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王冰玉

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王冰玉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大兴供电公司 北京市 102600)

摘要:电力系统作为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结构层次多,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系数。虽然电力系统已经基本上实现自动化操作与控制,但是与智能化的熟练应用还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深入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应用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应用

1智能技术与电力系统自动化

1.1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诞生出的,其与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之间存在很深的联系。智能技术的发展依托于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但是又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所区别,具体来说智能技术是依靠计算机设备、软件等工具,利用其分析、处理功能进行控制管理工作。智能技术是实现现代化管理控制手段的最佳途径,可以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对控制对象进行组织分析和管理,为人们解决传统控制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前面提到智能技术需要依托计算机设备等工具,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开始引入智能技术,并将其应用到电力系统控制中,以此来代替人工操作,减少控制误差,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运行水平。

1.2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是由多个部分组成,从发电站、配电站到电力输送线缆,都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件。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需要依靠工作人员的相互配合,利用通讯工具获取不同组件的实际情况然后依次开启系统进行工作,向四面八方传输电力。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智能电网建设逐渐完善,推动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的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与人工操作相对而言,在自动化运作系统中能够通过集中控制管理手段,实现电力系统各个部分的自动化运作,包括自动生产、自动传送、自动管理等。电力系统自动化并不是脱离人工调配,而是利用科学技术实现远程的调度和控制,以此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效率。

2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

2.1线性最优控制技术

由于在电力系统中通过远距离进行控制工作,工作难度比较大。因此,工作人员确保要使用最优控制技术,及时优化控制方式。线性最优控制技术不仅可以加大自动化控制力度,而且还可以实现与发现测量系统的良好相融,对比获取到的各类数据,从而根据数据偏差得出相关结论。技术操作人员优先使用较为先进的控制技术,可以提高自动化技术的可靠性,有效调节电压,从而完成整个自动化系统控制操作流程。电力企业将线性最优控制技术应用到自动化运行过程中,技术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建立局部模型,确保能够合理有效应用线性最优控制技术,不断完善技术内容。然而,在电力系统中局部应用线性化最优控制技术,在其他模型中不能起到理想的控制作用,其控制效果也比较差。因此,技术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掌握线性最优控制技术的适用模式,不断优化其控制系统。

2.2专家系统控制技术

专家系统控制是一种典型的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控制技术在自动化系统的电源中得到最广泛的应用。专家控制系统是专门模拟人类专家的计算机程序来解决出现的问题。专家控制系统包含多个领域的专家经验和知识。该技术主要利用资源专家的经验来解决高层次的问题,是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完美结合,利用该制度可以及时有效地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随着中国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也在不断发展。近年来,专家系统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专家系统控制可以有效识别警告状态,对于系统的恢复和规划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使得遇到事情可以紧急处理。专家系统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专家系统存在缺陷,深度不能有效适应,于是组织能力不强。专家系统有其明显的优点,也存在一些缺点,于是在系统研发过程中充分了解相关理论,不断完善施工过程,让专家系统控制技术更加成熟。

2.3模糊控制技术

模糊控制技术是基于数学思想理论,利用软件制作模糊模型的一种智能技术。模糊控制技术主要应对的问题是将动态的变化因素转化为可掌控的模糊因素,通过数学逻辑运算捕捉动态因素的变化规律,以此来达到控制准确的目的。模糊控制技术可利用推理方式掌控系统中的数据信息,然后根据公式或者逻辑判断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和处理,将动态因素的数据进行精确控制。对于电力系统而言,电力系统整体的运输过程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系统中的各个环节都在时刻变化,各项数据和信息也处于变化状态。在传统的手工操作控制管理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资源进行记录和分析才能实现精准的控制,而将模糊控制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之中,可以节约人力,简化操作过程,实现电力系统内部设备的简化操作。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运作中的电气设备而言,可以利用模糊控制技术构建模糊模型,通过模糊模型的系列处理手段明确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电气运行(如图1)。模糊控制技术属于智能技术中较为成熟的技术类型,也是现行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广泛使用的一项智能技术,辅助了电网运行的自动化分配,有助于节约电能,满足用户需求。

图1模糊控制器处理流程

2.4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控制技术,即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有效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企业技术操作人员在应用该项技术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提高数据库的控制效率。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结合了计算机、智能以及数字等系统,创设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能够准确地收集能量消耗,实施计算工作,形成良好的能量分析框架。在这个基础上,电力企业技术操作人员需要合理地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建立健全神经控制系统,在提高网络硬件使用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各种仿真模型开展各项工作。在电力企业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极大地提升了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效改善了综合系统的质量。

3结束语

在电力系统的发展中,自动化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自动化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智能技术支持。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智能技术已得到了很大的完善,还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智能技术的完美应用能使得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起到节约人力与物力的作用,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我们广大研究者与相关从业者要不断地发展这项工程的智能技术,使电力系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浪奇.浅述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1):142-143.

[2]郑灿楷.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21):103-104.

[3]母辉.现代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有效应用探析[J].科技与创新,2015(17):126.

作者简介:

王冰玉(1989.9-),女,河北衡水人,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硕士,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大兴供电公司,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论文作者:王冰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  ;  ;  ;  ;  ;  ;  ;  

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王冰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