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及体会论文_陈野,孟祥文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及体会论文_陈野,孟祥文

陈野 孟祥文

吉林中交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辽宁营口 115000

摘要:现阶段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逐步加快,市政道路工程日渐增多。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要加强施工管理和做好精细化管理,通过管理来实现建设高水准市政道路工程的目的。

关键词:国民经济;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施工管理

1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分析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成为了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点,即便当下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是因为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施工工队伍的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等,导致在实际中质量问题频发。此外,质量监督体系的不全面,也会导致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中出现不规范或者不标准的施工行为,这就会降低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不利于既定施工目标的实现,并且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1.1 混凝土裂缝问题

道路桥梁建设中,混凝土施工作为不必不可少的施工环节,它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但是在施工中需要注意混凝土的抗拉性,因自身原因,混凝土抗拉性相对较差,当外界对混凝土结构产生的荷载超出其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这就会路桥工程使用性能的发挥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在施工中需要,重点针对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对这一问题进行处理,做出切实有效的方案,降低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几率,实现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目的。

1.2 桥梁自身稳定性问题

桥梁在投入运营之后,需要承载过往车辆的需要承载过往车辆的荷载,因此,需要根据桥梁在今后的运载量,需要根据桥梁在今后的运载量来设计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只有只有内部受力均匀的桥梁结构,才能使桥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所以需要准确测量桥梁内部各个位置的尺寸。桥梁的稳定性决定了桥梁在投入运营后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所以施工单位要强化这一方面的管理,依据桥梁的使用性能和相关的施工标准,建设出满足施工目的桥梁,进而确保桥梁稳定性的合格达标。

1.3 道路与桥梁过渡段不均匀沉降

路桥工程过渡段施工是整个路桥工程施工中的关键,但是该环节施工的难度比较大,地基沉降、台背的压实度、路桥衔接处的刚度差异等都会影响该环节的施工质量。压实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的要求和施工标准来进行,否则压实度不达标或者不满足要求,就会致使过渡段施工质量不达标,桥梁和衔接处公路路面的沉降度不一致,两者之间就会形成一个高度差,这样车辆在经过这一段路面时,就易出现桥头跳车问题。这不仅会给过往车辆带来安全问题,同时还会加剧路面和桥面的破坏。

2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在混凝土质量管理上进行加强

第一,首先需要对混凝土的制备原料进行严格管理,在采购、运输、质检、储存和使用等整个工程过程中,都要严格依据既定的标准来进行,从根源上杜绝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第二,在进行混凝土配比的设计和养护措施的制定时,需要依据施工的要求和标准来进行,同时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也必须规范标准,禁止有任何违规行为的出现;第三,混凝土的浇筑施工环节非常关键,振捣施工是该环节的主要工作,混凝土的振捣必须密实和充分,不能发生漏振和欠振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强桥梁结构质量管理

第一,放线工作决定了桥梁施工的准确性,所以,从事放线到施工人员必须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来完成放线工作;第二,整个桥梁工程的施工是非常复杂的,各个施工环节之间的衔接非常紧密,因此如果任何一个施工环节没有按照既定的设计图纸来进行施工,必然会出现质量问题,所以在施工中需要严格依据设计图纸,除了要做好混凝土方面的施工外,还需要做好预应力张拉工作;第三,除了上述两方面以外,桥梁的外观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施工中避免出现因施工导致的外观缺陷。

2.3 连接处质量问题改进措施

为了使道路和桥梁连接处的施工质量可以有效提高,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对施工进行改进。第一,对连接处的施工标准和规格进行科学的计算。道路和桥梁的建设等级、标施工标准和规格都是明确规定的,所以设计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标准和要求来计算出连接处的最大承受力,这样就可以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施工材料的筛选。第二,对于连接位置上钢筋混凝土出现脱落、炸裂等情况,施工人员可以在在连接处设置减速带,车辆减速通过连接处,这样就可以减少连接处混凝土所承受的荷载,降低损伤。第三,连接处要采用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来进行施工,根据施工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来设定它的弯曲度,以免连接处的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使用中发生褶皱问题, 使整个连接处的平整度和光滑性都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以促进桥梁道路连接处使用性能的提高。

3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 构建科学全面的管理体系

现阶段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和城市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所在,所以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标准非常高。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是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在实际施工中,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施工要求来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方案,使各个施工环节都处在严格监管过程中,尽可能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

3.2 做好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工程所用的材料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来说,如同引火之柴和做饭之粮,由此可见工程材料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来说是异常重要的,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目的的实现。首先,所有采购的原材料都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测报告。其次原材料在存储时,必须按照原材料的性能和储存要求来进行储存,以免原材料出现变质或者缺损等问题。最后,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在进行混凝土的制备时,各种原材料的添加都必须严格依据相应的比例。同时,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相关的事项,以免在运输中出现离析等问题。

3.3 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试验检测

试验检测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各个施工环节再项目完成后都需要进行试验检测,并且各个环节实验检测的方法和目的都是有所不同的。任意一项施工环节完成后,相关的监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就需要按照既定的试验程序来检验该环节的施工质量,只有该环节合格后才可以继续施工。比如,在路基和路面施工环节的检测则在于对其平整度、压实度等方面的检测。

3.4 强化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

技术人员肩负着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技术指导工作和技术应用工作,所以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与道路工程的质量直接相关。所以如果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养能够得到提高,那么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也必然随之提升,施工中的问题也会随之减少。因此,为了使技术人员的水平可以不断提升,施工单位首先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丰富技术人员的知识储备,增强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其次,通过制定奖惩制度,来激发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的提高,使其可以自主学习和自主履行相关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城镇化和城市化建设中的基础和关键项,它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只有高质量和高水准的市政道路工程,才能为城市和城镇的发展作出贡献,否则它就会起到阻碍作用。因此,需要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强化管理措施,来完成对市政道路施工的全面管控,以此来为高质量和高水准的市政道路工程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益俊.探究市政道路常见弊病谈精细化施工[J].城市建设,2013,(30):77-78.

[2]李楠.精细化管理在道路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0):227-228.

论文作者:陈野,孟祥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及体会论文_陈野,孟祥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