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机械电子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建设
引言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国民经济中任何行业的发展都必须依靠机械制造业的支持并提供装备。而机械制造已发展到新阶段,在信息技术等影响下的机械制造学科,已经基本形成新的概念和体系。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进步,企业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生产所需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企业能否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环境下的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企业是否能得到更多的人才。同样,高等学校要在社会经济新形势下有所发展,关键在于能够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为了适应社会环境和企业的变化,高校应根据市场对人才培养数量、人才培养规格的实际需求对现行的人才培养结构、专业设置结构进行调整,即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构建和组合。这既是我国地方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又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新人才的需要,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是高等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目前,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并没有明确以培养工程师为培养目标来进行培养模式设置。由于实验实训设备陈旧、师资力量薄弱和工业实践基地条件缺乏,我国现阶段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模糊,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脱节,形成大学生就业结构性不平衡现象。培养模式缺乏多样性,课程内容没有体现工程实际需要。专业知识面太窄,结合企业的综合课程不多,课程体系缺乏人文素养,社科艺术、商业经济等综合知识。教学方法单一,仍然以课堂灌输为主,工程实践教学十分缺乏,工科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低下。因此,对我国现有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严重制约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2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方案
随着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发生变化,其课程建设方案也会随之而更新,以下对其课程建设方案进行介绍。
2.1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中,由于包含多种学科,其理论知识更应该被重视,这样才有利于学科间融合。但是机械、计算机等理论知识比较枯燥,极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首先在最初阶段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机械模型、计算机工作流程等内容,以利于学生形成理论学习的基本框架;其次在学生对基础理论基本掌握后,可以进行简单的实践操作,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物联系起来;最后为高级实践阶段。学生通过基础实践将理论与工作原理进行深入理解后,就可以进入高级实践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注重基础课程与实训课程结合
在传统的课程设计中,学生主要是按照学校的安排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但这些内容一般都是最基础化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进而削弱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开设更加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训课程,在该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程序设计、机械设计等,这样更加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实训课程在其中可以为学生进行专业的引导,进而提升学生实践行为的有效性,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高校应该关注实训课程的更新速度,及时引进最新的实训课程来对学生进行指导。
2.3注重学科交叉,促进机械设计的智能化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中包含多门学科,并且每门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果在教学中只是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分类学习以及进行简单的结合,那最终会影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科交叉并不是简单地进行叠加,而是将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度结合,比如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机械理论与计算机应用的结合只是体现在使用计算机进行程序设计进而带动机械运转,而进行深度交叉后,计算机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对机械设计过程进行智能化调控,从而降低人为参与。
3改革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教育相关部门通过对社会就业岗群的观察和调研,对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人才需求方向的分析,大体掌握了我国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基本的人才培养路线,制定了人才培养的具体方针,对现有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表现出极大的不满,并及时提出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计划,这将有助于顺利实现人才目标优化和较好地辅助完成人才培养计划。
3.1完善人才培养计划
在现代教育理念和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基础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开发和知识面的扩宽,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专业课程建设上,在保证基础专业课的前提下,适当的增设有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增设专业选修课程数目,相应缩减专业选修课课时,以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的个人兴趣发展需求,旨在充分展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2施行校企联合模式
校企联合模式主要指国家科研院所和专业对口企业跟高校达成共同培养人才的愿望。在校期间学生主要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而专业对口企业通过跟高校签订学生实习合作协议或跟学生个人签订劳动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让学生在专业对口企业践行所学理论。在专业对口企业的实习学习阶段可以补充完善学生在校理论学习期间部分知识的欠缺,在实训场地学习演练过程中,会有专业的指导老师进行实际操作的指导和纠正,结合学校专业老师的教导,就会使学生的实际应用综合能力显著提升。同时,也为企业培养出了具有超强适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了企业高级技术岗位人员空缺,实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结语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作为学科交叉性的应用专业,其发展前景充满不确定性,高校在专业构建中应该对此类专业进行足够的重视,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及教学模式的革新,进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更优秀的教学资源。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不断创新,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从而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毅钧,王传礼,伍广.基于“卓越计划”的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6(3):39-42.
[2]张霞,曹源文,陈里里,董绍江,陈仁祥,殷时蓉.机械电子专业应用技术型工程师教育改革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07):242-243.
[3]李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人生十六七,2017(23):102.
论文作者:陈元凤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专业论文; 学生论文; 机械电子论文; 工程论文; 学科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卷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