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强化安全管理对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论文_魏冬梅

(梓潼县人民医院 四川绵阳 622150)【摘 要】目的:研究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强化安全管理对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产科住院产妇,以入院顺序为依据,对86例产妇进行分组。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入院的产妇设为对照组(未实施强化安全管理),2018年1月-2019年6月入院的产妇设为观察组(实施强化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强化安全管理可以很大程度上控制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临床产科应予以推广应用。【关键词】产科;护理管理;强化安全管理;护理质量;不良事件【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294-012
社会的发展与医疗水平的提升加大了人们对医疗护理工作的要求,目前,减少医疗纠纷、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护理质量已经成为医护人员不断追求的目标。产科是医院内部的特殊科室,具有突发情况多、服务对象特定、工作任务繁重等特点,产科的护理管理一直是院内的重难点问题。护理不良事件近年来在产科临床中时有报道,这不但会影响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还会引发医护患纠纷。安全管理是产科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相关人员应引起重视。本文主要分析强化安全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作下述报告: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9年6月我院产科住院产妇86例,以入院顺序为依据,对86例产妇进行分组。对照组: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入院,年龄最小20岁,最大39岁,平均(28.5±2.9)岁;孕次最少1次,最多4次,平均(2.1±0.6)次;产次最少0次,最多3次,平均(1.3±0.6)次。观察组: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入院,年龄最小20岁,最大39岁,平均(28.8±2.7)岁;孕次最少1次,最多4次,平均(2.2±0.7)次;产次最少0次,最多3次,平均(1.4±0.5)次。两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1.2 方法总结并分析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以此为依据,实施强化安全管理,具体如下1.2.1组建安全管理小组:对产科护理人员分组,各组组长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担任。利用护理记录、文献资料等内容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组内、组间成员应互相监督。1.2.2实施护士长安全管理责任制:护士长需要担负安全管理责任,定时巡视病房,检查护理记录,指出不规范的护理行为;对于典型护理错误,应在例会中加以说明。1.2.3加强护理人员培训:重点培训产科护理人员对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能力与处理技能,定期开展模拟训练,增强护理人员急救水平,提高其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制定考核制度,不定期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纠正错误理念与不当操作。1.2.4提升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护理人员服务意识缺乏、护理观念落后是造成护患沟通不良的重要因素,安全管理理念要求护理人员转变传统思想,尊重患者主体地位。产科护理中,护理人员应积极与产妇沟通,时刻保持热情、亲切的态度,理解并满足产妇需求,提高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促进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1.2.5加强风险意识与法律意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实施方法”等内容,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增强责任感。渗透“依法行医”的理念,帮助护理人员明确自身义务,指导其利用正当手段保护自我权益。1.3 观察指标(1)护理不良事件:评定标准[1]:0分,出现严重护理不良事件,延长产妇住院时间;1分,产妇发生需要进行包扎、缝合、止血的损伤;2分,轻微皮肤损伤,如捏伤、擦伤等;3分,操作中未出现任何损害。分值越低,不良事件越严重。(2)护理质量:自制护理质量评估表,评估项目包括处理问题能力、沟通能力、护理态度、护理操作。满分2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好。1.4 统计学分析SPSS2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以t检验。P<0.05,表示两者结果比较差异显著。2 结果2.1两组护理不良事件评分对比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表1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不良事件评分 对照组 43 2.14±0.48 观察组 43 2.87±0.26 t 8.769 P 0.000 2.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表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质量评分 对照组 43 15.72±2.89 观察组 43 18.46±1.51 t 5.510 P 0.000 3 讨论产科安全隐患较多,如医疗设备老化、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本研究分析我院具体情况,发现护理人员是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主要组分,所以,我院在护理管理中着重加强了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研究认为[2],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是确保护理安全的前提,通过责任的明确划分与监督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显著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又有研究表明[3],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增强,可在规范护理工作的同时,提高其工作责任感,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强化安全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明显改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凸显出安全管理的积极意义。总之,强化安全管理可以很大程度上控制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临床产科应予以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谢小霞,游红霞.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妇产科不良事件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1):62-64.[2]张玉芬.妇产科医疗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J].包头医学, 2016, 40(2):114-116.[3]张爱香.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及防范[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 4(3):96-97.

论文作者:魏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强化安全管理对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论文_魏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