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式创新与创新能力集成———个培育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新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群论文,创新能力论文,自主创新能力论文,中小企业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6)11-0022-08
随着经济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的加速,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更有效地培育中小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以及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大量事实表明,全球的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越来越聚集于那些富有个性和特色的产业集群区域,这些区域的中小企业不仅具有很强的单个创新活力,而且具有很强的集体创新能力(Alex Hoen,1997)。然而,从个体来看,为什么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会比非集群中的中小企业能够产生更强的创新活力?从集体来看,为什么中小企业集群会比分散的中小企业能够产生更大的整体创新能力?本文将紧紧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一、分工发展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形成
产业链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创新链很少受到理论界的关注。事实上,产业链与创新链都是分工发展产生的一对“孪生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研究产业集群的创新问题时,对创新链的考察比对产业链的考察更为重要。
1.独家企业条件下的“内产业链”与“内技术创新链”
产业链由上游企业、中游企业、下游企业的生产分工组成。比如,对于机械制造产业链来说(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本文均以机械制造业为例来探讨产业链与创新链),上游企业指的是零部件与原材料供应企业、中游企业指的是装配与主机生产企业、下游企业指的是包装运输与销售企业(或销售代理机构)。在无社会化分工而只存在独家企业的特殊情况下,①生产制造某一产品的全部过程由某一个企业独立承担,这时,只有生产的企业内部分工,没有形成产业链,或者说产业链非常短以至于全部内置于一个企业之中。此时,其所谓产业链中的“上游企业(U)一中游企业(M)一下游企业(D)”关系,就是企业内部的“上游”零部件与原材料供应部门、“中游”装配与主机生产部门、“下游”包装运输与销售部门,我们称其为“内产业链”,用虚线框分隔的U、M、D表示(如图1a)。所以,像这样一种无社会化分工的独家制造企业,一定是一个“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
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链可以分为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对于机械制造业来说,工艺创新侧重于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效率;产品创新侧重于增加产品的品种与数量;服务创新侧重于改进营销策略与服务模式。在无社会化分工的独家企业生产条件下,技术创新的全部过程,即“工艺创新(T)—产品创新(P)—服务创新(S)”的全部过程由一个企业独立完成,或者说内置于一个企业之中,这种内置创新链我们称之为“内技术创新链”,用虚线分隔的T、P、S表示(如图1b)。所以,像这样一种无社会化分工的独家制造企业要以技术创新参与社会竞争,必须具备全面的创新能力与充足的创新资源,否则难以完成整个技术创新过程。可见,这种创新只有具备相当规模的企业才有能力做到,而一般的中小企业则很难做到。
图1 独家企业的内产业链与内技术创新链
2.简单分工条件下的产业链与技术创新链
由于社会化分工,生产制造某一产品的全部过程由多个企业共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开始形成。假设在简单的社会化分工条件下,原来由一个企业独立完成的生产经营全部过程,分别由上游(U)、中游(M)、下游(D)三个企业来完成(如图2a),上游、中游、下游企业之间的生产分工靠产品标准或服务标准来联系(图2a中用实线表示),②上游企业为中游企业进行生产配套,下游企业为中游企业进行产品分销服务,这样就形成了最简单的线性产业链“U-M-D”。在这种简单社会化分工条件下,企业开始从“大而全”、“小而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简单社会化分工不仅产生了生产的专业化,而且也导致了技术创新的社会化分工。原来在无社会化分工的独家企业生产条件下,由一个企业独立完成的“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服务创新”的技术创新全部过程,转化成在简单社会化分工条件下,由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企业分工完成或者合作完成,从事零部件生产的上游企业主要致力于加工工艺创新,从事主机生产的中游企业主要致力于产品创新,从事销售的下游企业主要致力于服务创新(如图2b),③企业之间的创新分工靠技术规则来联系(图2b中用虚线表示),由此形成了最简单的线性创新链“T-P-S”。这时并不需要每个企业完成技术创新全部过程,而是通过创新分工来实现。这样,虽然单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资源有限,但它们可以通过创新链而进行整合,实现集体创新。
图2 简单分工条件下的产业链与技术创新链
3.高度分工条件下的产业链与技术创新链
在高度分工条件下的产业链与简单分工条件下的产业链相类似,所不同的是:①分工更细,在产业链每一个环节的企业更多(如图3a)。如在产业链上游,简单分工条件下假设只有一个企业U(如图2a),而在高度分工条件下则有U[,1]、U[,2]、U[,3]…Un,即n个企业(图中用圆圈串起来,表示这些企业是属于同一层次或同一环节,下同)。同样,在产业链的中游与下游也会有众多企业。高度的社会化分工,使得企业可以专注于核心专长。②产业链更长,企业间的关系呈网络状。在高度分工条件下,不仅上下游企业之间是协作与配套关系,实际上同级企业之间也存在协作与配套关系,即有二级协作与配套、三级协作与配套、多级协作与配套关系,这样产业链就很长,并存在很多分支,“链上生链”,“链中有链”,企业之间的关系网络化。③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在高度分工条件下,生产产业链上同一环节产品的企业或者生产同一零部件的企业往往有多个,它们可能是互补的(规格型号不同),也可能是竞争的(规格型号相同)。④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企业之间的生产分工靠产品标准体系或服务标准体系来联系(图3a中用加粗的实线表示)。
图3 高度分工条件下的产业链与技术创新链
在高度分工条件下的技术创新链与简单分工条件下的技术创新链也相类似,不同的是:①参与每一个创新环节的企业更多。如在产品创新环节,简单分工条件下假设只有一个企业P(如图2b)。而在高度分工条件下,则有P[,1]、P[,2]、P[,3],…Pn,即n个企业。同样,也会有众多企业参与工艺创新与服务创新(如图3b)。②技术创新链更长,企业间的创新关系呈网络状。在高度分工条件下,一个产品可以分解成很多部分(部件),每一个部分(部件)由不同企业根据技术要求组织生产和组织配套。因此,就存在不同层次的创新链,即大创新链中套小创新链。③技术创新链上每个企业的创新职能进一步简化或发展为创新专门化。如有专门从事组装的企业、专门从事生产螺丝的企业、专门从事下料的企业、专门从事材料成型的企业、专门从事配送的企业等,相应地,有的企业专门从事产品创新,有的企业专门从事工艺创新,有的企业专门从事服务创新。④创新链上企业之间的创新分工靠技术规则体系来联系(图3b中用加粗的虚线表示)。
二、集群式创新的本质特征及其创新能力集成机制
1.集群式创新的本质特征
(1)集群式创新的内涵。集群式创新,是指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形成创新链,产生创新聚集效应,从而获得创新优势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借助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企业之间可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创新协作关系。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内容:①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是前提,强调集群中企业间的互动行为;②创新主体是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注重产业联系和技术联系;③方式是企业通过自组织或有组织的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即地理位置的靠近,形成创新链;④功能目标是为了获得创新优势。值得指出的是,仅仅是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所形成的无组织混合体不能称为集群式创新,而只能算是企业扎堆现象,必须上述四条同时满足时,才是我们研究意义上的集群式创新(刘友金,2004)。
(2)集群式创新本质特征是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耦合。集群式创新中的分工,既指生产分工又指创新分工。生产分工导致创新分工,创新分工推动生产分工。集群式创新的本质特征表现为在高度分工基础上产业链与创新链在一定空间地理位置上的耦合,可用图4所示的逻辑功能结构耦合模型表示。④在图4所示的逻辑功能结构耦合模型中,产业集群中的产业链与创新链就像高速列车的两组车轮,联系两组车轮之间的控制系统则是知识流及基于知识流的SECI过程,⑤所以,我们也可以形象地称其为“高速列车模型”。
图4 产业集群中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耦合
图4集群式创新“高速列车模型”说明,在集群式创新中,每一个功能单元与其他功能单元不是简单线性关联,而是一种复杂的网络关联,因此,形成的产业链是网络状的。这种网络状产业链分工的背后是知识的分工与创新的分工,它的组织基础是整个产业链和创新链的知识共享。对处于不同分工环节的企业来说,产品(或服务)标准、技术规则是外显知识,是公开的,是联结的纽带。而每一个企业所从事的专业化生产知识、技术诀窍和专利技术等则是内隐知识,是各自的专门化知识。与线性产业链以集中方式创新不同,网络状产业链的知识创新模式是分散式的,产业链上各企业在遵循共同设计规则的前提下,自主创新。就像高速列车一样,创新能力(动力)是分散在不同的企业(车组),尽管单个企业创新能力(动力)不大,但把不同企业(车组)的创新能力(动力)集成起来却是非常强大的,而且能够高速“制动”,快速反应市场,具有灵活性。
2.集群式创新的创新能力集成机制
(1)功能集成。在集群式创新中,整个集群的创新功能是由在链企业共同实现的,每个企业只是完成创新链上功能的一个部分,甚至是一个很小部分。一般情况下,由一个主导厂商(一般是系统集成厂商)进行产品创新,零部件生产厂商进行协作配合,其协作厂商的创新一般是工艺创新。在一个集群网络中,可能有多个主导厂商或多级主导厂商(如主机生产厂商、关键设备生产厂商等),每个主导厂商都有众多协作厂商与之配套,主导厂商与协作厂商各自从事自己最具核心专长的优势环节的创新活动,通过创新链联结起来,实现整体创新功能。
(2)规模集成。缺乏创新规模经济性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最大劣势。集群式创新可从两个方面提高创新规模经济性,实现创新规模集成:一是单个环节创新规模集成。由于集群中创新的分工,原来由每个企业都要去做的同样一个创新环节,现在集中到某一个企业或某几个企业,这样从单个环节的规模来看就大大增加了,或者说实现了集成。如原来每个机械制造企业都要自己开发制造油缸的工艺,尽管可能每个企业都很大,但每个企业的油缸生产技术都不很专。而产业集群中机械制造企业的油缸生产一般集中到某个专门的油缸生产企业,这样从单个企业的油缸生产量来看大大增加了,同时也可以专注于油缸生产的工艺创新。可见,从单个创新环节来看达到了规模集成。二是整体创新规模集成。由于集群式创新变单个企业完成创新链的全部过程为单个企业专注创新链的某一个环节,每个企业都能在各自的环节上发挥自己最大的创新优势,实现各环节上的创新规模经济。显然,由这些强势创新环节聚合形成的集群创新链比原来分散的单个企业创新能力的简单叠加更能实现总体创新规模。这是一种外部创新规模集成。
(3)柔性集成。大企业的创新能力虽然很强,但有刚性,难以迅速响应市场。集群的创新能力则是有柔性的,或者说是一种柔性集成。柔性集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可以随时随机组合创新链。主导厂商可以根据创新任务的需要,选择合作厂商,组建技术创新链,集体完成整个技术创新任务。这样既可以灵活响应市场,又可以实现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二是优化技术创新链。集群中技术创新链上的企业不是固定的,而存在不断地选择与优化过程。这种选择与优化过程推动了创新链的升级,强化了企业间技术创新的竞合关系,使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三、集群式创新形成的一般过程与创新能力有效集成的基本条件
1.集群式创新形成的一般过程
在一定的空间地理位置上,随着分工的发展与企业的聚集,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扩展及其耦合演进就构成了集群式创新形成的一般过程(见图5)。图5左上方表示产业链的演进过程,图5右上方表示创新链的演进过程,图5上方的中间表示内部衍生企业与外部人群企业的不断加盟,图5下方表示产业集群中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耦合。
图5表明,在集群成长过程中产业链与技术创新链是耦合演进的,集群式创新形成的一般过程就是分工条件下产业链与技术创新链演进过程的耦合。但这种演进过程的耦合是同一地理位置空间上的分工演进耦合,在其演进耦合过程中,内部企业不断地衍生,外部企业不断地入群,使得集群规模不断地扩大,创新能力不断地提升。
图5 集群式创新形成的一般过程
2.创新能力有效集成的基本条件
集群式创新能够实现创新能力的集成,但要实现创新能力的有效集成是有条件的,专业化分工、知识共享、网络作用、集群学习、资源可得性都是其中的重要条件。
(1)专业化分工是基础。专业化分工既是产业链形成的基础,也是创新链存在的基础。没有专业化分工就没有集群式创新,专业化分工越发达集群式创新的效率越高。集群式创新可以使集群内的中小企业通过分工协作关系,利用各自拥有的创新资源互补性,共同完成技术创新全部过程。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而且可以使企业集群内各个企业的创新能力都得到增强。同时,专业化分工网络不仅可以降低创新在技术上的难度,提高创新发生的几率和扩大创新在商业上的应用价值,而且能共享各种辅助性服务的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就个体而言,使得缺乏竞争力的数量众多、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甚至是微型家庭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形成产业链与创新链,利用集群中各种配套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完成任何单个企业都无法独立完成的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所有环节。既能保持每个中小企业所特有的创新灵活性,又能实现集体创新所带来的创新规模性。
(2)知识共享是前提。产业集群中的创新链实际上也是知识共享链,知识共享是集群式创新运行的基本前提。知识共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显性知识的共享,如利用共同的产品生产标准(或服务标准)、技术规则等。外显性的知识又称可编码知识,即那些能够以正式的语言明确表达的,能够正式、方便地在人们之间传递和交流的知识。外显性知识的共享,不仅在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可以实现,而且非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也可以实现。二是内隐性知识的共享。内隐性知识存在于组织内个人的专业技能、团体的特殊关系之中,也存在于特别的规范、态度、信息处理以及决策程序之中。创新过程所需的大部分知识依赖于个体在组织中“边干边学”所获得的隐性知识,在创新过程中内隐性知识比外显性知识的共享更为重要。⑥由于内隐性知识很难传递,需要在面对面的接触中才容易获得,这就要求企业在地理位置上要尽可能接近竞争者和供应商以便于交流。人际间接触的面越广、接触的频率越高,这类知识传播的速度就越快,传播的程度就越彻底。在产业集群的地方,同行业的生产厂家、供应商、重要的客户以及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交织在一起。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它们可能共有一个供应商,同一家顾主;它们的高级管理人员可能同上一家餐厅,同参加一个俱乐部;其职员可能彼此是邻居,天天朝夕相处;其技术人员可能从同一个公司流向另一个公司;有的技术如果单独进行研究可能耗费很长时间,但同行的接触可能“一点就通”。人际间的频繁接触和交流,增加了经营的“透明度”,行业的秘密不再是秘密,“空气中弥漫着产业的气味”(马歇尔,1964)。显然,处于群集中的企业很容易获得内隐性知识的共享(Alessandro Malipiero,Federico Munari,and Maurizio Sobrero,2005)。
(3)网络作用是关键。产业集群以产业关联(尤其是技术创新链或价值链)为基础,形成了包括供应商、竞争者、大学、研究机构、投资者以及政府部门的本地化的区域创新网络。在集群区域内,众多的中小企业不仅能共享公共资源,实现资源互补,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正式的合同关系或非正式的信息交流,彼此之间结成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关系,最终形成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创新网络,并表现出竞争协同的特点。竞争使得企业个体始终保持足够的动力和高度的警觉和灵敏性,合作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克服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缺陷,从而提高整个集群的技术水平。集群网络不仅为集群中的企业获得各种创新资源提供了便利,而且通过集群网络这样一种社会实施机制可以建立良好的集群信任机制,从而改善创新环境。美国硅谷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其独特的区域创新网络,该网络不是区内所有生产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各生产要素的有机整合,以及在区域内形成的紧密社会网络和开放的劳动力市场。
(4)集群学习是核心。技术创新的特点决定了企业之间相互学习的重要性,而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之间在地域上的距离。美国人力资源教授Rothwell把技术创新视为一种技术诀窍的积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并把学习分为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其中,内部学习的源泉主要有R&D、试验、生产、纵向一体化和项目,外部学习的来源包括供应商、主要用户、竞争者等。而集群模式可以加快“集体学习进程”,为外部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事实上,集群式创新的根本优势就是集体学习机制,它为集群内的企业进行互动的、开放式的学习提供了可能。同一产业或相近产业内的众多企业,在地域上相互靠近,通过集群组织形式共享公共服务设施,减少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学习成本,提高了集群内企业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彼此的接近和了解使它们的互相影响加强,并产生“追赶效应”。由于竞争障碍的减少和近距攀比心理的作用,企业间的竞争加剧,后进企业更容易模仿先进企业,先进企业为保持竞争优势会更努力创新,形成学习型的相互追赶态势。尤其当一个强有力的新竞争者出现时,“追赶效应”所导致的学习行为,会使新竞争者的新思想迅速往前、往后、横向传递,从而使集群中每一个成员受益。
(5)资源可得性是保证。创新资源越容易获取,创新越有优势。创新资源主要包括人才、资金、信息和技术。从人才资源来看,产业集群把各种人才吸引到同一地方,从而使厂商更容易得到所需要的专门人才,而各种人才也更倾向于去产业集群的区域谋职,因为那里有更多的挑选机会,也能够找到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如硅谷就是优秀人才的集中地,早在20世纪80年代,硅谷就聚集了6000多位博士,占加州博士总数的1/6,而加州是美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密度最大的州。从资金来看,高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是风险投资,产业集群容易使风险投资家了解产业的发展动态,判断拟投资企业的发展前景,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同时,集群效应也降低了风险投资家寻找投资项目的信息成本。因此,越是产业集群的地方越容易获得风险资金。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1992年调查数据,美国1991年近2/3的风险投资基金集中于加州、麻省和纽约州,在加州主要集中在硅谷地区,而在麻省主要集中在128号公路区。从信息来看,由于各种机构的集中、广泛的网络联系、频繁的人员接触与交流,使得信息更容易获得。从技术来看,完善而集中的产业体系强化了对相关产业领域的研究力度以及对新技术的快速反应能力。另一方面,知识的溢出效应也使得企业更容易获得相关技术。总之,由于集群中相互联系的相关产业的存在,为居于其中的企业获得投入要素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专业化供应源,这种供应源的存在可以使企业迅速获得所需的配置并进行整合。因此,集群式创新有利于创新资源的集中,同时,创新资源的可得性又是形成集群式创新的基本保证。
四、结语
现代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有赖于其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且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其产业链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集群式创新可以实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集成,并逐渐成为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组织形式。为此,本文提出以集群式创新为路径构建创新链来培育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思路,并认为该战略的实施要把握两个关键:①加强产业集群规划,引导具有较好产业集群基础、或明显地方特色、或相对资源优势(包括区位优势)的产业集群的成长。②坚持以分工协作、本地结网形成产业集群来安排招商项目,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配套协作的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构建技术创新链。
[收稿日期]2006-10-23
注释:
①独家企业条件,特指假设完全无社会化分工的条件下,生产经营某一产品的全部过程由一个企业独立完成,即既无上游零部件生产配套厂家也无下游销售服务配套厂家。严格来说,这种情况只有理论上存在。
②在生产体系中,一种产品的功能通过不同的零部件组合来实现,这些部件之间的嵌合是根据一套接口标准来设计的。
③这里特别指出的是,技术创新链上的创新分工与产业链上的生产分工不同。技术创新链上的创新分工往往不是很严格的,比如,从事产品创新为主的主机生产企业并不是它就不要工艺创新,只能说它更多地承载着产品创新的职能;而产业链上的生产分工则可以是很严格的,比如.从事主机生产的企业完全可以不生产零部件,甚至可以将非核心业务整体外包。
④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和直观,我们在“耦合模型”中从逻辑功能结构上将产业链与创新链分开来了。要指出的是,在现实中两者是分不开的,是绞合在一起的,甚至是重合的。
⑤集群中产业链的集体创新最终要靠个体完成,但是促进企业个体进行创新并能够把创新变为组织的知识且转化为集群的创新需要一个过程,即SECI过程。野中郁次郎(Ikuijro Nonaka,2000)等人认为,知识转换有四种模式:社会化(从模糊知识到模糊知识);外在化(从模糊知识到明晰知识);组合化(从明晰知识到明晰知识);内在化(从明晰知识到模糊知识)。野中郁次郎等人描述的SCEI过程就是知识转换模式依次交替的过程: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模糊知识通过社会化、明晰化转换为更高层面的知识;通过组合化、内在化,明晰的知识又转化为个体的模糊知识。这样,就产生了知识流及基于知识流的SECI过程。SECI的强弱影响集体创新效率的高低。
⑥据研究,企业中隐性知识大约占知识总量的90%,经过编码的知识所占比例不足10%。
标签:集群效应论文; 上下游产业链论文; 集成创新论文; 集群技术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产品专业化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企业协作论文; 网络协作论文; 集成学习论文; 产业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