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技术创新的“三元并行动力”主体体系_三元论文

论技术创新的“三元并联动态”主体系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创新论文,主体论文,动态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技术创新是科技从技术领域转移到经济领域的接口,是技术与经济之间的中间环节,它具有风险性、资产性、收益性等特征。与技术创新自身的特征相对应,其主体系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具有技术创新的要求。②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包括资金、知识储量、技术设备等)。③能承担风险,具有一定的风险负荷力。

实际上,对技术创新主体的研究是随着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同时诞生的。早在本世纪初,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约瑟夫·熊彼特就认为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企业或企业家精神对技术进步起着主要作用,他倾向于创新的生产者主权说,在他看来,需求拉动是不重要的。此后的创新经济学家们如施莫克乐(J.Schmookler), 厄特巴克(Utterback)则更倾向于市场拉动说,总的说来,他们都认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并且资本主义社会的技术创新史也似乎证明了这个说法的正确性。但纵观人类的经济发展史,尤其是社会主义中国几十年的技术创新史又显然与熊彼特等的观点不符。那么,技术创新主体的最一般、最佳的形式应是什么呢?

1 技术创新主体的“三元并联动态”模型

1.1 主体系统模型图

图1 主体模型立体图

图2 主体模型平面图(俯视)

其中:A—政府 B—R&D机构 C—企业(家) S—环境

a、b、c—政府、R&D机构、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动力

h—动力系统所处的环境对技术创新形成的发展力

双箭头—交互作用

提出上述模型假设在理论上基于三个考虑:

其一,在本体论上设定技术创新主体系统的性质与构造是一种数学结构。

其二,在方法论上,采用数学方法有利于我们在深刻认识事物“量”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事物的“质”,实现一个从简单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深刻性认识的过程。

其三,在认识论上设定技术创新主体系统的基本结构是一种三元结构。这是因为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是一个被技术原则、经济原则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所规范的过程,而前述三条原则分别对应R&D机构、企业和政府的要求。况且,三元结构从几何学的角度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技术创新主体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曾经首先形成不同形态的一元或二元结构,因不稳定,最终被淘汰或被三元结构所取代。

1.2 三元并联动态主体模型的内涵

(1)“三元”如前所述是指构成主体系统的三要素。 其中政府具有雄厚的资金,强的组织调控能力,可以创造良好的技术创新政策环境,承担一定的技术创新风险,可以给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政府策动力;R&D机构具有丰富的知识储量,较完备的技术设备,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对技术创新具有强大的技术推动力;企业则具有强的创新要求,能敏锐地感受市场需求的拉力。因此,三元系统充分具备了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系统所必须的条件。

(2)“并联”是指系统要素彼此交互作用。其中政府与R&D 机构交互作用产生良好的生产基础;R&D部门将科技投入企业生产,形成新的生产力;政府执行切实可行的政策,激励企业产生更大的创新需求;三者的协同作用域便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创新实现域(见图2)。“并联”充分体现了技术创新是一个必须同时满足技术、 经济、社会效益三项最优的过程,而若选择“串联”则存在一个原则遵循上的先后问题,最终会使主体系统回落到一元或二元的不稳定结构。

(3)“动态”主要是强调主体系统的发展性, 源于事物内部固有的吸引和排斥所引致的“嬗动”。主体系统的最稳态是一个“正四面体”状态(a、b、c、h相等),即三要素及环境间交互作用对技术创新产生的动力处于最佳水平。但是在要素的独立性作用下,三要素会无可避免地发生分离,当某一要素在独立性的作用下,发展至一定程度时,它就会出现超越性的或突破性的发展(其发展水平超过其它要素的发展水平),这时,原有的“正四面体”状态就会被打破,主体系统就会由“正四面体”状态向稳定性较差的“非四面体”过渡。这时,我们就会观察到,三要素的其中一个决定其它要素的内容结构及水平,影响系统职能的发挥。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企业出现超越性的发展,使系统主要呈现企业的性质和状况。

1.3 主体系统的演变

主体系统的演变完全是因为系统内部要素间的吸引和排斥作用,不存在外在的对主体系统的“第一推动”。明确这一点有两个重要意义:

(1)系统只有是自为的,才能称得上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否则, 便只是一个中介或桥梁,因为若还存在一个超乎于其上的要素,那么该要素才是技术创新的动力根源。

(2)系统的演变源于系统的内在因素, 有利于支持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系统的内生力量这一观点。

实际上,主体系统是一个有界的开放系统,它可以通过与外界交换信息,能量和物质,在涨落运动中实现演变。而一般情况下,往往是企业在发展中带动了其它系统要素的发展,这也可以用“序参量”的概念来说明。“序参量”是前苏联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朗道在研究平衡相变时首先提出来的,由协同学创始人赫尔曼·哈肯将其引入自组织过程,认为子系统的合作形成序参量,而序参量又支配系统大量子系统的行为,从而主宰着演化的进程和结局。在技术创新主体系统中,企业正是这样一种“序参量”。表现在:①新的企业是由主体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②企业对主体系统系统内其余子系统的行为与运动有极大的支配性。③企业的发展状况是反映主体系统有序程度的状态参量。

2 三元主体系统的协同动力优势

2.1 非三元主体系统的创新动力分析

在历史上,曾经形成过技术创新的非三元主体系统,如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绝大部分技术创新由科学家单独执行,而社会主义中国亦有40余年的政府充当创新主体的历史。在本文,我们只分别讨论三种二元主体系统的创新动力,分析是建立在空间坐标系基础上。

(x—企业动轴 y—政府动力轴 Z—R&D机构动力轴 s—环境发展力轴)

图3 政府—R&D机构二元动力图 图4 政府—企业二元动力图

图5 R&D机构—企业二元动力图(1)政府—R&D机构二元主体系统。 技术创新动力来源于政府的策动和R&D机构的推动,其动力大小可用VADOB表示(图3)。这类二元主体系统的形成,一方面是源于政府的强大,但主要还是因为企业的弱小,如技术资金少,创新能力弱,甚至根本没有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我国建国至今基本上是这种二元创新主体结构。这种主体系统支配下的技术创新往往只重视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及技术原则,忽视了技术创新的经济原则,其弊端表现为:①开发出的技术缺乏市场,导致供需错轨,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徘徊在30%左右就是这个原因。②影响企业积极性,缺乏创新激情,从而在技术进步上抱“等、靠、要”的态度,最终导致企业进一步萎缩。(2)政府——企业二元主体系统。 技术创新动力来源于政府策动和企业需求的拉动,其动力大小可用VADOC表示(图4)。由这种主体系统支持的技术创新注重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但由于没有R&D机构提供技术基础,实际上技术创新只是处于一种“空转”的状态,并不能产生现实的新生产力,即不能实现技术创新。这时的企业实际上是靠简单追加劳动资本支持生产发展,国家的经济增长呈现粗放外延式扩张。严格地说来,这种技术创新主体系统是不存在的。(3)R&D机构——企业二元主体系统。 技术创新依靠技术推动——需求拉动实现,其动力大小可用VBDOC表示(图5)。这种创新主体系统普遍见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熊彼特等所见的也就是这种主体系统。此时的技术创新模式是:

┏━━━━┓ ┏━━━━━━━━┓推力┏━┓ ┏━┓

┃科技进步┣━━→┃确认技术开发机会┣━━┓ ┃应┃ ┃技┃

┗━━━━┛ ┗━━━━━━━━┛┃ ┃用┃ ┃术┃

┣→┃研┣→┃创┃

┏━━━━┓ ┏━━━━━━━━┓拉力┃ ┃究┃ ┃新┃

┃某种需求┣━━→┃确认技术开发目标┣━━┛ ┗━┛ ┗━┛

┗━━━━┛ ┗━━━━━━━━┛

但这种二元主体系统却忽视了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容易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市场秩序的破坏,不正当竞争行为等。并且,这种主体系统大多缺乏承担风险的能力。

上述三种二元主体系统从系统学角度看都属于一种不稳定的,远离平衡态的结构,这种情况下,技术创新主体系统必会通过自组织产生稳定的三元结构。

2.2 三元主体系统的创新动力及协同优势分析

图6 三元动力图

此时的技术创新动力由政府策动,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协同形成。其动力大小可用VABCDO表示。在三元主体协同作用下的技术创新过程如下图。

另外在假定图3、4、5、6中的OA、OB、OC、OD长度不变(即条件相同)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关系式:

VABCDO=VABDO+VACDO+VBCDO①

SABCDO〈SABDO+SACDO+SBCDO②

(且②式左边比右边少的是2SAOD+2SBOD+2SCOD, 均与环境相关)

因此,这一组关系式表明:在外界环境条件和各创新动力要素在大小不变的情况下,要达到对技术创新产生同样的动力,三元主体系统由于内部的充分协同作用,协调了各方的矛盾,求得了整体的同一性,从而调动了系统要素的积极因素,使各方面产生互补效应,最终减少了对外在环境的依赖性,降低了对外界环境资源的消耗。从而增大了技术创新实现的可能性和优势。在协同学上的意义就是整体的功能优于部分功能之和,可用下式表示:

n C(p):系统整体功能

C(p)〉∑C(pi)

i=1 C(pi)系统单元功能

我们还可以举出实例来证实系统内确实存在着一种协同趋势。因为协同在某种形态下表现为主体系统要素之间的整合,所以我们来考察一下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R&D机构的变化;独立的发明者在不断减少,这就意味着独立的R&D机构不断减少,而靠入企业的R&D机构增多,表现出了一种协同趋势。

表1 在独立实验室工作的专业科研人员与所有专业科研人员的比例

1921年 15.2%

1927年 12.9%

1933年 10.9%

1940年 8.7%

1946年 6.9%

此外我们还可以找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R&D机构之间的不同形态2的协同趋势实例。

3 我国创新主体系统的“缺元”分析

我国技术创新的效果一直不佳,问题来源于多方面的原因,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创新的主体系统功能发挥不佳。因为只有三元主体系统形成“正四面体”的状态时,技术创新才能获得最佳动力。那么,我国的三元创新主体系统中究竟是哪一个破坏了系统的和谐呢?我们可以看看调查得出的中国创新障碍

表2 中国创新障碍

1、风险大 21%

2、缺乏(风险)资金 72%

3、研究开发能力不足

42%

4、人员素质差 30%

5、缺乏市场情报

32%

6、对外界应变能力差

42%

7、创新易于模仿

26%

8、法规

15%

我们将上表的8条因素粗略地归入政府障碍类(8),R&D机构障碍类(3)和企业障碍类(1、2、4、5、6、7), 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的创新障碍主要来自企业动力的不足,也就是说企业作为主体要素已经“缺元”了,这就导致我国当前技术创新主体系统基本呈现政府—R&D机构二元结构。而企业作为主体要素如前所述,是系统的重要“序参量”,所以它的“缺元”对于主体系统功能发挥的影响便尤为巨大。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当前在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率的工作中主要是要采取有力措施,针对企业障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并加强政府和R&D机构对企业的协同,最终形成“正四面体”式的创新主体系统。

标签:;  ;  ;  ;  ;  ;  

论技术创新的“三元并行动力”主体体系_三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