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 数学 游戏
儿童是这个世界上最干净、最积极的群体,他们不受社会环境的约束,自由自在地探究着知识文明。然而,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铁桶一般的纪律课堂束缚住了学生,生生切断了他们想象的翅膀,学生像是囚禁在笼中的宠物,被驯服,被模式化。由于生命创造力的消失,学生只能消极被动的学习知识,再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进入,教师终于意识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意识到学生是自由、主动学习知识的主体。那么,如何再生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想象力呢?教师要以游戏为“药引”,慢慢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快乐、自主、可持续的数学教学。具体来说:
一、预习游戏——自主学习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过程,是学生自主体验、感受数学知识魅力的重要环境。可是,儿童的自控能力较差,无法自主、自发、有效地参与预习,主动学习数学知识。故而,教师要增加数学知识的吸引力,用精彩的呈现方式时时刻刻吸引学生,让学生聚精会神地预习,掌握数学基础知识。那么,如何让知识富有吸引力呢?教师要用游戏包裹知识,打造一系列预习游戏,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无形中夯实数学基础,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预习“平移、旋转和对称”时,我将知识点融入到一个游戏当中,让学生在玩儿游戏的同时掌握基础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游戏如下:
有一幅被打乱了的九宫格拼图,中间空出一格来,学生要用平移和旋转的方式将图形拼成一幅完整的图画。(图画是对称图形)
在玩儿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初步认识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无形中参与了轴对称图形的探究,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玩完游戏之后,我要求学生结合平移、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写游戏心得。通过游戏与预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有效学习了基础知识,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数学探究与思考能力。所以,教师要将游戏渗透到预习环节,再现学生数学学习的生命活力。
二、授课游戏——主动探究
在新知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善于用已知经验制造知识矛盾与冲突,从而将学生带入新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之中。除了这种常见的教学方式以外,教师也可以将游戏融入授课环节,将数学课堂打造成游戏课堂,从而激活知识探究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数学知识,成为自主学习的数学个体,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周期”时,为了让学生感知物体有序排列的规律,自主探究数学知识规律,我构建了游戏课堂,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感受规律,从而探究、总结数学知识本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游戏过程如下:
1.眼疾手快游戏。给出两张卡片:162536496481和123412341234,8秒之后卡片消失,学生需要快速抢答并准确复述两张卡片的数字。
2.图片中有红、黄、蓝依次摆放的花盆,学生需要快速抢答第11盆花的颜色。
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动脑、发散思维,参与体验的同时发现了游戏内在的规律性,掌握了简单周期的数学规律。所以,游戏可以增加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无形中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恢复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想象力,绽放数学学习活力。
三、巩固游戏——积极内化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巩固是一个内化旧知识,产生新见解的过程,是学生脱离学习“拐杖”,走向独立探索之路的必要手段。然而,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采用题海战术实施教学巩固,导致学生产生了负面情绪,影响了巩固效率。鉴于此,教师要创新作业形式,用游戏“武装”巩固作业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巩固、内化知识,提高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巩固“小数乘法和除法”时,我设计了游戏性的巩固作业,即,攻宝塔,用攻占宝塔的场景构建有趣、轻松的知识巩固环境,让学生趣味学习知识。作业如下:
有一座宝塔,宝塔中住着睡美人,作为一名骑士,我们要去营救公主。营救公主的路上有许多障碍和关卡,通过关卡,就能顺利营救公主。关卡内容大致如下:
有一堆卡片,包括数字和小数点。现在有两个式子“1.7×24.5”和“23.6÷8”组成的门卫,学生需要将数字和小数点组合成两个式子的结果,组合成功则第一关通过。
在一关又一关的通关中,学生快乐地复习了小数乘法与除法知识,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了数学学习与实践能力。所以,巩固游戏可以帮助学生重燃自主学习的火苗,增强数学教学生命力。
总之,游戏是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生命力的重要“火种”,将游戏渗透到数学教学的各环节,学生可以自主参与数学学习,生发数学探究与学习能力,实现数学的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1】葛利红.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2).
【2】黄丽丽,胡斌.关于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小作家选刊,2017,(14).
论文作者:龙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1
标签:游戏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