-4.

[3]许庆文,徐飞鹏,王妃凤等.腹腔镜辅助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6,10(2):112-115.

[4]朱德祥,许剑民.加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微创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19(3):256-259.

[5]李广润,缪广林,杨春雷等.多层螺旋CT诊断在结直肠癌治疗方案选择中的应用价值[J].江苏医药,2016,42(12):1390-1392.

[6]向德雨,秦章禄,郭朝阳等.不同二氧化碳气腹压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腹腔微转移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5):774-776,777.

论文作者:胡可可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4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论文_胡可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