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迅速,电力系统以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并且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当中。电力系统以及其自动化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计算机、通信以及控制技术的创新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电力自动化技术大大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同时也积极促进了工业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对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探究,以加强电力系统以及其自动化技术使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原理;发展趋势
引言:随着人们日常用电与社会生产用电的日益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供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电网的运行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化与多样化。电力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很多地区建立了自动化的变电站,为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电力系统以及其自动化技术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完善,为电力系统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依据。因此,为了保证电网发展与电网运营管理方式相符合,结合我国当下电力系统实际情况,电力自动化系统要不断创新完善,提高了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内容与工作原理
(一)变电站的自动化
根据变电站的自身特点与实际情况,对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进行充分的开发与探究,经过技术创新与资源整合,将这些技术转变成适合电力系统运行的自动化技术,借助这些技术的优势与功能,进而对变电站的内部结构以及功能进行改进与完善,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大大提高了电网运行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电网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通过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数据,使得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更加易于操作。现阶段,我国电力自动化技术日趋完善,我国对于电力自动化技术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也获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到变电站中,大大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而且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提供了保证【1】。
目前,我国各个地区都在积极建立自动化电站,对于传统的变电站进行维修与改造,全部依照自动化电站的要求与标准来建立,变电站系统正朝着数字化以及规范化方向转变,目前,还需要有一定的人员来操作,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可以实现真正的自动化模式,不需要人员来操作,简化操作流程,进而降低成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2】。
(二)电网高度自动化
电网实现高度自动化主要是通过对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进行自动调控,对这些技术进行自动化调整,使其达到适应电网系统运行的程度,以此来实现电网高度自动化。也就是说相关工作人员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对电网运行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及时全面的了解电网运行的具体情况,比如电压、电波浮动频率等多方面内容。一旦发现任何问题,可以及时有效的采取应对措施来处理,或者可以有效预防异常情况发生,预测风险,采取具体的防范措施。最终实现电网运行的数字化、智能化以及集成化的程度【3】。
二、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情况
在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力系统以及其自动化技术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完善,为电力系统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依据。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被广泛应用到我国各个供电企业当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大大提高了电网运行的效率,而且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提供了保证【4】。为供电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还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为我国电力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行业应用实践中,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日益完善与发展,这为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创新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建立了一只高素质与高技能的人才队伍,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5】。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前景
(一)功能分层分布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与信息数据的传递紧密相连,二者不可或缺,电力系统的运行以信息传递为基础,只有将信息数据进行充分分析与整合之后,保证信息数据的精准性与可靠性,才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数据支持。同时,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模式当然还需要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其中通信技术是重点,包括光纤、电力线载波与双绞线等,在电力系统内部结构中存在着很多的配网节点,这些配网节点具有极其严密又复杂的技术要求,所以,对相关工作的人员技能以及综合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传统的通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新一代的通信载波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新一代的通信载波技术具有强大的解码功能,还具有强大的储存量,是一种新型技术,也是未来电力行业发展重点研究的对象【6】。
(二)配电网系统的保护
随着人们日常用电与社会生产用电的日益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供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电网的运行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化与多样化,这就是供电方式带来的巨大挑战。配电网系统运行具有严格的要求,本身配网工作难度高,而且工作复杂,这也加剧了供电过程中的难度。在配网工作过程中,线路极其复杂,对相关工作人员有着较高要求,要想配电网系统到达自动化的程度,必须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的角度,不断创新突破,积极应对现代社会带来的挑战,以通信技术为发展核心,利用通信技术得以整个电网运行上的数据信息全面采集,并对这些数据信息分析与整合处理,提取有价值信息,了解与掌控整个电网运行情况,应用先进的PAS设备与相关技术,同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利用现代先进的机械设备与先进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电网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提供了保证,提高工作效率,以此不断提高电力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结束语:电力系统以及其自动化技术具有一定特殊性与复杂性,对电气运行的质量以及企业的生产与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力系统以及其自动化技术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完善,为电力系统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依据。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被广泛应用到我国各个供电企业当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大大提高了电网运行的效率,而且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提供了保证。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在这飞快发展的社会必须要用发展与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同时还要培养一批优秀的管理人员,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不仅是专业技术能力还有综合能力,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为电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朱迅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J].中国高新区,2017(24):125.
[2]郝忠孝.论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优势及其实现关键技术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7(23):134-136.
[3]吴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计算机远动控制技术的运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35):29.
[4]王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生产运行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2):188-189.
[5]董国兴,马冬.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原理及发展趋势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3):141.
[6]周振阳.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32(14):111-112.
论文作者:王旭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变电站论文; 可靠性论文; 安全性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