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具有现实的意义,近些年来出现的建筑安全问题,使人们对于使用中的建筑物都很担心,致使人们对于建筑企业以及施工的单位的相信度降低。因此,要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保证建筑的质量,帮助群众建立信心。本篇文章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重要性分析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实施的一个缩影。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实施效果可以间接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高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对施工过程中各影响工程质量因素的技术参数进行控制的过程,是企业技术力量在实际应用的反映。良好的技术管理能够有效的将施工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企业事故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且科学的技术管理体系对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技术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流程,促进施工管理的有效实施、促进工程质量管理的实施。良好的技术管理还能促进企业成本管理的实施、促进企业现场材料、设备、人员管理的实施、促进企业综合管理的实施。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
2、施工技术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建筑工程利润不断降低,企业必须从自身管理出发, 提高施工技术力量与经营管理水平,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时,良好的技术管理能够减少部门间的推诿、快速找到问题出现的所在,提高了企业问题解决效率。对于由于供应商或外委施工问题引起的质量事故等,良好的技术管理能够在谈判中直指问题所在,并通过对合同管理中技术问题一项的事先审核等工作, 保障企业的利益。
科学的技术管理不仅仅是对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参数进行控制,更多的是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通过对人员技术技能管理与培训,提高施工设备操作人员技术水平, 降低设备故障与事故,减少施工故障费用,降低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的进度减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停工几率,减少了费用的增加,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通过施工技术管理, 强化工程测量、放线工作, 强化施工过程中材料的监控、强化施工技术问题解决能力、强化施工技术参数控制能够有效保障工程质量。以施工技术监督监控为例,在进行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科学的技术管理从测量方向、冲孔位置选择、混凝土灌注时间等多方面管理有效保障了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都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工作作为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有效实施是工程质量的基础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结合工程实际, 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 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 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同时, 应当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 以保证工程质量提高。
4、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档案管理重要性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管理作为施工技术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实施对于施工企业影响。但是许多施工企业没有认识到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将档案管理划归技术管理体系内,使得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科学有效的开展。档案管理涉及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技术核定、现场签证、违约索赔等原始记录, 为确定工程竣工结算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平时资料管理工作不到位, 应具有的法律效应将得不到体现。而且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等一旦出现下发不及时经常会导致返工重做和凿墙打洞,从而增加不必要的开支, 影响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 管理建筑工程的方式
1、质量控制方面
1.1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管理人员的责任明确,不同的管理人员有着不同的分工,管理人员之间不能干涉彼此的工作。同时管理人员以及下属之间的等级关系要严格,下属不能越级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避免以后工作中出现责任混乱。
1.2 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多,也需要一定数量得工作人员来完成施工的工作。在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里,施工人员的工作要有明确的规定,工作的范围要以自身的能力相符,不能出现太大的偏差。在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的时候,管理工作要简单明了,这样做也能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1.3 对于建筑材料的管理在施工环节也格外的重要,也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内容。在管理材料上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材料的厂家;第二个阶段是将材料运送预计运出施工现场。在材料厂家上,也选择有生产资格的厂家,同时保证建筑材料在抽查中的合格率达到标准。合格率达到标准的建筑材料才能够使用到建筑施工中。而且施工中使用的建筑材料要经过质量监管部门的审批,在质量监管部门同意后才能正式的在施工中使用。而在建筑材料运进以及运出施工现场时,都经过管理人员的同意,出现破损的施工材料不得进场。建筑现场的工人也不能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将建筑材料运送出现场,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并且追究其责任。
1.4 项目在施工前,最高的负责人要到施工的现场亲自指导。向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说明工程的环节以及质量要求,在施工中,项目负责人也要不定期的到施工现场,检查施工的进度,如果在检查中发现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要在施工的现场进行纠正,与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共同协商,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2、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施工的主战场,不仅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也是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的摇篮,更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所在。通过对合同单价的分解、调整、综合、平衡,确定内部核算单价,提出目标成本指导性计划,对作业成本运行与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二级单位作业承担负责执行管理层制定下达的目标成本分解指标,严格按照内部核算单价控制成本 消耗,自负盈亏。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要对职工进行质量重要性教育,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开展质量宣誓活动,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建立质量管理的重奖重罚制度,用铁的手腕,铁的精神和铁的纪律来确保施工质量。在对质量事故责任者进行严厉处罚的同时,设立高额奖金,用以奖励工程质量好的项目部和个人。为更好地发挥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的监察作用,提高质检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建立施工质量档案管理系统,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
3、建筑施工建议
3.1 在建筑施工前,施工人员要清楚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对于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了如指掌,而且也要知道施工中的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可能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法,防范于未然。建筑的施工都是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因此,施工人员牢记施工图纸,图纸中的每一个标记都十分清楚。知道施工图纸中的设计要求,清楚施工资料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有重要的意义。
3.2 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四大机制要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在建设一流工程的同时,努力造就一支一流的施工队伍。队伍的能力强,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也有利。
3结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业在市场竞争中也显得愈来愈激烈,因此,要注重技术管理,培养技术人才,合理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结合本企业的具体实际寻找一条技术管理与激励的路子来。大胆解放思想,实践创新,必将在建筑市场中产生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成帅,孙亚军.略论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
[2]韩铁峡.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J].辽宁经济,2010(1).
论文作者:张治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建筑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