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及改进论文_刘丽燕

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及改进论文_刘丽燕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邑县供电公司 山东德州 2515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逐步发展,我国电力事业也获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实际的电力调控运行过程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安全风险仍然存在,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风险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引起安全风险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笔者希望本文的论述可以对我国电网调控运行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

在先进技术的的支持下,近些年来我国的电力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在电网调控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风险,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力度。

1电网调控工作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

1.1集约化风险

与传统电网管理模式不同,当前我国电网运行管理主要采用集约化管理方式,集约化管理方式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持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型电网运行管理方式,利用网络平台将电网运行各项管理事项集中起来,使整个管理过程更加系统化、智能化、集约化管理加强了对电网运行的维护力度,同时也拓宽了继电保护方面的业务,实现了对电网运行的全面监控和管理,但是集约化管理方式也会伴随着较高的管理风险,加大了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难度。

1.2硬件风险

现阶段的电网调控工作之中用到大量的电气设备,这些设备在进行日常管理的时候,电气设备的质量和其运行状态都会对实际的电力调控产生相应的影响,这就给电网调控带来了相应的硬件风险。

1.3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主要是由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管理不上造成的,现阶段我国电网调控运行管理逐渐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发展,运行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管理部门之间的责任不明确、协调工作没有做好;管理人员实际操作能力不足、工作过程中缺乏责任心,失误现象比较常见,这些都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极易引发安全隐患。

1.4电网事故处理的风险

处理突发事故的的能力可以体现一个调控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电力调控员要在实际的工作之中要科学把握事故处理的正确性和及时性。所以,电力调控员在工作中需对电网运行的整体过程进行科学的分析,做出相应的判断。如果系统发生异常或故障时,相关值班人员应迅速地向调控员反映实际情况,如果出现汇报不及时的情况便会产生电网事故处理风险。

2电网调控工作中主要存在的危险点

2.1监控人员漏看信息

在调控工作中,监控员负责所辖变电站的遥测、遥控、遥调、遥信、遥视信号的监视,在电网有检修工作或在恶劣天气事故发生较多时,监控信息量骤然增多,监控屏上大量的信息涌现,推图频繁,往往会导致次要信息掩盖重要报警信息的情况出现,造成监控员漏看信息,延误汇报,为电网安全运行埋下严重的隐患,甚至引起严重的电网事故。

2.2调控一体化状态下,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输变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和分析业务纳入相应调控机构统一管理,推进调控运行与设备运行集中监控的集约融合。作为调控一体化的技术支撑平台,调控自动化系统能否正确上传事故、异常信息,直接关系到调控一体化的正常运行和电网的安全。自动化信息的正确性、自动化数据的准确性、监控信息分类分层报警的实用性将成为影响电网安全的重要因素。

2.3挂牌摘取不及时

电网有检修工作时,信息量太大,为防止检修调试信号的上传影响监控员的正常监控,监控员通常将检修设备挂“检修”牌。设备送电时,若没有及时取消挂牌,会导致设备信号不上传。接收不到该设备的运行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的对策

3.1建立完善的电网调控管理机制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一切工作开展基础,通过建立完善的电网调控管理机制,能够实现更加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在降低安全风险发生概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明确不同管理部门的责任,将管理责任进行落实;从电网调控运行的各个环节出发,加强管理力度,避免出现管理漏洞;根据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要求,结合电网特点,编制、修订适应调控一体化的标准制度体系,使整个管理方案更加规范化,提高管理方案的可行性。

3.2改进技术支持系统

对自动化系统改造。对EMS系统进行功能升级完善,对遥信、遥测、遥控、遥调信息进行分类规范,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将遥信信息分为事故信号,重要告警信号,一般告警信号,越限报警和其他信号,使监控员简洁明了的对信息进行监视判断,降低监控员漏看信息的风险。

对变电站进行无人值班改造。调控一体化后,变电站将实现无人值班。要对变电站设备进行综合自动化和调度数据网进行升级改造,使信息能够可靠上传,使监控人员能及时有效地监控到设备运行状况,快速正确地捕捉事故异常信号,满足调控一体化实施需要。

完善防误系统,实现EMS、主站五防系统和子站五防系统的融合,为调控一体化模式下调度、监控操作进行具有约束性的协调工作。组织调控人员就系统防误功能的实现、防误系统的安全分区以及刀闸位置的采样、后期维护等问题进行探讨,为调控员提供实用、高效、安全、智能的操作平台。

3.3防止调控人员误操作事故措施

3.3.1在操作前,值班调控员应严格按相关规定填写倒闸操作票,针对系统认真核对。主要包括系统内的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的位置,自动装置、继电保护和接地线的状态,把好审核、监督关。坚持“四不操作”及“把五关”制度,下达操作命时,调控值班员需要按照命令票来发布命令,不可以跳项操作,擅自加项和漏项。

3.3.2监控人员在进行遥控操作时:a要明白操作的目的及操作安全事项。b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操作票执行,还要有一名值班监控员对操作人严格监督,保障下达的操作任务命令及汇报执行操作的结果准确无误,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操作完成后,两名监控员共同检查所操作开关的实际位置,并根据自动化系统提供的报文以及站内各开关的遥信、遥测值的变化来进行准确判断,操作是否到位。

3.4加强调控员、监控员沟通协作能力和业务素质

3.4.1不断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实施军事化管理,加强对高层应用软件和现场的学习,做到对调控规程、电网运行方式、设备运行的原理和规定、事故处理方法熟练掌握,使调控员、监控员具备大局意识和宏观掌控能力,提高调控员电网运行分析能力。

3.4.2开展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练。细化措施,注重实效,建立大安全综合防御体系。认真学习山西电网保护配置、电网接线方式、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努力提高专业素质,防止发生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防止变电站全停及重要用户停电事故等。定期对调控员、监控员开展反事故演练活动,加强调控员、监控员在电网非正常运行情况下的应急能力,做到高效、及时、准确处理各种异常情况和电网事故,提高调控员沟通协作能力和面对突发事件的沉着冷静能力。

.5加强预控机制

一般而言,电网调控过程中的风险是可以被预知,值班工作人员在实际检修电网的工作中需要了解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风险,他们需要对电网的网架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对一些薄弱的环节进行科学的检查,明确实际的供电量和电网运行的具体状态,适时开展电网调控的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做到未雨绸缪,保障电网调控工作的安全稳定运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风险的预知可以分成几个步骤进行,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检修计划的落实、提出风险、制定详细的预控措施、开展风险演习训练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电网运行调控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安全风险,这些风险直接影响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电网调控事业的推进,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之中我们应该充分注重安全风险的分析,结合引起风险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生红,贾红芳,包小雄. 加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研究[J]. 通讯世界,2014,21:72-73.

[2]曾卫国. 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及对策探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4:182.

论文作者:刘丽燕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  ;  ;  ;  ;  ;  ;  ;  

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及改进论文_刘丽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