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而不放任--解读德国家庭教育的关键词_家庭教育论文

尊重而不放任--解读德国家庭教育的关键词_家庭教育论文

尊重而不迁就 宽松而不放任——解读德国家庭教育关键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而不论文,德国论文,宽松论文,家庭教育论文,关键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传统的德国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20世纪以前,人们认为:一个听话、守纪律、讲规矩的孩子才是一个好孩子,亲子之间的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家长有权决定子女的前途。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教育观念都有了很大改变,从而促使德国家庭的教育目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现代德国的家庭教育主要是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给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长条件。家长的主要职责是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指导。亲子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父母很少强迫子女服从自己的意志,也不要求子女按照父母的生活模式生活。

关键词一:独立

在德国,孩子都有个人的房间,年幼的孩子还会有一个活动室。大多数父母都十分尊重子女的生活方式和个人隐私,子女的房间和活动室就是他们的独立天地,父母若没有经过同意一般不会去翻看子女的东西。一方面,父母希望借此促进子女形成独立的个性;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尊重和保护子女个人权利的教育形式,向他们传递这么一种信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保护自己权利的同时,也应该尊重和保护别人的权利。

德国的父母认为,子女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是社会的一个公民,因此不能因亲子关系而破坏了社会的行为准则。在父母看来,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之后,就应该走向社会做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而不希望子女过分依赖自己。

父母这种理性的教育态度,深刻感染和影响了孩子,德国的青少年大多会以自我独立的发展为成长目标。许多孩子在十四五岁时就开始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零花钱——男孩子会以送报纸、发广告、为草地除草等方式获得报酬;女孩子则通过照顾小孩和到餐饮企业服务为自己挣钱。到了十八岁,有了进入工厂、企业劳动的资格之后,德国的青年学生一般会选择去工厂打工挣钱。绝大多数20岁以上的德国青年会选择自己租房居住,而不再与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对子女的这种自立行为大都表示赞赏与支持,不会干涉和阻挠。

关键词二:选择

子女具有选择个人生活道路和兴趣爱好的权利,父母不干涉子女的选择,这是德国家庭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与我国父母代替子女选择报考什么学校、上什么补习班、参加什么兴趣班不同,在德国,这些都是子女的个人事务,父母无权干涉,更无权代替子女做出选择。父母的作用是认真听取子女的意见,帮助子女分析他们的能力和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协助子女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决定。这种尊重子女独立人格的决定方式,既满足了子女渴望受到尊重的愿望,也保证了亲子之间融洽的关系。一旦做出决定之后,父母就会不断提醒孩子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而不赞成他们半途而废。父母希望通过家庭严格教育的熏陶,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负责精神,使他们能成为有责任感、守信用的社会公民。

在德国人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样的事实,那就是离异家庭的孩子的选择得到了很好的尊重。现代的德国社会,离婚率持续上升,而父母离婚后子女到底跟哪一方生活是由子女决定的,而且这个决定能够得到父母双方的共同尊重。可以说,基本上父母离婚后没有一方不许另一方看望子女的事例,也没有一方底毁另一的事例。离婚的双方都会告诉子女,离婚是父母之间的事,希望不要因为父母离婚而影响子女的生活和成长。

关键词三:交友

德国的父母对子女交友抱着十分宽容的态度。在他们的观念里没有“早恋”这个词,因此在对待子女交异性朋友的问题上,他们不会进行干预,而只会为子女做好指导和咨询工作。

笔者的一个德国朋友有一对子女,女儿叫安娜,去年刚刚14岁。当笔者去他家拜访时,朋友的妻子带着自豪和喜悦的声调告诉笔者:“安娜交男朋友了!”听到这没有丝毫不安的话语,笔者发愣了,因为在我国,这可是家长和老师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当笔者问朋友和他妻子怎么看待安娜交男朋友时,朋友的妻子高兴地说,她为女儿感到自豪和喜悦。她解释说,一个发育正常的男孩或女孩到了青春期,就会有与异性交往的需要,如果阻止他们与异性的交往,就是阻碍他们学习、阻碍他们成长。因为交异性朋友不但是少男少女的内在需要,更重要的是这会使他们学会与异性交往。她的女儿交到了男朋友,至少说明她的女儿有一定的水平和魅力,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她进一步说,爱和被爱都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只有在现实中、在与人的交往中才能得到发展。

那么在孩子与异性朋友交往这件事上,家长的作用在哪里?

朋友的妻子解释说,父母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孩子,在于以欣赏的态度关注孩子的行为,在于向孩子说明怎么爱护自己和尊重别人。她说,青春期的感情风暴是炽烈的,在这一时期,青少年会走许多弯路,当孩子需要父母帮助时,父母就要为他提供指导和帮助,但这种帮助应该是在尊重他们独立性的基础上的帮助,而不是命令式和强迫式的帮助。当子女受到感情挫折时,父母的作用就在于安慰和指导他们,使他们学会直面人生和挫折,使他们振作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阶段的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不是放任自流,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不是放手不管,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陪伴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

关键词四:学习

在德国,父母不是把自己的愿望凌驾于子女之上,而是本着理性的态度和公平的原则对待子女的学业。在对待子女的学习方面,父母会给子女必要的指导,同时他们注意与学校配合,在家里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孩子进入中学以后,父母对子女在学科知识上的指导会减少,但是他们会加强与学校和教育专家的联系,在人格发展和未来的职业选择方面对子女进行指导。

德国的中学分为三种类型:完全中学、实科中学和主体中学。完全中学是最好的学校,完全中学毕业的学生可以直接上综合性大学。因此,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进入完全中学学习。但是父母的这种希望绝不会变成给孩子施加的压力。他们所做的是与孩子一起分析进入完全中学的重要性,激发孩子升学的愿望,促进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若这一愿望没有实现,父母们会坦然接受子女就读实科中学或主体中学的现实,而不会因此歧视孩子和以恶言恶语对待孩子。

对于进入中学的子女,父母仍然会尽好自己的职责,尽最大可能为子女学业的提高和个人成长提供帮助和指导。虽然在德国不存在当前我国某种意义上的重点中学,但是不同的完全中学也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如果父母认为自己的子女在某一所完全中学学习,比在另一所更适合孩子的发展,他们也会给孩子提出转学的建议。笔者一位朋友的孩子在一所完全中学学习了三年之后,父母感到他周围的朋友和学校环境不利于他的成长和发展,想让他转学。但是孩子并不同意。在多次沟通的基础上,孩子向父母承诺,他在这所完全中学再学习一个学期,看是否真的像父母说的那样不利于他的成长。如果在这一学期内,他没有进步和发展,他会主动接受父母的建议。一学期后,孩子主动向父母表达了转学的愿望。经过转学,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的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

标签:;  ;  ;  

尊重而不放任--解读德国家庭教育的关键词_家庭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