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粒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栽培技术论文,大豆论文,高产论文,小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随着对日韩出口和国内加工的需要,小粒大豆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黑龙江北部地区,小粒大豆生产已经形成规模。黑龙江省内的一些育种单位已经选育出一些优良的小粒大豆品种,目前小粒大豆生产需要解决的是良种良法配套问题,进一步规范小粒大豆的栽培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效益。本文根据近几年来小粒大豆的生产实际情况提出如下高产栽培技术。
1 选择品种
品种应选择抗倒伏能力强、不炸荚、外观品质好、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的小粒大豆品种。如合丰54号、合丰58号、龙小粒豆2号。其中合丰54号为无限结荚习性、合丰58号为亚有限结荚习性,这2个品种抗倒伏能力极强。
2 种子处理
种子播种前要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粒选,剔除病斑粒、虫食粒及杂质。种子质量要达到纯度不低于98%、净度达到98%以上、发芽率不低于90%。
3 选地
选择土壤有机质4%以上的正茬地,不重茬,不迎茬。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选择玉米茬或者小麦茬种植小粒大豆。如果重迎茬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宁迎茬不重茬。
4 整地
耕地采取以深松为主,翻、松、耙结合的整地方式。无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伏、秋浅翻深松或者耙茬整地。浅翻18~20cm,深松25~30cm。耙茬深度12~15cm,深松25cm以上。翻松耙相结合,无大土块。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整地,采用平地与耙地想结合。重耙深度15cm以上,轻耙深度8cm以上,耙平耙细。春整地是要做到翻、耙、耢连续作业,以免跑墒。
5 施肥
采用农化结合,种肥与追肥想结合,有机肥、无机肥配施。一般N∶P∶K配比为1∶2∶1的比例。底肥每公顷有机肥15t以上,结合秋整地一次施入。中等肥力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00~150kg、硫酸钾60~70kg、尿素40~60kg。切记种肥同位,一面烧苗。大豆前期长势较差时,在初花期进行叶面追肥,每公顷尿素15kg加磷酸二氢钾1.5kg,兑水500kg叶面喷施。
6 播种
地温稳定通过7~8℃开始播种,北部和东部地区5月1~15日,三江平原最佳播种期为5月10~15日。秋起垄地块垄上播种,未起垄地块可随播种随起垄,播种后及时镇压。播种密度20~25万株/公顷或者播种量为30~35kg每公顷。
7 杂草防除与病虫害防治
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土壤封闭灭草,在大豆播种后3~5天进行,每公顷选用豆黄隆60g加乙草胺2.5或用豆乙合剂、广灭灵兑水喷雾。在杂草2~3片叶、大豆复叶展开时,禾本科杂草每公顷用15%精稳杀得或5%精禾草克等0.75~1.0L兑水450kg喷雾;阔叶杂草用25%的虎威水剂兑水450kg喷雾。生育期间中耕1~2次,后期拔大草1次。大豆花期防治食心虫。
8 收获
小粒大豆收获时期选择很关键,收获晚了会炸荚,收获早了影响外观品质。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收获前拔净田间大草,以免产生草花脸影响外观品质。收割质量要求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收割损失率小于1%,脱粒损失率小于2%,破碎率小于5%。
联系电话:0451-5362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