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加速了现代化的步伐。它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挑战,大胆创新,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适应形势变化,在观念上创新
(一)努力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适应、超前预测的转变。首先,搞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从宏观上把握发展的态势,要鲜明地体现出主动性特点。过去,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之所以普遍不佳,重要原因在于工作缺乏主动性,有了问题搞一阵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成了“救护车”、“消防队”。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必须强化主动适应意识,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要主动适应形势;二是教育要主动适应群众需要;三是教育要主动适应对象的不同特点。其次,在主动适应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其预测性,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的难点、热点和群众关心的焦点进行超前研究,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们的愿望和要求相和谐;要预测每次重大改革将会使人们的心态产生何种变化,预测每一项新的重大科技成果对国家安全和人们的思想道德将产生怎样的影响,预测国际环境和世界局势的重大变化对国内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要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二)努力实现从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向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内在统一的新价值观转变。事实上,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二者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一方面,社会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国家和社会应当尊重和兼顾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尽最大可能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二、紧密结合实际,在内容上创新
(一)努力实现从远、空、浮向近、实、深转变,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放在解决现实问题上。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远、空、浮的问题。所谓远,即远离社会实际,抽象理论推导多;所谓空,即言之无物,缺乏现实针对性;所谓浮,即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不注重教育的实效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呼唤着求实精神的回归,要求在教育内容的改革上向近、实、深转变,即教育内容要贴近实际,有的放矢,力求实效。
(二)努力实现由人的片面发展向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转变。现在存在着一种现象,即重知识、重文凭,忽视思想政治方面应有的素质。实际上,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是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缺一不可的。一方面,思想政治素质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远大的抱负、明确的目的和顽强的毅力是人们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可缺少的精神条件;另一方面,科学文化素质又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智力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它的目标应是努力造就全面发展的、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合格人才。
三、突出时代特点,在方法上创新
(一)努力实现从单一的、传统的方法向多样的、现代化的方法转变。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改变传统的“一支笔,一张嘴”的单一模式,克服那种只讲大道理的传声筒式的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抛弃不合时宜、不切实际的做法,创造出适应新形势的科学方法,以求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如何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首先,应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第一,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调整教育方法。求真务实就是实事求是,即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变化的实际出发,来调整、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这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原则。第二,要以提高实效的观念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一切工作都讲究实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例外。讲究实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第三,以移植与借鉴的观念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所谓移植是指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人才学等社会人文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例如,运用心理学知识,对青年进行心理咨询,医治心理疾病,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是近年来被广泛运用的方法。其次,在具体方法上要进行创新。一是多样化的教材。如以书本教材为主,辅之以声像教材、计算机软件教材、实物教材等。二是多样化的形式。如以上政治课为主,辅之以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读书会以及参观调研、行为训练、心理咨询等。三是多样化的课堂。如以教学课堂为主,辅之以网络电教课堂、社会课堂、文化活动课堂、科技活动课堂等。四是多样化的媒体。要重视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的作用。过去较为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尽快利用好网络媒体,在网上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阵地,运用技术手段,在努力阻止“有害数据”的侵入,净化网络空间的同时,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网民对有害信息的自觉抵制意识和能力。
(二)努力实现从单向式教育向互动式交流的转变。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多的是采用灌输式的方法,也就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播先进的意识形态,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这种方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经是非常有效的。然而灌输方式有一个基本前提,即主体的政治觉悟、政策水平、知识水平和对先进意识形态的把握必须明显高于客体。而现代社会由于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化,以及人们对信息获取形式的改变,可能会出现客体对知识和信息的把握在量上以及质上超过主体,并在时间上领先于主体的情况。由此可见,一般性的灌输和说教已经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仅靠单向注入、强迫命令反而会严重地挫伤和压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必须由单向式教育发展为互动式交流。
四、强调高效运行,在机制上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只有建立起协调、平衡、高效的运行机制,才能获得系统效益,才能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效果。而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因此,应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机制。
首先,要建立预警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就必须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超前性和主动性,必须增强敏锐性,建立起反应敏捷、运转高效的预警机制,从而保证及时地掌握社会舆论动态。
其次,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控机制,以适时对系统运行过程加以调控。第一,建立目标管理系统。通过推行目标管理,赋予各部门和有关人员以明确的、实事求是的工作目标,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这样可以使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从而克服盲目性、随意性,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软、虚状况。第二,建立反馈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的调控应以健全有效的信息反馈为基础,随时了解计划的执行情况,提供足够、准确、及时的反馈信息,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正确决策、领导的基础。各部门和单位都应确保信息的畅通,及时了解民情,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及时确定和调节思想政治教育的计划和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
再次,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估机制。通过评估与指导,使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统一起来,从而保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管理和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