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教学资源,渗透“红色文化”——以“长征之歌”主题单元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之歌论文,教学资源论文,单元论文,红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长征之歌”,该单元包括诗歌《七律·长征》《〈长征组歌〉两首》、回忆录《老山界》、小说《草》、电视剧本《〈长征〉节选》。在大力提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红色文化”走进课堂更加意义非凡。教学时,不妨结合单元实际内容,巧妙整合影视作品、教材内容、本土文化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习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有机汲取“红色”精神,从真正意义上实现道德情感、人生理想的熏陶和提升,培养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借助影视作品,体验“红色”情境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者需经过感性认识阶段才能获得抽象的理性认识,在与各种具体形象的符号交流后才会有抽象符号的理解和生成。作者在文学创作中赋予作品中的文字符号以鲜活的意义,但鉴于读者的生活经历、阅读经验,有的文字符号形象可感,但有的文字符号蕴含着的抽象意义、情感体验,读者就不容易感受。而所谓阅读,就是通过还原语境,在语境中揣摩言语的意味、情感和含义,进而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走进作者的心灵。孙绍振先生也认为:解读文学作品要“把作品放到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去,特别是还原到产生的艺术背景中去”。因此,教学中,不妨借助相关手段还原作品的艺术情境,引导学生去感受“红色”画面、体验“红色”情境,通过想象的视觉、听觉符号去解读作品文字符号所蕴含的抽象意义。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征之歌”所涉及的革命战争、红军长征等历史与当今学生的认识确实有一定的距离,不少学生并不能深切体会到当时环境的恶劣,更不能感受到作者在那种环境和背景下的内心情怀。教学《七律·长征》时,我先是以歌曲《七律·长征》导入,引导学生在气势恢弘、昂扬激越的旋律中获得听觉形象的最初感受,再结合作品写作背景的阅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然而然会在眼前浮现出一幅幅长征经典画面:腾跃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三军大会师,为进一步解读全诗奠定了强烈的情感基础。在赏析“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我剪接了《金沙水拍》和《大渡桥横铁索寒》两部影片的片段供学生观看,使学生在直观的动态画面中获得视觉形象的感受,很容易理解句中“暖”和“寒”的丰富意蕴,在赏析诗歌语言的基础上体验、领悟红军战士勇敢顽强的大无畏精神和积极乐观的革命情怀。 二、勾联教材内容,唤醒“红色”情绪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应该是强加于人的绳索,而应该是一种唤醒的艺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中,围绕“红色”主题,巧妙勾联教材中其他相关内容,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经验,唤醒学生内心的审美观照,举一反三,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进一步唤醒、激发学生的“红色”情绪,从而使渗透“红色文化”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七律·长征》和《过雪山草地》两首诗都提到红军翻越雪山的史实。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曾经学过的毛泽东词《沁园春·雪》,唤醒学生心中对“雪”这个意象的认知直觉,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更喜岷山千里雪”句中“喜”的仅仅是“岷山”之“雪”吗?“雪山低头迎远客”句中“雪山”怎么会“低头”呢?学生在勾联教材原有旧知的同时,内心深处的知识经验、情感经验被唤醒,原先已经具备的审美体验(“毛泽东笔下的雪也已经不单纯是自然界的雪,而是纯洁、博大胸襟的象征”)和“红色”情绪也被唤醒,很自然地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究、交流,读出了红军战士面对困难时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主义情怀,而且体悟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前辈内心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执着追求,进一步形成情感上的共鸣。 在教学完该单元所有文本后,我又引导学生勾联起七年级所学课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上向世人展示的十幅浮雕历历在目;这时,再引导学生为本单元所学课文中的一些“红色”画面设计“浮雕”。学生的“红色”情绪再次被唤醒、激发,他们运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本单元选文中的“红色”画面描述了一幅幅“文字浮雕”,有些绘画能力较强的学生甚至直接设计出形象可感的“纸质浮雕”。在“设计浮雕”的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解读文本的欲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绘画能力,还加深了学生对红军崇高品德和伟大精神的理解。 三、融入本土文化,升华“红色”情感 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是靠教师的教学传递,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实现的,关键在于语文实践。教学中,可以整合本土资源,融入本土文化,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红色”文化,升华“红色”情感。 本土资源就是能够体现本土特色(地域特色、学校特色、教师和学生的个体特色等)的教育资源,本土文化就是从本土资源中挖掘出来的体现本土特色的文化。在该单元的教学中,我高度重视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求通过多种途径融入本土文化,从而有效实现“红色”文化的渗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我校地处黄桥革命老区,是省“红色乡土·文化传承”课程教育基地,学校取名(泰州市姜堰区克强学校)源于抗日战争时期黄桥革命老区的徐克强烈士,有着丰厚的“红色”文化教育底蕴。教学中,我结合“思强”校训,开展适合校情、学情的特色活动,既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红色”文化,又丰富了学校特有的“红色”文化内涵。 比如,结合《七律·长征》和《〈长征组歌〉两首》,组织学生开展以“铭记思强校训,传承中华经典”为主题的“红色诗歌朗诵会”。指导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搜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前辈的“红色”遗作,搜索《长征组歌》中的其他八首,搜索当代诗人为纪念革命前辈而创作的新诗等等。诗歌是作者情感的外在流露,也能触动朗诵者的灵魂。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既能够提高朗诵水平,又能够感受“红色”激情,陶冶“红色”情操。 又如,结合《老山界》和《草》,组织学生开展以“克勤克俭,强体强智”为主题的“红色故事会”“红色演讲”。可以讲述革命时期一些感人的“红色”小故事,如“张思德‘尝百草’”“陈赓被骗”“一袋干粮”等等;也可以讲讲身边的能体现中华美德、弘扬革命传统的真人真事。正如蔡明老师所说:“语文具有温情和温度的原因,其主要因素就是她与故事与生俱来地结下了不解之缘。”教者在引领学生讲述故事、激情演讲的过程中,谈感受,学英雄,立志向,抒豪情,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激发了隐含在学生内心深处的“红色”温情,从而可以以此为契机掀起“英雄前辈伴我行”的“红色”高潮。 再如,结合《〈长征〉节选》,组织学生编排以本文节选部分为内容的课本剧,编排以“徐克强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的校园话剧。学生在自编自演课本剧和校园话剧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如同身临其境,真正融入到文学作品中那些有活气和生命的世界中去,既提高了自己的感知能力、创作能力、合作能力,又更加深刻地体悟到革命先烈为我们流传下来的“红色”精髓,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独特的理解和独特的体验。 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渗透“红色文化”、领悟并传承“红色”精髓是语文学科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红色文化”,需要我们巧妙整合各种“红色”资源,引领学生在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习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成长自我。整合教学资源渗透“红色文化”&以“长征之歌”主题单元为例_红色文化论文
整合教学资源渗透“红色文化”&以“长征之歌”主题单元为例_红色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