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儿内科工作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 张爱莉,

优质护理在儿内科工作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 张爱莉,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优质护理在临床儿内科实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医院儿内科接受治疗的68例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服务项目,并对患儿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及静脉给药穿刺疼痛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完全依从率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静脉给药穿刺无疼痛感受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严重疼痛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儿内科患儿,在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可取得较好效果,可有效降低患儿在静脉给药途经中静脉穿刺疼痛感,有利于提高患儿依从性。

关键词:优质护理;儿内科;依从性;疼痛感

患儿由于无法自主控制行为,在接受治疗时依从性较低,需家长协助才可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调查发现,在医院中儿内科是医疗纠纷事件的高发科室,主要是由于家长对患儿急切的关爱有关,儿内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患儿人数较多,科室秩序较为混乱,因此需加强护理管理[1]。为了观察优质护理在儿内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将68例儿内科收治的患儿作为对象展开分组研究,结果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医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医院儿内科接受治疗的68例患儿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共计34例,医护人员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患儿进行护理,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最小为109d,年龄最大为9岁,平均年龄为(5.10±0.70)岁;肺炎患儿17例,腹泻患儿11例,其他共计6例。观察组患儿共计34例,医护人员采取优质护理方式对患儿进行护理,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最小为126d,年龄最大为10岁,平均年龄为(5.60±0.50)岁;肺炎患儿15例,腹泻患儿11例,其他共计8例。两组患儿基本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本组患儿临床症状予以用药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优质护理开展方法:(l)护理人员均明确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2]。同时要积极的转变护理态度,对患儿进行全方法、多角度的观察。(2)加强护理服务模式的改革,建立优质护理服务小组,每个小组中配备一名经验丰富、年资较高、能力较强的组长,对患儿进行基础护理,面对突发的问题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3)为患儿及其家长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了解患儿病痛,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获得患儿及其家长的积极配合。(4)简化护理文书,保证责任护士有充足的时间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5)提升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要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减少患儿及其家长的担忧。最后,健康宣教,增加患儿及其家长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帮助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1.3观察指标

护理评价应全方面考虑,以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无哭闹及输液时积极配合为主要护理依据。以患儿在治疗及输液过程中无哭闹为依从;患儿在治疗及输液过程中有哭闹,但经安抚后逐渐停止哭闹为部分依从;而患儿在治疗及输液过程中剧烈反抗为依从性差。同时对患儿面部等表情进行分析,评价等级主要对应无疼痛、轻微疼痛、中度疼痛及严重疼痛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

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患儿进行护理后,患儿依从性明显增强,观察组完全依从所占比率为76.47%,远高于对照组的52.94%,且观察组依从性差患儿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依从性差患儿的14.70%,差异显著(P<0.05)。说明其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

2.2两组患儿舒适度比较

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儿实施护理以后,患儿在静脉给药过程的舒适性明显增加。观察组患儿在穿刺过程中感受无疼痛患儿较对照组高,而严重疼痛患儿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患儿在接受穿刺过程中,哭闹例数明显减少,有利于医护人员更好为患儿实施穿刺,同时也能使得患儿输液过程中处于安静状态,有利于输液的进行。说明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儿在接受静脉给药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性。

3讨论

小儿各方面正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包括心智,入院时对针筒等各种医疗器械存在恐惧感,通常以哭闹的形式抵抗治疗,配合度较低,要想顺利完成治疗,在安抚患儿的同时还需得到家长的协助,但大部分家长由于对患儿存在担忧等心理,情绪比较不稳定,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一点差错就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在儿内科中投诉事件发生率较高,为了创造和谐的医疗氛围,需加强护理管理[3]。优质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时间较长也较为成熟,应用在儿内科工作中,将患儿、家长作为护理中心,不但要满足患儿的需求,还需密切关注家长的心理状态。优质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专业技术要高,心理素质、道德素养要好,富有爱心[4~6]。随着医疗事业的改革发展,临床越来越重视护理工作,优质护理引入儿内科工作中能够使患儿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通过优化环境,能够拉近与患儿之间的距离,消除患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同时设立儿童游乐场所,能够改善患儿身心,为多个家长提供交流会可消除其过分的担忧情绪。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具有全面、全程、人性化、无缝隙等优势,在儿内科恰当的开展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有效率,且提高患儿与家长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余欣.优质护理对儿科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5,28(6):2745一2746.

[2]齐宁宁.优质护理在临床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9(8):2230一2232

[3]蔡小芳,郑文超,刘玉梅.小儿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初探[J].内蒙古中医药,2014,5(33):67

[4]刘娟.小儿神经内科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25,3(22):266.

[5]张伟.优质护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23,4(24):3285一3286.

[6]张丽妍.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5,28(24):280一282

论文作者: 张爱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0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儿内科工作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 张爱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