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书目信息服务_情报搜集论文

网络环境下的书目信息服务_情报搜集论文

网络环境下的书目情报服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书目论文,情报论文,环境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球网络信息服务业的迅速崛起已向传统情报服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作为信息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书目情报服务而言,从书目情报的加工整理到传递、利用的各个环节,都无一不将在网络环境下发生深刻的变化。

1互联网络对书目情报服务工作的影响

1.1 书目情报服务的信息源得以延伸与扩展

互联网络上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1)书目数据库;(2)参考工具书;(3)全文数据库;(4)电子报纸;(5)电子期刊;(6)科技论文预印本及最新研究进展;(7)各类政策法规、会议、产品、广告等动态信息。

网上信息不仅包括文本型文献,而且还提供声音、图像、影视、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它拓展与延伸了传统书目情报服务以图书情报机构馆藏为主的信息资源,使信息源从馆藏主体向网络信息资源主体转移,从而使得书目情报服务能够在一个更为广阔的信息空间里发挥其效能。

1.2 书目情报的加工整理过程更加便捷与规范

一方面,互联网络将出版、发行与图书情报机构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信息生产、加工处理的新秩序,另一方面,网络技术又极大地简化与规范了数据存取、分类、主题标引以及编目等书目情报的整序过程。譬如,在书目编制中,通过网络,可以快捷全面地搜集与选择相关信息并完成书目款目的编排、组织与辅助索引编制等各个工序。在编目工作方面,互联网络推动与促进了联合编目、集中编目、在版编目和国际合作编目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所有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书目情报产品生产的劳动成本,提高了书目情报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1.3 书目情报提供利用的方式更为灵活多样

1.3.1 灵活多样的书目情报检索途径和手段

信息环境及信息载体的变革直接影响着情报检索的方式和技术。情报检索正在由过去的对文献线索的检索,发展到数值检索、事实检索、全文检索、超文本检索、多媒体检索;由文献检索发展到信息检索;由相关性检索发展到直接性检索,使检索结果更加贴近用户的需求。

就检索途径来看,网上数据库大多能提供灵活多样的检索途径,如全文数据库除了具备关键词、分类、作者、机构等传统的检索入口外,还能提供整刊、篇名、摘要、基金、蕴含、关联、全文、引文等检索功能,十分方便用户的使用。

1.3.2 形式丰富的书目情报服务方式

传统咨询服务、定题服务、文献检索服务等工作多是通过手工或单机完成,有了网络和自动化检索系统,便可利用网上专家咨询系统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推出全天候的交互式信息咨询服务;借助OPAC查寻各图书馆的书目文献信息并提供馆际互借;利用分时共享的网络CD—ROM服务器同时向多个用户提供检索、查新服务;也可以通过电子公告、电子论坛和FTP向用户提供新书通报、书目资料推荐、专题文献评述、最新目次服务与进行中的研究服务;还可利用E-mail与用户建立广泛的联系与交流,随时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

1.3.3 功能整合的书目情报服务过程

长期以来,二次文献服务是国内书目情报服务的薄弱环节。这与二次文献情报系统不健全及一次文献提供不配套直接相关。即便是基于传统信息检索方式之上的书目数据库,也常常令不少用户因只有线索而找不到原始文献而扫兴离去。

现在,上述线索查找与原文获取相分离的情况通过网络也得到了很大改观。情报检索正在由以往的对文献线索的检索,发展到全文检索、数值检索、事实检索,超文本检索又能制造出不同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用户能够通过随机、自然的浏览查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并将之从网上下载。如果需要,自动摘要系统和自动翻译系统还可以帮助用户获得浓缩情报和译文服务。

这种把检索与阅读相溶合,融多种类型的情报服务于一体的整合式书目情报服务,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4 网络环境刺激了用户对书目情报服务的强烈需求

进入网络时代,信息可获得量和种类随着Internet和局域网的不断发展而成百上千倍地增加。面对分散、无序、更迭变幻无穷的信息海洋,大多数并无网络操作知识的情报用户往往在网上“漫游”几个回合后便被汹涌而来的信息浪潮打得晕头转向。他们无法了解网上有多少信息,有多少与自己的需求相关,无法快捷、经济地查寻到所需信息。这便迫使用户在冷静的思索之后再次把求助之手伸向书目情报服务人员。

在网络环境下,书目情报人员不仅象“中介人”那样帮助用户同信息资源建立起联系,而且更象“导航员”一样引导用户在网上航行。他们指导用户如何查寻信息,如何评价与筛选信息,如何组织、分析与利用信息,协助用户在尽量短的时间里用尽量少的经济代价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由此可见,在网络环境下,书目情报服务的作用与地位非但不会被削弱,相反,时代还赋予了它们更加丰富的内涵与更加重要的意义。

2网络环境下书目情报服务的发展思路

2.1 转变观念,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通讯基础建设和网络建设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书目情报需求,书目情报服务机构应该及时转变观念,积极把机构拥有的信息资源转化为网络资源,同时也把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转化成机构信息资源的一部分,利用虚拟外部馆藏,建立起本机构信息与网络信息资源相结合的、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保证书目情报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深入研究检索语言,满足用户对检索路径的多种要求

组织和管理网上书目信息资源,核心和关键仍然是信息检索问题。

网络环境一方面促进了信息传递方式和速度的变化,一方面也带来更多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对于跨文件跨文档和跨数据库检索,非文本检索,全文检索,超文本检索,传统的赋值标引检索方式、用户提问的布尔逻辑表达、用同一的界面应付不同水平和有不同要求的用户等等作法已是远远不够。

什么样的检索语言最适合网络检索?是自然语言[1][2],还是分类语言[3],还是将规范词、分类号、自然语言合而为一的整体化检索语言体系最为理想[4]?如何开发界面更加友好的信息查寻工具?怎样充分利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语音合成技术和人工智能提供视频、音频式查询,等等,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2.3 提高信息组织与加工水平,实现网络信息增值

提高信息组织、加工水平,是提高网络环境下书目情报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这包括:(1)重视三次文献产品的网上生产,向用户提供浓缩化、综合化的精品信息服务。(2)针对非文本信息复杂的内容特征,研究多媒体信息的揭示和组织加工方法。(3)增加数据库的索引深度,扩充索引点,提高信息增值水平。(4)扩大索引格式的兼容性,使用户在多个数据库的联机检索中可以一次性地检全不同类型的文献信息而无需改变检索词。这些需要在网上取材并加工的作业内容,难度要求高,速度要求快,与传统信息组织与加工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2.4 重视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评价与推荐

互联网络把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互联结,超越了传统跨国界信息交流的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隔阂。西方国家在网上进行的政治、文化渗透以及少数网络信息提供者有意传播的垃圾信息势必严重妨碍书目情报用户对网络信息的有效利用。对此,建立网上用户“导读”系统,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2.5 更新用户书目情报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对用户的书目情报教育是书目情报服务的重要内容[5]。

书目情报教育现应加强有关信息资源观念、网络信息查寻及网络通讯等知识的教育。具体而言,通过教育,旨在帮助用户:(1)了解全球网络信息资源与设备;(2)初步掌握网络信息检索方法、技巧和工具;(3)学会网络信息的选择、评价与有效利用;(4)处理和组织网络信息资源同其他信息资源的沟通问题等。

2.6 提高书目情报服务人员的素质

网络化的书目情报服务对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提出了严峻挑战。情报人员自身必须具备远比用户丰富和熟练得多的知识和能力:扎实的书目情报专业知识和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娴熟的计算机与网络操作能力,广博的学科背景知识,以及较强的理解、分析、判断与批判能力。

标签:;  ;  

网络环境下的书目信息服务_情报搜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