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近几年,建筑行业越来越向着高科技的生态建筑和在环保理念下的绿色建筑方向发展。传统的建筑行业模式效率低下、投入多、污染重。而随着绿色生态理念下建筑设计越来越受欢迎,它逐渐改变了原有模式,使得建筑在它的生命历程中能够最大程度节约资源,使得环境受到人类更好的保护,人类与建筑之间更好的相融。因此,在实际建筑设计中,要在生态价值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绿色资源和科技,满足人类的绿色生态发展需求。本文就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展开探讨。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方法应用
引言
生态建筑是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和建筑形式,它是将建筑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对建筑所需要的基础物质进行整合,实现系统内能量转化,提供低能耗、低污染的环保生态系统和建筑空间。生态建筑设计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在为建筑使用者提供绿色的生存、活动空间和高质量的居住体验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生态建筑的基本设计内涵
由于我国建筑领域的爆发性发展,在生态理念的形成上起步较晚,还未能形成体系化的发展。生态设计理念最早是由国外设计师提出,其主要的思考方向就是把生态学与建筑学深度融合,提升社会的均衡化发展。而随着我国建筑领域发展和建筑设计理念的逐步成熟,以及人们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强烈关注,居住环境的生态化理念也成为了人们的主要选择,生态设计也随之得到重视。生态理念就是根据自然环境的协调性为参考,在高层建筑领域中运用设计手法进行人工生态系统建设,形成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平衡,同时以居住的舒适性与能源的节约性为主要目标,将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社会生活环境进行全面的整合,解决好居住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形成建筑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共容的良好循环。
2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2.1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的中心便是以人为主,在展开生态建筑设计时,需将人搁置在社会的主体位置,确保能够充分的发挥出生态建筑的应用性能,从而为居住者提供舒适与健康的生活环境与工作场所,使得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得以满足,并且不断增强设计水平,来提高生态建筑设计工作效率,进而使生态建筑发展有更加宽广的空间。
2.2合理开发环境资源,降低资源消耗的原则
生态建筑在建设和运行中应该尽量减少对于资源的消耗,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对建筑内部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充分利用其空间资源。例如在环境允许的基础上可以对地上和地下空间进行统一合理的开发,减少土地资源的使用,还可以拓展用户的使用空间。
2.3遵循整体性原则
在对生态建筑设计时需要严格遵守整体性原则,在确保建筑物的性能得以全面发挥的基础上,加大对建筑整体性能的关注力度,要对工程区域中的经济条件、自然环境以及文化特色展开深入考量,进而使生态建筑的生态性能与应用功能充分的发挥出,从而使周边环境与生态建筑实现有机合。
3生态建筑设计的策略
3.1利用环保材料
生态建筑设计需要最大程度上考虑到节能环保的要求。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就需要相关的设计人员在节能环保的前提下,重点关注绿色环保材料的充分利用。具体的材料要求主要为以下几点。首先,选择建筑材料时需要优先选择高利用率,生态节能、环保绿色的建筑材料用于建筑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也要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具有合格质量的建筑材料的应用是保障建筑使用年限和减少污染的重要前提,例如一些环境污染高的材料,消耗大的材料都不能够用在绿色生态理念下的建筑设计。其次,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深入到建筑材料市场中,学习相关建筑材料的性能和了解相关的市场行情,通过比较同价位材料之间的质量或者同质量材料之间的价格,综合比较之后,选择高性价比的材料用作建筑设计施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环保。最后,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学会观察施工周围的建筑材料资源,就地取材,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建筑成本。例如,在山区进行建筑设计时,就可以以当地主要的种植树种例如竹子等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避免因为施工对当地的环境造成更严重的破坏。这样的做法坚持了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的理念,充分利用了环保材料,符合绿色生态理念下的建筑设计。例如,在2008年建成的北京电视台高楼,这座电视台在2009开始投入使用,在北京形形色色的建筑中并不亮眼,但于设计师而言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座电视台就充分实现了环保材料的最大利用,其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大部分材料都是容易降解和再生或者可以再循环使用的材料,是目前建筑界对环保建筑要求最佳的状态。
3.2空间应用
设计生态型建筑时,应当优考虑城市中可用居住资源的情况,受到可使用土地资源量少情况的影响,科学应用建筑空间显出更强的重要性,设计者必须将室内空间的使用率进一步提升,同时还要对室内空间给居住者带去的感受进行预测,明确生态建筑设计目标,兼顾建筑居住舒适度与生态节能两方面的技术指标,结合现有的空间需求,形成科学可靠的建筑布局。设计过程中必须紧紧把控建筑本身已经形成的设计特点,调整布局形式、朝向与高度,针对内部空间对于外围景观、空气湿度、温度与光照等提出的要求,结合诸多与生态建筑相关的设计问题,来不断细化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案。做好动静分区与功能分区的相应设计工作,设计者的关注点还包括舒适性、通风与自然光线,除了以上几种设计内容之外,还应将设计范围延伸至居住舒适性、通风与自然光线等方面,把握建筑的经济适用性。在建筑内部空间中形成具有生态化特点的布局形式,改进建筑使用自然资源的方法,控制必要的建筑设计要素,除了居住空间外,还要规划好公共空间。
3.3减弱噪音和环境污染的设计内容
安静的环境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良好的建筑设计方案必须有着完善的噪音防治措施,生态建筑在进行设计时也必须考虑这一方面,可以使用一些吸收噪音的材料或者设计相应的结构来消除外界的噪音,也可以借助周围的环境因素,比如借助一些树木等植物来完成噪音的消除。除了对建筑本身的噪音防治功能外,还要注意生态建筑在施工时也尽量减少噪音的产生。避免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影响。另外,在设计生态建筑的施工方案时,要尽量选择对环境友好的施工技术,减少施工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对一些废弃的建筑材料进行妥善的处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提高周围的环境质量,才能更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结语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已经逐步发展成熟,当今社会也推崇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工作,顺应时代发展,完善生态建筑系统,从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与材料等多个角度出发,全面落实生态建筑的多项设计工作,使其能够与普通的建筑有所区别,缩减建筑内部的能源损耗,进一步融合自然与社会。在改进现代生态化高层建筑设计手段的同时,还应当注重融入更多的先进要素,优化建筑设计思路,设计出更令使用者满意且具有更高社会效益的优质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许广智.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分析[J].居舍,2018(34):116.
[2]钟翠华.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No.533(24):87-88.
[3]张伟.建筑设计中生态理念及策略的运用[J].科技风,2017(8):136.
论文作者:聂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环境论文; 理念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