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用人之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道论文,管理者论文,用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用人之道”,老生常谈。古今中外,对于如何选人、用人,案例不胜枚举。老子有言:“善用人者为之下。”也有人说:“善用人者得‘天下’。”“为之下”和“得天下”是什么关系?“为之下”,就是为人“谦下”,不狂妄,不自大。所谓“天下”又有广狭之分。广袤疆土是“天下”,拔尖领域是“天下”,企业市场也是“天下”。自身谦逊,才能得到无数英雄的认可、追随,为之奋战,从而同心协力开出一块“江山”,打出一片“天下”。
刘邦为什么能够成为西汉的开国皇帝?他曾问群臣:“请大家说说,朕何故得天下,项羽何故得不到天下?”大臣中有人答道:“陛下派人攻城略地,有封有赏,能与天下人同其利。项王嫉贤妒能,战胜不赏功,得地不分利,所以将士不肯尽力,因此失去了夺取天下的机会。”刘邦哈哈大笑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楚汉得失原因要从用人上说起:运筹策划,遇见长远,朕不如张良;主持政务,保证供应,朕不如萧何;带兵打仗,战取攻夺,朕不如韩信。朕依靠他们,所以能得天下。项羽只一个范增,尚不能用,所以被我打败了。”群臣听了,都表示敬佩。曹操、刘备由于善于用人而三分天下。袁绍不善于用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田丰为其出谋划策却反遭杀害,结果导致惨败。企业竞争也是一样,领导者要想得到最大的市场,得到最大的效益,善于用人很关键。“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那么怎样才能选拔好人才并用好人才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懂得“爱才,惜才”
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都深知选贤任能的重要性。老子说,一个人做到爱才惜才,那么“天下乐推而不厌”。
爱才首先要对人才予以最大化的“尊重”。要有能“容人”的特质,给人才以希望和空间,使人能心甘情愿、放心大胆地去干,而不是强迫其去执行个人的意志。据说韩信初到汉营时,刘邦看不起他,但听萧何说他是一个大将之才且可以帮助自己打天下时,他马上放下汉王的架子,筑起一个高台,举行隆重典礼,毕恭毕敬地拜韩信为大将军,并向全军宣布说:“凡我汉军将士,今后得由大将军节制,如有蔑视大将军或违令不从者,尽可按军法从事,先斩后奏。”可见其对人才的重视。三国时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更见其渴求人才的诚心。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重要,如果你尊重他,使他感觉到自己在你心目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那么他就会乐意全神贯注地去为你服务。美国福特公司之所以成为近百年不衰的大公司与其“爱才”不无关系。据说在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一台大型发电机发生故障,公司召集所有工程师会诊都不能排除,经人推荐,从一家小公司请来移居美国的德国人斯特曼斯排除了故障,公司总裁福特当即付其酬金1万美元,并执意要挽留他留在福特公司工作。斯特曼斯表明他的小公司对自己很好,不忍离开。福特立即说:“我把你整个公司都买下来。”有了这样的爱才之心,天下人才能不仰视并接踵而来吗?福特成为世界知名的百年老企业,得到一片“天下”就不足为奇了。
人才在哪里?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有的企业领导不惜血本,全世界到处寻找人才,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人才往往就在你身边,只不过是缺乏发现的思维和眼力。世上没有无能之辈,只有放错了位置的人。“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一个人在这里是个“完人”,到了另一个地方就可能是个“有缺陷的人”,在此地是个了不起的人,换了另一个地方可能就是个无用之人。关键是用人之所长。
不拘一格“用”人才
人才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定之规。多少年来,受资历、名望、资格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被埋没的人才不知有多少。古人指出:“用骏马去捕捉老鼠,不如用猫;饿汉得到珠宝,还不如得到一碗粥。”用物、用人在于使用得当。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谓“废物”,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清朝有位叫杨时斋的军事家,就很善于用人之“短”。他认为,军营中无人不可用,聋者,宜给左右使唤;哑者,令其传递密信;跛者,令其守坐放炮。其实老天爷把所有“人才”都给你“降”下来了,就看你会不会用。一些企业管理者的眼睛一味地盯着大学生、硕士、博士,甚至打扫个卫生也要“大学文凭”,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
人才是无处不在的,所谓“人才难得,人才难求”,只是那些怨天尤人、不愿意使用真正人才的借口。美国钢铁工业之父卡内基则满怀拥有人才的自信,声称:“即使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去,但是只要保留我的组织和人员,四年后,我仍将是一个钢铁大王。”他的“人员”不一定都是“超人”,只不过他能够合理使用罢了。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我们可以意识到,真正的全才少之又少,因为每个人生存的环境不一样,性格不一样,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也不尽相同,不同的领导者对“人才”的理解及其所好也有区别,所以要想按照领导者的意愿得到“全才”,难之又难。大多数的“人才”其实都是在某个方面有过人之处,但也不乏有“偏才、怪才”的出现。现在有一种“大人才观”,笔者觉得很有道理,每一个人都是“人力资源”,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是人才”。你说他不是人才,是你不懂得使用人才,把人力资源抹杀或者浪费掉了。笔者经常在一条路上行走,发现这里新来了一个似乎有些智障的女孩打扫街道,她总是不停地将这段道路上的垃圾和废弃物打扫得干干净净,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而据说之前负责打扫这里的都是精明人,没多长时间都走掉了,因为没人打算长期干好这份重复性强的工作。这个女孩虽有“短处”,但使用得当,将其人生价值发挥得“恰到好处”。
按照“需要”选人才
要成为一个有远见的领导人,必须懂得:人是有个性、有特征的,只有了解人的个性特点,才能够真正领导好自己的部下。首先要不轻视资历,更重视能力。元朝时,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了中国,不仅打下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版图,还开启了“唯才是用”之先河。“开国四杰”之首木华黎的孙子安童13岁就与众不同,元世祖打败阿里不哥争得王位后,要杀掉其党羽千余人,安童说:“人各为其主,他们跟随阿里不哥也是身不由己,陛下刚刚登上王位,要是因为泄私愤而杀了这些人,又怎么能让天下人诚心归附呢?”元世祖没料到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竟然能说出这样有见识的话来,从此对他更加另眼相看。安童18岁,元世祖看他处世练达、办事果断、为人稳重、足智多谋,决定破格录用,提拔安童当了中书右丞相。之后,少年得志的安童招来不少人的嫉妒,但是元世祖一直维护安童地位。安童不负重任,尽心尽力地辅助元世祖,至49岁去世,为元世祖效力31年,为元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国时,刘备大军压境,孙权大胆启用年轻儒将陆逊,使刘备败走白帝城。二次世界大战中,罗斯福总统任命艾森豪威尔为“诺曼底登陆总指挥”,就资历而言,他的上边有近200位职位较他高的将领,但罗斯福用人得当,为战争胜利争取了关键一步。这些都是“按照需要”使用人才的典范。
按照“需要”使用人才,必须做到“知人善任”。有德者不看重金钱,不能用物质利益引诱他,可以让他管理财政;勇敢者蔑视困难,不能用艰险去强迫他,可以让他处理紧急事物;睿智者通达礼数,明于事理,不能假装诚信去欺骗他,可以让他负责要事;愚拙者容易被欺骗,不可让其从事谈判工作;不忠者容易动摇,不可让其知道商机;贪图钱财者容易被引诱,不可让其管理钱财;重情者容易变换观念,不可让其做决策者……
“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但想得到人才容易,想用好人才却很难,纵观古今中外,历朝历代,几乎每一个王朝、每一个领域的成功都是“用人”成功的“典范”。
“善于用人”对于想得到市场这片天下的企业领导人来说,非常重要。“识人才能用人。”人海茫茫,你不了解对方,对他漠不关心,即使是一流的人才,你又怎么使用呢?拿破仑曾说:“你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你。”人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试验,那么怎么办呢?诸葛亮总结了一套独到的方法:“烦使人而观其能,卒能问焉而观其智,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知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态。观其好恶而知短长,观其交友而知贤肖,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举其所美观其所终,远使之而观其终,近使之而观其敬,屈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但笔者以为,如果单纯地囿于这些繁文缛节也不行,因为“外有所感于物虽同,内有所触于心则异”。人的表里未必如一,因为人心不同,就像人的外貌不同一样,人的内心活动未必就流露出来。所以孔子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如果单纯地按条条框框选拔考察,想取得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专业人才”,那不免就“失之东隅”了。怎么选好、用好人才以兴企兴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是个特别值得思考和重视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