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的发展与创新--领导科学发展与创新研讨会综述_领导科学论文

领导科学的发展与创新--领导科学发展与创新研讨会综述_领导科学论文

领导科学的发展与创新——领导科学发展与创新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导论文,科学论文,研讨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领导科学在我国是8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经历了20年的开创与推广,领导科学到了更替、发展与创新阶段。为了推动我国领导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由黑龙江省领导科学学会发起,前不久在哈尔滨市召开了全国“领导科学发展与创新”研讨会,来自全国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在全面、客观总结我国领导科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围绕我国领导科学的发展与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与会同志认为,我国领导科学自80年代初创建至今,仅从局部看有停滞不前的状况,但从全国来看,发展是健康的,成果显著,形势较好。其主要标志:

一是领导科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系已经形成,并取得了大批学术成果。

二是得到广泛的普及与推广。领导科学已成为各级党干校和党政领导机关、企业干部培训的主要学科、优势学科。一些大专院校也开始重视并开始了领导科学教学的研究。

三是领导科学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从国家人事部进行的干部学习需求调查看,不管是哪一级、哪一地区的领导干部,都认为学习领导科学是必需的、重要的。在中组部“全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题库”中,除了市场经济理论外,出题比重最大的是领导科学。

四是围绕改革的热点发挥了服务功能。领导科学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广泛开展社会讲学、培训党政机关和大中型企业的领导干部以及提供社会咨询和服务上。

五是形成了一支有党干校、大专院校、社会科学院专业人员以及越来越多的实际工作者参加,老中青相结合、有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力量较强的教学研究队伍。

有同志指出,自然科学形成体系大约需要54年,社会科学形成体系大约需要78年,短的也要31年。而我国领导科学在短短的20年中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应该说是一个奇迹。领导科学取得重大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五个方面,即:改革开放的需要,领袖权威的倡导,传统文化的熏陶,国际环境的影响,学科自身的优势。

大家认为,我国领导科学的研究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一是长期在一个水平上徘徊,提高较慢。学术成果虽多,但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深度,前瞻性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以及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改革开放20年来,国内、国际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领导科学的研究者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缺乏研究,因此很难给广大领导者以更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三是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领导理论不够,对中国几千年的领导文化吸收、消化得也很不够,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领导理论学习研究更显不足,影响了领导科学的科学性和普遍指导性。

四是研究方法单一、落后,随意性大。由于在研究方法上过于偏重逻辑演绎,对归纳的方法、实证的方法以及现代科学方法的运用远远不够,影响了领导科学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五是争取学科合法地位的宣传和工作力度不够,影响了领导科学的更快发展。

六是教学、研究队伍流失严重,教研人员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实践经验还不适应领导科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二、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与会同志对领导科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认真分析,认为由重视管理到重视领导,由重视权力影响力到重视非权力影响力,由重视个人能力到重视整体功能,由重视方法、艺术到重视领导者的素质和魅力,提倡用企业精神来改革政府,是当前国外领导科学研究的重要趋势和特点。

立足于这一趋势和特点,我国领导科学的发展至少要把握以下三方面的定位:一是发挥改造功能,配合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改造我们的“官文化”;二是发挥提高功能,既要为提高领导者的素质服务,也要为提高被领导者的素质服务,还要为提高未来的领导者即广大青年的素质服务,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三是发挥服务功能,要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走科研、培训、咨询、社会服务一体化的发展之路。

三、创新的目标与途径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提高我国广大领导者的科学领导能力和领导创新能力,是领导科学研究的根本目标。为此,领导科学就必须具有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前沿性。即领导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保持其理论的科学性;必须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吸收我国古代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切文明成果,紧紧围绕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产生的一系列重大实际领导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领导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必须尽最大的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对当代经济、政治、科技、军事,以及许多重大现实问题给领导工作提出的诸多挑战进行深入的、前瞻性的研究;必须掌握领导科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站在领导科学的理论前沿上进行发展与创新。

要实现领导科学的发展与创新,当前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搞清学科创新的基本问题。一要搞清学科的发生理论,只有了解学科的来源与发生过程,才能选好学科发展与创新的目标和方法。二要合理选择学科的采掘模式,领导科学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的采掘模式应与其他学科不同。三要科学把握学科的更替机制,及时地以新内容代替旧内容。四要深刻认识学科“潜”与“显”的特性,既要着眼于对现实领导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又要着眼于对未来领导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五要系统运筹学科的整体布局。

2.研究队伍的自身素质要更新。领导科学的理论工作者要敢于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敢于否定和淘汰现有的知识体系,以更加严谨、勤奋、扎实的态度,不断地更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站在综合知识、现代科学知识、现代领导工作前沿上推进领导科学的发展与创新。

3.研究、教学方法要多元化、现代化。在研究方法上,除逻辑演绎方法外,还应该更多地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并且把现代科学理论、工具和手段运用到领导科学研究中,提高领导科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教学方法上,除灌输式教学方法外,还应结合采用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促进教、学双方的沟通与交流,使领导科学更易被领导者接受。

与会者一致认为,在世纪之交召开的这样一次关键性的会议,必将对领导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标签:;  ;  

领导科学的发展与创新--领导科学发展与创新研讨会综述_领导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