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高层建筑工程数量逐年增加,在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房建工程结构的完整性,防止房建工程出现结构失稳现象。对于房建工程中的施工人员来讲,要根据工程结构特点,科学设置后浇带,保证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使用耐久性能得到更好提升。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建施工;应用
1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所谓后浇带施工技术,主要指的是在房屋主体结构的墙体、楼板或者基础底板变形敏感处或应力集中处设置一定宽度(通常为800~1200mm)的二次浇捣区域,目的是将混凝土结构按区域分开,待墙体、楼板或者基础底板结构的膨胀和收缩基本趋于相对稳定后,在合理的时间内浇筑混凝土填筑收缩补偿混凝土,从而减少和避免混凝土结构开裂,保证房建工程整体结构更加安全可靠。在房建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设置和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帮助施工人员更好的了解工程结构特点,并结合房建工程结构特点,科学设置后浇带,在提升房建工程结构完整性的同时,减小外界温度变化对混凝土构件的影响。
2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2.1工程实例概况
某大型房建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该工程的总占地面积为410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36000m2,地下建筑面积为5000m2,建筑基底面积为2890m2。整个建筑的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楼盖采用的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基础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筏基,地下室按照6级人防进行设计,抗震等级为七级,根据本建筑物的基本特征及其施工建设的规范标准,从基础底板开始在主楼、裙房都分别设置了后浇带,后浇带的宽度大约为800mm。
2.2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2.2.1模板施工
根据设计方案与施工图纸的相关要求,后浇带应采用20×30BW膨胀止水条,止水条的具体设置位置主要为外墙后浇带、地下室顶板后浇带以及基础底板后浇带的中心处,施工人员应注意止水条的牢固性,确保其与后浇带的侧壁结合紧密。第二是后浇带闸槎。在基础垫层上后浇带的两边先绑上细石混凝土条,待底板下层的钢筋网片绑好之后,再利用砂浆把钢筋间距之间的缝隙堵上,以免底板处发生漏浆现象,考虑到本房建工程主楼筏板的最厚处约为1.7米,所以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对主楼后浇带的闸槎进行适当加固,可采用多层板或钢筋进行。此外,裙房后浇带部位的闸槎也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可采用钢丝网片进行。
2.2.2梁板后浇带施工
首先,为了确保支撑体系的牢固性和安全性,后浇带模板应当利用独立的支撑体系与平台模板相隔开,进而避免在平台模板的拆卸环节造成不良影响。其中,支撑材料最好采用钢管,每条钢管之间的距离应在1200mm左右,为了节约拆卸的时候,标准层宜采用碗扣式结构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考虑到本工程中后浇带的两侧梁属于悬壁结构,所以施工人员必须在梁底的中心处借助支撑钢管进行加固。后浇带的留槎在梁部位与板部位应当分别布设铅丝网、竹夹板。铅丝网应采用双层网,且孔眼大小应为5mm,网的背面应借助钢筋进行加固;竹夹板的设置应考虑到钢筋的间距,其主要作用是为钢筋保护层位置的准确性提供保障。第三,待混凝土浇筑工序完成之后,施工人员必须在检测到混凝土整体强度达到标准要求之后才能开展拆模工作,对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来说,大梁以及两侧平台部位的支撑模板在浇筑完成之前都不能拆卸,而且需要用钢管进行支撑梁底的搭建,使之形成小方架支撑结构。
2.3钢筋施工
在后浇带砼施工中需要进行钢筋的施工,这主要是为了使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得到加强。施工人员在开展后浇带钢筋施工的时候,可采用直螺纹连接的方式,借助梁筋和墙柱筋来进行施工,在施工方法上可采用搭接或者焊接的方法,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后浇带范围内的加密钢筋应当在开始进行后浇带一侧的钢筋施工时完成绑扎。
2.4后浇带混凝土施工
在后浇带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尤其关注后浇带两侧部位的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一般来说,在建筑主体工程施工完成之后才可进行后浇带的施工,并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在正式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应当先对钢筋进行除锈,使模板内部保持干净整洁,尤其要注意对施工缝进行处理,在施工缝的一侧可使用海绵条进行封堵,以免发生漏浆等问题。此外,若发现缝内存在积水,应当及时将其排出,并清理干净内部的污泥等。在正式施工中,必须将相关保护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后浇带两侧构件的完整性。
3.2施工控制策略
3.2.1地下室混凝土浇筑
在地下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后浇带施工人员要根据地下室结构特点,科学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如果混凝土浇筑厚度过大,会增加房屋建筑工程的自重;如果混凝土浇筑厚度较小,则会降低地下室结构的稳固性。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地下室混凝土浇筑质量,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地下室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厚度。为了保证地下室混凝土浇筑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施工人员可以采用丝网模板分层浇筑法进行浇筑,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分流失现象的发生。
3.2.2混凝土浇筑的施工保护
(1)禁止在浇筑完毕的后浇带周围堆放大量施工材料,并合理控制施工荷载,在后浇带两端设置相应的临时支护点,待混凝土强度达到有关标准后,方可将临时支护点拆卸。(2)根据混凝土施工保护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后浇带松动或者偏移等问题,制定科学的防范对策。
3.2.4质量控制对策
(1)后浇带钢筋质量控制对策:(1)施工人员要结合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特点,选择质量上乘的钢筋,并采用先进的钢筋焊接与搭接方法,保证后浇带结构更加安全可靠。(2)在钢筋绑扎之前,要将后浇带处的杂物清理干净,进一步提升钢筋绑扎质量。(3)根据钢板安装与钢筋网安装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好相应的解决对策。
(2)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对策:(1)施工人员要根据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特点,确定后浇带的施工位置,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结构得到更好连接。(2)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及时进行覆盖,并做好相应的保湿养护工作。(3)结合混凝土施工强度,对其进行防渗与防水强度试验,有效提升后浇带施工质量。
总之,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愈加广泛与完善,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助力与技术基础。因此,应对其进行大力推广,并通过施工实践解决其在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必要的推动。
参考文献:
[1]陈建华.浅析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J].居舍,2017(22):25.
[2]李三.浅析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A].2016年第一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2016.
论文作者:王德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结构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地下室论文; 建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