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发展与医疗水平的提升加大了人们对医疗护理工作的要求,目前,减少医疗纠纷、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护理质量已经成为医护人员不断追求的目标。产科是医院内部的特殊科室,具有突发情况多、服务对象特定、工作任务繁重等特点,产科的护理管理一直是院内的重难点问题。护理不良事件近年来在产科临床中时有报道,这不但会影响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还会引发医护患纠纷。安全管理是产科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相关人员应引起重视。本文主要分析强化安全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作下述报告: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9年6月我院产科住院产妇86例,以入院顺序为依据,对86例产妇进行分组。对照组: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入院,年龄最小20岁,最大39岁,平均(28.5±2.9)岁;孕次最少1次,最多4次,平均(2.1±0.6)次;产次最少0次,最多3次,平均(1.3±0.6)次。观察组: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入院,年龄最小20岁,最大39岁,平均(28.8±2.7)岁;孕次最少1次,最多4次,平均(2.2±0.7)次;产次最少0次,最多3次,平均(1.4±0.5)次。两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1.2 方法总结并分析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以此为依据,实施强化安全管理,具体如下1.2.1组建安全管理小组:对产科护理人员分组,各组组长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担任。利用护理记录、文献资料等内容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组内、组间成员应互相监督。1.2.2实施护士长安全管理责任制:护士长需要担负安全管理责任,定时巡视病房,检查护理记录,指出不规范的护理行为;对于典型护理错误,应在例会中加以说明。1.2.3加强护理人员培训:重点培训产科护理人员对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能力与处理技能,定期开展模拟训练,增强护理人员急救水平,提高其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制定考核制度,不定期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纠正错误理念与不当操作。1.2.4提升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护理人员服务意识缺乏、护理观念落后是造成护患沟通不良的重要因素,安全管理理念要求护理人员转变传统思想,尊重患者主体地位。产科护理中,护理人员应积极与产妇沟通,时刻保持热情、亲切的态度,理解并满足产妇需求,提高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促进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1.2.5加强风险意识与法律意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实施方法”等内容,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增强责任感。渗透“依法行医”的理念,帮助护理人员明确自身义务,指导其利用正当手段保护自我权益。1.3 观察指标(1)护理不良事件:评定标准[1]:0分,出现严重护理不良事件,延长产妇住院时间;1分,产妇发生需要进行包扎、缝合、止血的损伤;2分,轻微皮肤损伤,如捏伤、擦伤等;3分,操作中未出现任何损害。分值越低,不良事件越严重。(2)护理质量:自制护理质量评估表,评估项目包括处理问题能力、沟通能力、护理态度、护理操作。满分2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好。1.4 统计学分析SPSS2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



论文作者:魏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产科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不良论文; 事件论文; 质量论文; 产妇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