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无论知识面还是难度都提高了,在高中阶段,数学占据重要的地位,掌握好数学,也是学习好理科的一个重要依据。作为高考的科目,高中数学难度大了,需要的思维能力也增加了,就必须要开发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在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显得十分重要了。但是,反思在课堂中的教学方法,有时候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会导致学生掌握知识不牢固,特别是学生自我解题能力比较差,很多题目听教师讲的时候能听懂,自己做的时候就不懂。本文针对教学的实际问题,提出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薄弱点以及教学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薄弱点;教学对策
高中数学是高考的一门重要科目,在所有学科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而学生从初中接触数学到高中,难度会突然增加,要求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不同了,要想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做好教学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准备,把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对于数学科目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要符合一个班级的实际情况,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寻找课堂的教学薄弱点,有针对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效果。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薄弱点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薄弱点,一方面体现在学生个人能力上;另一方面是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设计环节上,在这里,主要论述教学中的薄弱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有时候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没那么好,会出现一节课下来,教学目标不明确的现象,特别学生在课堂中发现问题时,教师的预测能力不够好,会导致教学目标偏离。教学目标不明确,就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一节课下来,学生无法掌握教师所讲的内容,不利于教学的效果。如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对数学例题照书抄在黑板上,对有的过程忽略了,只是简单地用PPT快速演示一遍,学生无法掌握知识点;有时候教师在备课中对班级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到位,没有系统性培养学生,没有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
(二)缺乏问题情景的创设
情景的创设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一定帮助,教学过程中缺乏情景创设,特别是问题情景的创设,学生就会很容易厌倦数学课堂,更谈不上有积极性完成有关问题的研讨。教师在课堂中为了赶课时,或者觉得课堂时间不够,在教学新课时往往直接把问题提出来,一节课自己讲,学生练,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渐渐地,课堂就失去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没有了,严重影响数学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单一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认为很多问题学生是无法掌握的,教师必须想办法在课堂中把问题说清楚,就会导致“一言堂”“满堂灌”的出现。因此不少学生会反映,为何自己在课堂中可以听明白教师讲,但是当自己做题的时候,就根本无法下手,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中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缺乏一定的探究能力,用灌输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就会导致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越到问题就会从主动变为被动,逻辑思维能力也受到很大的约束。
二、解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薄弱点的对策
(一)深入研究教学目标
要有效地解决教学薄弱点,杜绝教学目标不明确的方法就是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学目标,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脱离教学目标的课堂不是一节有效的课堂,因此深入研究教学目标是明确教学内容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是解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薄弱点的主要对策。学情分析,实际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活动,要从学生的几方面入手:第一,根据班级学生的掌握能力,从不同角度去设计教学目标,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要求稍微放低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要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探究题目,分层布置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第二,不要理所当然觉得学生都会,或者觉得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在课堂中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如解题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画图能力等。
(二)创设趣味情境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趣味情境,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的有效开展。因此,创设趣味情境对课堂的开展有很大的意义,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帮助。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创设趣味情境?可以尝试在以下几方面出发:
1.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知识,体现数学的趣味性,实用性,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2.游戏教学法。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堂就缺少趣味性,学生的兴趣就无法提高,根据数学知识的有关内容,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方,如排列组合知识,教师可以分组进行游戏,让学生深刻体会排列组合的意义,通过游戏,把课堂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发现问题,体会知识点的含义。在游戏过程中,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三)引导为主,讲授为辅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适宜采用“一言堂”,教师作为引导者,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把学习方法掌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锻炼自己的解题能力,课堂的开展才会更加顺畅、有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杜绝“一言堂”,着重引导,是解决数学教学薄弱点的主要方式。第一,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堂,自主进行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日后对问题的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的有效途径。第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是改善课堂单一的教学方法,促进课堂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可以从不同的方法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更好地掌握知识。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情景引导法、游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方法开展教学,通过不同的方法去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确保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开展教学,班级学生分组讨论,讨论解题方法,讨论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薄弱点存在的不止这几方面,对策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通过完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徐贵生.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03)
[2]缴万霞.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08(17)
[3]袁洲.大、中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综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
[4]李福旺.试论数学抽象与中学数学教学[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05)
[5]周伟伟.如何把高中数学融入生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8)
论文作者:项建平 宋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能力论文; 教学目标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薄弱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