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物除了提供基本住所以外,绿色节能是一个也需要研究的课题。绿色建筑在我国起步晚发展慢,导致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绿色建筑是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建筑范畴,不仅需要建筑师调动积极性,也需要社会各界协同驱动发展。本文主要阐述绿色建筑在我国现阶段的问题以及相关技术应用,为绿色建筑设计发展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绿色建筑 ;可持续发展 ;绿色技能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加深,对于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也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各地都在开展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推行环保理念。建筑在发挥其自身作用的同时,还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如何控制建筑对于能源的消耗,降低环境的压力,这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绿色建筑就是通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尽量使用可再生、低污染的能源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方式,来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1 绿色建筑的发展
绿色建筑又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等,是指在建筑的寿命周期内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污染、节约并充分利用资源,并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目标的建筑物。
绿色建筑通过使用新型的建筑技术以及建筑材料对传统建筑业能源与资源消耗大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例如,使用新型材料来代替传统的木材、砖瓦等,能够使木材、土地等资源得到有效的节约 ;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大幅度降低了建筑业对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消耗 ;由于绿色建筑中所使用的大部分为无污染、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材料,也同样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生态的破坏,其所选用的施工方法也是尽可能的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由此可见,绿色建筑更加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能够为居民提供方便、健康的生活环境,促进我国生态自然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降低对能源、资源的消耗是其核心设计理念之一,也是最优先考虑的一个环节。首先,在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时,会充分利用现有的、可再生的能源达到节能的目的,例如,通过合理的建筑物布局延长日照时间,利用自然光源减少室内的灯光照明时间。其次,要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率,合理安排各种配套设施、充分利用市政基础设施,从而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例如,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等的建设就充分利用了建筑物的地下空间。第三,在绿色建筑中要设计科学的水循环利用设施,通过收集雨水、废水等并对其进行处理再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例如,将收集处理后的雨水、废水作为建筑物景观水的补充水源。第四,尽量选择质量好、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新型施工材料,从而使建筑的使用寿命得到有效的延长,降低维护费用 ;使用易降解的天然、生态材料,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建筑垃圾对周围环境造成的破坏。
此外,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还包括优化周围环境、能够为人们提供绿色功能等方面。例如,通过种植各种花草树木、铺设生态绿地、进行墙体绿化等措施来改善建筑物周围的生态环境 ;对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以及周围环境中可能产生的电磁辐射、有害气体等进行有效的吸收和控制,维持建筑物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处于良好的状态,为居民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
3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3.1 缺乏对绿色建筑的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经济。难以否认的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相应伴随着一定了环境破坏,目前我国的生态基础也相对薄弱。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完善绿色建筑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当前社会上还存在许多人对绿色建筑缺乏认知与了解。加之,绿色建筑在我国发展历程仅有十多年,许多施工人员以及建筑师对绿色建筑的理解尚不清晰,更是导致了民众对绿色建筑设计的认知偏差和重视度不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绿色建筑技术尚未普及
与国外技术相比,中国在绿色建筑技术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生态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总而言之我国在绿色建筑技术方面,还处于前期的初级阶段,当前的技术水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3.3 相关政策制度有待完善
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与政策制度的支持,在国家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环境下,绿色建筑设计在政策上得到了我国的推广,并专门针对绿色建筑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但由于绿色建筑推行的时间点较为落后,该理念进入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目前还处于初步推进的发展状态。所以行政监管体系方面较为薄弱,绿色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监管以及监督没有行之有效的制度。
4 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4.1 屋顶保温隔热设计
在绿色建筑屋顶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针对能源消耗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尽可能地控制能源使用率,增强屋顶保温隔热的性能。所以针对此需求,可在建筑物屋顶设计保温层与隔热层的铺设。根据实际的施工过程来设立通风层,与此同时,需要注意架空通风层的设立。在顶层设置阁楼或是栽种合适的植被也是有效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之一。
4.2 门窗绿色节能设计
传统建筑物在针对于门窗的设计与选材时,主要考虑的是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一味考虑美观性的门窗设计,例如,部分为了采光性,朝向北面的门窗面积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以上,此类不合理、不科学的门窗设计将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内涵。而在绿色建筑中对于门窗的设计过程中,在实用与美观基础上更要考虑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建筑师可通过不同的材质、大小、规格选择来完善这一步。除开门窗本体的材质选择,选好密封材料可以有效帮助减少能量流失。同时绿色建筑物中门窗的设计比例和各项选择并不是绝对统一,建筑师需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与气候因素,以及居住人群长期的生活方式与习惯。例如在早晚气温温差大或异常寒冷的地区设置双层玻璃,可以使建筑物具有有效抗寒保暖的功能性与实用性。
4.3 建筑朝向选择
建筑朝向就是指建筑物大多数采光窗的朝向,建筑物朝向的设计问题,与光线、风向等因素休戚相关。建筑师与工程师在实际设计与考量过程中,需要充分记录建筑物的采光数据,并充分运用风向关系实现合理通风,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让房屋得到更多的日照。同时绿色节能技术更适宜南北朝向的建筑物,尽可能的利用自然条件,有效节约能源的同时满足房屋对采光通风的需求。受传统建筑思维的影响,我国的房屋朝向大多数采用坐北朝南的构造。为了协调日照与通风两个建筑关键因素,可在房屋的东西两面墙体上设置大小适合的窗户。
4.4 墙体保温设计
建筑物的墙体作为整体建筑框架结构需要具有支撑功能和保温作用。绿色建筑设计中要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因此在墙体材质的选择上,更为注重考虑防风保暖的因素,绿色环保材料同时具有节约能源的作用。依托科学发展观理念,墙体材质的选择上可以考虑发电厂的废弃粉煤,使得墙体在充分发挥支撑与保温作用的同时,也能够高效解决发电厂原本会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在绿色建筑设计中,通过综合考虑周边环境条件、优化总体布局和结构设计、合理应用节能节水技术,能够充分发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的应用,进而有效的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宇.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开展绿色施工 [J].建材与装饰,2018(06).
[2] 陈金铎.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应用分析 [J].居业,2016(12).
论文作者:施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墙体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朝向论文; 门窗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